碑林区

碑林区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
中文名 碑林区
车牌代码 陕A
外文名 BeilinDistrict
地理位置 西安市中心地带
火车站 西安站
人均生产总值 144011元(2022年)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区长 乔建宏
海拔 最高处500米
GDP 1098.86亿元(2021年)
荣誉记录 中国百强区第93位
电话区号 029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春秋时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始设杜县,县治在今雁塔区杜城村。辖区约今长安县和柞水西北部、宁陕县东北部及西安市区南郊,这是西安历史上最早的建制县,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今碑林区境是杜县所辖的一部分。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六国,实行郡县两级建制,设内史辖京畿42县,在今西安市境内设8县。今碑林区境隶属内史杜县。直到汉高帝五年(前202)设京兆尹长安县,今碑林区境则隶属长安县。经魏、西晋、十六国长达760年(前202至558),今碑林区境均隶属京兆尹(郡)长安(常安)县。

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市碑林区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销冯翊郡的万年县,分长安、霸城、山北三县地于长安城中另置万年县,隶于京兆郡,开创了与长安县二县分治长安城的局面。天和三年(568)撤山北县并入万年县,建德二年(573)又撤销霸城县及杜县东部地并入万年县,杜县西部并入长安县。从此,历隋、唐、宋、元、明、清,今碑林境隶属京兆郡(府)、奉元路和西安府的长安、万年(大年、樊川、咸宁)两县。直到民国2年(1913)2月撤销咸宁县,并入长安县。清代西安府仍沿用隋唐之制,由长安、咸宁两县分治。长安县治西安府53坊,今碑林区境内有9坊;咸宁县治西安府41坊,今碑林区境内有32坊。

民国16年(1927)11月25日,陕西省政府决议设立西安市。民国17年(1928)9月22日,西安市政府正式成立,划原长安县的西安城内及四关归西安市,今碑林区境隶属西安市。民国19年(1930)11月撤销西安市,名义上西安城关划入长安县区划,而实际上长安县逐步不再管理西安城关,而由省会警察局主管。

民国33年(1944)9月,再次设西安市建制后,市政府辖西安城关30镇。今碑林区境内有通化、伦海、京兆、中山、开元、南院、书院、四府、卧龙、通远、长乐、永宁共12镇。

民国34年(1945)11月,西安市撤镇设12个区,今碑林区境为一、二、七区全部及九、十区各一部分。第一区,辖东大街北沿以南城内地区。第二区,辖南大街东沿以西至四府街以东,西大街东段北沿以南地区,以及南关地区。第七区,辖东关地区,包括东关正街、南街、长乐坊等地。第九区,辖南郊,北起南郭门,南至宋家花园,。第十区,辖东郊,西起东郭门,东至浐河。

1949年为一、二、七区,1954年合并成立碑林区,1960年至1962年曾划归雁塔区,1966年改名向阳区,1972年复原名。

2001年,南大街街道并入南院门街道,和平路街道并入柏树林街道[13]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碑林区下辖8个街道[14]

区划详情

8个街道:南院门街道、柏树林街道、长乐坊街道、东关南街街道、太乙路街道、文艺路街道、长安路街道、张家村街道[14]

街道办 直辖
南院门,街道 辖竹笆市、大车家巷、芦荡巷、南院门、保吉巷、南广济街、钟楼、印花布园、书院门、德福巷等10个社区居委会
柏树林街道 辖三学街、端履门、菊花园、骡马市、开通巷、屹塔寺、马厂子、东仓门、下马陵、东大街、建国路北段、建国路南段、和平路北段、和平路南段等14个社区居委会
长乐坊街道 辖兴庆、伞塔、新兴、孟家巷、长乐、更新、北廓门、金花、景龙、环东、八仙庵等11个社区居委会
东关南街街道 辖大新、曹家巷、卧龙、东关、古迹岭、仁厚庄、仁厚一、金花、永宁、互助、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12个社区居委会
太乙路街道 辖乐居厂第一、乐居厂第二、兴庆南路、南二环、经九路、环南路、太乙路、建东街、安东街、火炬、铁安街、铁新村、信号厂、中铁一局、七七一所、西安交通大学等16个社区居委会
文艺路街道 辖文艺北路一、文艺北路二、文艺南路、环南路、雁塔路中段、雁塔路北段、测绘路、建设西路、友谊、明胜路、建科大、友谊东路等12个社区居委会
长安路街道 辖新西里、夏家庄、朱雀南、朱雀北、振兴、仁义、永宁、光荣、政治学院、西勘设计院、三五三八厂等11个社区居委会,草场坡、永宁、南廓、冉义、南关等5个村委会
张家村,街道 辖军工、含光一、含光二、科研、鸿雁、交通、水文一、水文二、白庙、红缨、黄雁、融信、太白、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文康、友谊等17个社区居委会,黄雁东村、黄雁西村、西何家、边家、白庙等5个村委会

[15]

人口 

2018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71.75万人,比上年增加3.7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5.68万人,占49.7%,女性人口36.07万人,占50.3%,性别比为98.9(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区年末常住人口67.97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2.79万人[16]

自然环境

街道办 直辖
南院门,街道 辖竹笆市、大车家巷、芦荡巷、南院门、保吉巷、南广济街、钟楼、印花布园、书院门、德福巷等10个社区居委会
柏树林街道 辖三学街、端履门、菊花园、骡马市、开通巷、屹塔寺、马厂子、东仓门、下马陵、东大街、建国路北段、建国路南段、和平路北段、和平路南段等14个社区居委会
长乐坊街道 辖兴庆、伞塔、新兴、孟家巷、长乐、更新、北廓门、金花、景龙、环东、八仙庵等11个社区居委会
东关南街街道 辖大新、曹家巷、卧龙、东关、古迹岭、仁厚庄、仁厚一、金花、永宁、互助、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12个社区居委会
太乙路街道 辖乐居厂第一、乐居厂第二、兴庆南路、南二环、经九路、环南路、太乙路、建东街、安东街、火炬、铁安街、铁新村、信号厂、中铁一局、七七一所、西安交通大学等16个社区居委会
文艺路街道 辖文艺北路一、文艺北路二、文艺南路、环南路、雁塔路中段、雁塔路北段、测绘路、建设西路、友谊、明胜路、建科大、友谊东路等12个社区居委会
长安路街道 辖新西里、夏家庄、朱雀南、朱雀北、振兴、仁义、永宁、光荣、政治学院、西勘设计院、三五三八厂等11个社区居委会,草场坡、永宁、南廓、冉义、南关等5个村委会
张家村,街道 辖军工、含光一、含光二、科研、鸿雁、交通、水文一、水文二、白庙、红缨、黄雁、融信、太白、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文康、友谊等17个社区居委会,黄雁东村、黄雁西村、西何家、边家、白庙等5个村委会

地貌特征

位置境域

碑林区是西安市城三区之一,位居城区东南部,跨越明城墙,形成城内城外两部分。东起金花路东沿,与新城区相连;西界,城外抵劳动南路南段,城内至四府街,与莲湖区接壤;南依防洪渠,与雁塔区分界;北抵西大街东段,辖东大街,城外西起永乐路东至金花北路,分别与莲湖区、新城区毗邻。东西长9.1公里,南北宽4.37公里,总面积23.87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4′17″~108°59′25″,北纬34°13′52"~34°16′16"。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区域大部分地处渭河三级阶地,为黄土平原,开阔平坦,起伏微缓。个别地段有黄土梁峁高出阶面,为黄土台塬。最高处为祭台村与观音庙交界处,海拔500米;最低处为南院门水车巷南端,海拔405米。地域相对高差95米,总体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呈缓坡倾斜状态。

自然资源

碑林区碑林区

碑林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温差较小,冬夏较长,春秋较短,冷热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处于蒙古高压南部和东亚大槽后部,气温低,天气干燥晴朗;入夏之后,南亚低压与西太平洋高压之间形成向西北倾斜的气压梯度,使东南季风携带的大量水气形成降雨。盛夏时节处于西太平洋高压中部,青藏高原大陆暖高压到达时,气流下沉,极易形成闷热酷旱天气;春季气温不够稳定,冷空气活动频繁,常出现寒流和春旱;秋季

凉爽宜人,连阴雨较长。

人口

碑林区植被主要为人工植物,植被简单,数量少。主要分布在机关、工厂、学校、环城林带、兴庆宫公园、小雁塔公园和苗圃。林木有杨、柳、槐、法桐、杉、松、柏等19个品种;花卉观赏植物主要有玫瑰、月季、菊花、米兰、君子兰、仙人掌等200余种。

境内土壤以土娄土为主,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肥保水性强,熟化程度高。根据土壤腐殖质含量、土层厚度、盐渍化程度及土壤耕层厚度、质地、生产性能,次之为黑油土、黄土等3个亚类,5个土属,8个土种[16]

政治

2022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7.55万人。人口城镇化率100%。人口出生率6.09‰,死亡率6.08‰,自然增长率0.01‰。户籍人口73.51万人[5]

党委领导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 乔建宏
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黄华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 乔建宏
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黄华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区政府区长 乔建宏[11]
区政府副区长 张武
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局长、督察长 朱敏
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王菲
董晓楠
董鹏
陈思静(挂职)[17]

经济

职务 姓名
区政府区长 乔建宏[11]
区政府副区长 张武
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局长、督察长 朱敏
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王菲
董晓楠
董鹏
陈思静(挂职)[17]

综合

主任:阮波

第二产业

主席:周振强[18]

第三产业

文化

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1112.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23.93亿元,下降1.2%;第三产业增加值888.63亿元,增长0.4%。三次产业构成为0:20.1:79.9。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4011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46.2%[5]

地名由来

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2.9%,其中,轻工业产值增长6.1%;重工业产值增长37.9%。

2022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中,中成药708.11吨,比上年下降2.1%;皮革鞋靴150.56万双,比上年增长28.6%。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7.62亿元,比上年增长36.8%。实现利润总额1.29亿元,下降14.0%。

2022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09.14亿元,比上年下降1.5%。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4.73亿元,下降2.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756.96亿元,下降1.0%。签订合同额2509.09亿元,下降7.9%[5]

文物

服务业

2022年,全年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比上年下降3.5%,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下降6.0%;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下降21.1%,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下降23.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54.81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1%。

消费市场

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69亿元,比上年下降19.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89.78亿元,下降24.5%。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71.15亿元,下降24.9%;餐饮收入18.63亿元,下降21.3%。

2022年,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比上年下降7.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47.1%,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2.4%,化妆品类下降12.7%,日用品类下降13.6%,粮油、食品类下降14.8%,中西药品类增长4%,汽车类增长30%,烟酒类下降17.9%,通讯器材类下降65%。网上商品零售额 8.65亿元,比上年下降29.2%。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9.2%。其中,城镇项目投资下降42.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4.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1.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1.6%。基础设施投资下降71.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4%。

2022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5.0%。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7.1%,办公楼投资下降76.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18.5%。商品房销售面积3.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2.1%。

财政

2022年,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9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比上年增长3.2%。其中,税收收入36.20亿元,同口径增长4.3%。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02亿元,比上年增长0.1%[5]

交通

社会

碑林区,因金石宝库——宋代“碑林”而得名[3]

教育科技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的光门、朱雀门、南门、文昌门、和平门、建国门、东门位于碑林区内。西安城墙是明朝初年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城墙自建成后历经三次大的整修。明隆庆二年(1568年),陕西巡抚张祉主持修复使土城第一次变成砖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源主持对城墙和城楼作了整修;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19]

罔极寺

罔极寺,位于碑林区内,是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太平公主为其母武则天所立。取名于《诗经》“欲报其德,昊天罔极”之意,称罔极寺。寺内建筑布局严谨,山门内韦驮殿、金刚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卧佛殿依次排列。有清朝所建金刚殿及明朝碑碣、山门外独角兽、唐朝莲花座等重要文物古迹[19]

荐福寺

荐福寺,位于碑林区永宁门外西南三里。原为唐长安城开化坊襄城公主宅,文明元年(684年),唐睿宗为其父皇高宗李治献福而立为寺,初名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改名荐福寺。清康熙元年至六十一年(1662年~1722年),再修塔寺。1965年,对小雁塔加固修复的同时,保留了其无塔顶和塔檐檐角残缺的现状,维护了古建筑的文件风貌,现是全国第一批重点保护单位[19]

宝庆寺华塔

宝庆寺华塔,位于碑林区南门内书院门街西口北侧,是宝庆寺内之塔。唐太和元年至唐开成四年(827年~840年),以五色砖在宝庆寺内建塔,因五色似花,称宝庆华塔(古时华与花同用)。宝庆寺华塔高约23米,七层,平面呈六角形,内有石刻佛像及经幢等。1957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

文化体育

碑林区区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南大街、和平路,太白路、含光路、朱雀大街,文艺路、雁塔北路、金花路、长安北路、建国路、太乙路等交通干线贯通南北,东大街、咸宁西路,环南路、友谊路、南二坏等交通干线沟通东西。区内有电车线路2条,公交线路数十条[16]

碑林区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以西安为中心,有9条国家高速在此交汇,形成了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有公路2800多公里,有6条国道干线通过。绕城高速、机场新线建成,二环路、三环路全面贯通。市区与所辖区县全部开通高速公路。

医疗卫生

民生保障

2022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135所,其中幼儿园66所,普通小学35所、初中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中学21所、高级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27万人,教职工10718人,专任教师8000人。

2022年,年末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43家。全年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160亿元[5]

环境保护

2022年,全区博物馆13座,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社区智慧图书馆8个,书香西安阅读吧15个,书香社区20个。

2022年,全年举办各类群众体育展示表演和竞赛活动22项次。全年培养输送运动员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获得金牌5枚,银牌6枚,铜牌5枚[5]

安全生产

2022年,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76所,其中,医院46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17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所,其他机构8所。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数16319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6125人。各类卫生机构床位9633张。

2022年,全区养老机构12个,床位1209张,年末收住人数521人。年末城市低保对象2964户、3932人,发放低保金4726.47万元[5]

旅游

2022年,全年全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67元,比上年增长3.4%。

2022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038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37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95人。

2022年,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6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5.83万人。城镇居民(不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2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46万人[5]

碑林博物馆

2022年,全区土地面积23.37平方公里。

2022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03天。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7微克/标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37微克/标立方米。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78微克/标立方米,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50微克/标立方米[5]

小雁塔

2018年,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9起,死亡2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48起,死亡1人;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21起,死亡1人。

兴庆宫公园

关中书院

碑林区碑林区        位于今文昌门内西侧的三学街上,北宋京兆学旧址北面。始建于北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为保存唐代开成年间所刻的《十三经》而建)宋代为孔庙,1950年扩建为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石碑碑林博物馆,占地3万平方米,陈列面积3千平方米。西安碑林是中国保存古代碑刻时间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地方,碑林博物馆主要由碑林和石刻艺术室两大部分组成。共有7个陈列室,6个陈列廊,8个碑亭,共存碑石1788座,其中新增678座,包括碑48,墓志509,经幢50,造像牌70,刻线画1幅,是一座书法艺术宝库。

卧龙寺

建于公元707年,共15级,约45米高。小雁塔位于西安永宁门外西南三里。原为唐长安城开化坊襄城公主宅,文明元年(684)唐睿宗为其父皇高宗李治献福而立为寺,初名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改名荐福寺。清康熙年间再修塔寺。1965年对小雁塔加固修复的同时,保留了其无塔顶和塔檐檐角残缺的现状,维护了古建筑的文件风貌,是中国第一批重点保护单位和西安旅游十大景点”之一。

荣誉

兴庆宫公园位于西安古城外东南角,因在唐兴庆宫遗址上修建而得名。兴庆宫位于唐长安城的隆庆坊,为唐玄宗未当皇帝前曾与其兄弟居住于此。公元712年玄宗即位后,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改建为宫,将“隆庆坊”易名“兴庆宫”。

兴庆宫是唐玄宗朝代政治中心所在,也是和他的爱纪杨玉环长期居住的地方,宫内原有兴庆殿、南熏殿、大同殿、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和沉香亭等建筑物。1958年兴庆宫公园在原兴庆宫遗址地修建的,沿用当年兴庆官池、堂、楼、亭方位和名称而设计,沉香亭是在唐代沉香亭原址仿建的。

词条图册

位于大南门内东侧书院门街中段路北西安师范学校处,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十月。为明代官办的地方性学术机构,明清以来享有盛名的学府。生徒宿舍六楹,住屋四楹。1612年增建“斯道中天阁”一所。清康熙三年(1664年)又建“仁在堂”及“醒钟楼”。院内房屋总计370余间,占地面积130.36亩。建有池塘假山、亭阁石桥,风景秀丽。1991年兴修书院门古文化一条街时,恢复修建了石牌坊,匾额上书“关中书院”,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