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珊

郑珊

中文名 郑珊
所在科室 普外、新生儿外科
教学职称 教授
任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目录导航

擅长领域

擅长小儿消化道畸形(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巨结肠、胆道闭锁、胆道扩张症);新生儿畸形(食道闭锁、膈疝、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咨询),小儿外科疑难杂症[1]

个人职务

管理职务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外科主任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上海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儿科组组长[1][2]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经政协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39、40次常委会议通过,郑珊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

科研项目

lncRNA-MEG9调控肝双向潜能干细胞活化通路在胆道闭锁引发的肝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MicroRNA-29b/142-5p调控干扰素-γ基因高表达促进胆道闭锁发病的机制研究

胆道闭锁中LDOC1基因调控NF-kB通路介导的炎症及凋亡反应的研究[3]

项目成果

郑珊教授在2001年加入PAPS,当时,作为国家优秀小儿外科医师的代表,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介绍了中国的小儿外科,发出了中国的声音。2013年,郑珊教授被推选为PAPS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位理事成员,成为了中国与PAPS事务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天道酬勤,2018年在第51届PAPS会议上,郑珊教授接过了象征荣誉和责任的主席勋章,被推选为第52届大会主席,这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荣耀,更是中国的荣耀。在这十几年中,在她的带动和努力下,有越来越多中国的小儿外科专家及青年才俊们加入到了PAPS的大家庭,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风采,促进了国内外学术的交流与合作,为世界小儿外科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1年“小婴儿经肛门一期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上海市医疗成果三等奖。 2002年“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研究”获上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已培养13名硕士,10名博士,正培养6名博士和5名硕士临床、实验研究。

获得荣誉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