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石是北京地区三大观赏石之一。是北京东北部山区峡谷河底中的卵石。因最早发现于平谷区金海湖而得名。该石种的原岩是十几亿年前远古代 石英岩,在15000万年前受 火山岩浆中所含铁和 锰矿液侵染、渗透而使高价铁和低价铁间隔分布,经漫长的风化而碎落江河,又经水冲磨砺形成褐黄色、暗红色、黑褐色和红紫色等色彩丰富的景观卵石。多变的颜色形成层次为红白、黄白、褐白等色彩相间交替出现的特殊纹理图案,自然界的万千变化 无限生机给金海石注入了活力。
金海石主要产地有三:一是金海湖以下至南独乐河以西张辛庄段的鹅卵石,二是东北部及北部山区河道中的鹅卵石,三是采自金海湖上游邻县河道中的鹅卵石。 金海石为河床卵石,原石形成于十几亿年前的震旦纪。其质为石英岩,受到后期火山岩浆活动影响,并有岩浆物质的浸染、渗透。风化后,在风吹或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崩落河底。经河水冲刷搬运及沙石之间的磨砺,就形成了现在形形色色的金海石。特别是金海石内部所含铁、锰等金属物质不同,加之后期河床中的再次浸染风化程度的差异,使金海石形成了独特的纹理和色泽。其质坚硬沉重似铁,细腻温润如玉,长期被水冲刷浸泡,使得金海石表面光洁圆滑。由于河道长期干涸,金海石表面氧化严重,大部分金海石要打磨以后才能显现迷人的纹理画面。多数金海石在淡黄或浅白的底色上形成浅褐色、黑褐色的纹理斑块,也常有红色和绿色图案出现,更弥足珍贵。 平谷,一块古老的土地,一块神奇的土地。它有享誉全国的新石器遗址—上宅文化,有轩辕黄帝遗迹,有商代遗址,有建县2200年的建置史,又有发育十五亿年前的溶洞、火山群。那么,在这块美丽的沃土上,出现了轩辕石、金海石等观赏石,也就是偶然中之必然了。
金海石纹理变化万千,但绝大多数呈现群峦叠翠、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纹理表现出峰、峦、川、湖、林木等;石的画面上出现水草、树叶等纹理似“模树石”图案;少数有人物、禽兽等图案,画面参差极富变化,它区别于一般纹理景观石的朦胧图案,纹理感觉特别清晰细腻,浓淡相宜介于中国画的工笔和写意之间,画面虚实相生疏密得体,背景深远天际朦胧,主次呼应层次极为丰富,峰峦突兀重重叠叠展现了五岳之雄伟、天台之险峻、峨嵋之奇幽、山村之幽静,被誉为“画在石上的中国画”。
金海石的发现给北京观赏石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这天然画石是人见人爱的艺术品,使人惊叹画石竟然如此多娇,激发起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京城赏石界是一个福音。在1999年世博会、2000年国际博览会、北京国际奇石展等大展中多次获奖。
金海石产于北京东部金海湖一带,所以命名为“金海石”。形成于十几亿年前的震旦纪。由于石块所含铁、锰等物质的多少不同和铁、锰在石块内的分布以及风化程度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差异,金海石的纹理、色泽各具特色:多数金海石在淡黄色的底色上形成浅褐色、黑褐色纹理和斑块,金海石的纹理常呈水波、原野、山岭、草木、人物、动物或建筑等图案。
金海石是近几年发现的赏石品种,它的发现丰富了北京地区赏石种类。又因为金海石硬度大,图案艳丽奇特、丰富多采,它一出现就受到广大赏石爱好者的青睐,大家争相收藏。
《金海石》电子杂志 《金海石》电子杂志是金海石爱好者利用iebook超级精灵电子杂志制作软件制作的一本以介绍“金海石”为主题的电子杂志。《金海石》电子杂志主要通过以图片及文字的形式对金海石进行全方位介绍。让读者能快速地了解金海石。杂志内容可以分为三个版块分别为:金海石简介、金海石特点、金海石的名称。
金海石图册(4) |
金海石图册(5) |
金海石图册(4) |
金海石图册(5) |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