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参加冀西抗日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冀西抗日游击队第七支队二区队政治教导员、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三纵队七团三营教导员,在薄一波的领导下同敌展开战斗。任太行第三军分区司令部训练股股长、作训股股长、团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十四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参加了榆武战役中的强袭武乡城战斗、祁县战役中的洪口战斗在战斗中英勇善战,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狠狠的打击,为抗战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军区舒兰县保安团团长、东北野战军十纵二十九师司令部参谋处长、四一六团团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一四一师参谋长、副师长,为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参加指挥了强攻沁州城战斗,上党战役老爷岭阻击、追击战斗,桦树厂战斗,配合第一进攻四平的阻击战斗,坚守黑山、大虎山阻击西进兵团,宜党战役,入川战役和湘西剿匪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长期从事军事科学理论的研究,为军事的发展积极工作,在任第二炮兵五十六基地领导期间,积极进行改革,狠抓部队战斗力建设,为第二炮兵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作战指挥任务,维护和平、保卫祖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回国后,任人民军事科学院战理部战役室主任,战理部副部长,为我军作战理论工作呕心沥血,成效显著。
在十年动乱期间,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和平建设时期,任第二炮兵五十六基地司令员、技术学院院长、司令部顾问等职。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离休后,仍坚持学习,十分关心第二炮兵建设。
1989年2月,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1]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8年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