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235户通自来水,有938户饮用井水, 有1171户通电,有24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19户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9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20户。 该进村道路为土路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2922.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563.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9亩。 该村到2010年底,有37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2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794.03亩(其中:田2421.88亩,地2372.15亩),人均耕地1.04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24742.5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9.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9亩,主要种植苹果、核桃等经济林果; 其他面积8391.67亩。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46.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50.00万元,畜牧业收入634.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357头,肉牛370头,肉羊1573头); 林业收入0.00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854.00万元,工资性收入4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41.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第二、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1.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15人 ,在省内务工205人,到省外务工10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水稻,主要销售往本县。2010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836.00万元,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烤烟、水稻产业。
该村现有农户1234户,共乡村人口4438人,其中男性908人,女性872人。其中农业人口4438人,劳动力2439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3;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10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4.0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896户。
该村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09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530.03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365.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20.35万元,有固定资产561.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4.33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大龙井小学,中学生就读到通泉镇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0公里,距离中学4.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632人,中学生251人。
该村设党小组9个,党员总数97人,党员中男党员84人,女党员11人。 团员184人。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人口多,自然村分散,基础设施薄弱,村容村貌有待改善;二是农户的住房老化严重,亟待维修或加固;三是人畜混居农户较多,一池三改率较低;四是4个自然村人畜饮水困难;五是新型农民科技知识培训力度有待加强。。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号召群众积极投工投劳,着力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村容村貌差的实际问题;二是筹集资金,争取项目,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各村优势,因地制宜,在全村逐步形成“四大产业经济带”,即在大龙井、柳小田、块竹、新村等地处城郊的村组发展蔬菜和花卉种植经济带,在大龙井、大白坡、小白坡、大张家田、小张家田等马大公路沿线和山地面积宽广的村组发展核桃、板栗等干果种植经济带,在块竹、新村、老角寨等基本烟农田设施较好的村组继续发展优质田烟种植经济带,在大张家田、小张家田等山场宽广,有山羊养殖经验基础的村组发展黑山羊养殖经济带,全面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四是吸引外地客商共同开发本村土地、生态旅游等资源,投资办厂,共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尽快使全村摆脱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