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通信排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九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政务科科长、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师第一团团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先后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鄂豫皖苏区的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第一分校营长,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参谋长,新编第八旅二十二团副团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战、冀南、邯郸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纵队二十三旅副政治委员,第三纵队九师副师长、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军一一九师师长。参加了四保临江、攻克四平、辽西会战、围困北平、衡宝战役、两广追击、解放海南岛等重大军事行动和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119师师长、参加了五次战役,1953年1月,119师机动到西海岸,担负抗登陆任务,升任40军副军长兼119师师长,并被选调回国进入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回国后,1955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4年8月26日,因病于沈阳逝世,享年91岁。
著有回忆录《大漠风声疾》,1998年由白山出版社出版。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0年到朝鲜访问,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