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黄旗降石 色黄如蜜蜡,据其浓淡深浅,称为“秋葵蜜蜡”、“柑黄蜜蜡”和“蜜杨梅”等。偶见黄中带红、白各色,色界分明,是巧色石雕的首选石材之一。
3、红旗降石 红色旗降石,又以其色相之浓、淡分为“李红”、“橘红”、“玛瑙红”、“珊瑚红”和“赭红”数种。颜色艳丽照人、光彩夺目。
4、紫旗降石 俗称“紫旗”石,多为紫色,愈浓愈佳。亦有紫色中带红、黑色花纹或小白点者,更富石韵。另有紫、白相间如织锦者,称“紫白锦”石。
5、白旗降石 白色旗降石,多白中带淡青、浅绿、微黄。然同为白旗降石,石质却不一。佳者脂润如玉,酷似白芙蓉石;性燥粒粗者,则似焓红石。
6、彩虹旗降石 为旗降石的新种。1989年寿山石农在旗降旧洞采掘时,发现此石。石相奇特,在黄旗降石材上环绕着红色、浓黄色等条纹,胜似彩虹绕穹。产量仅十余公斤,以后未再发现。
7、银裹金旗降石 旗降石中有白皮黄心者,称“银裹金旗降”石。佳者,皮如白高山冻石之凝腻,心似田黄石之细润,且色界分明,温柔有加。
8、金裹银旗降石 枇杷黄皮白心的旗降石。皮薄心实,色层分明。石质亦有优劣。
9、焓红石 产于旗降山北坡,属旗降矿洞的一个分支。质硬且脆。20世纪80年代曾出一批,质细且材巨,色赭黄、土红等。用于雕刻,颇受欢迎。
后石农对旗降山矿脉边缘矿石将其埋于火堆中煅烧。石经火后,色鲜红,遂也称为焓红(焓,福州方言为火烧),但这种石头容易断裂,不受欢迎。于是,近人又对未经煅烧的粗质旗降石(这人为因素太多了),称“焓红石”,而部分石贩也跟着“人云亦云”,造成对旗降石种划分的混乱,从中谋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