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挂联剪纸

项目名称 丰城挂联剪纸
起源时间 宋代
项目分类 传统美术
认证批次 第三批
目录导航

简介

江西省丰城市的剪纸工艺始于宋代,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最初的表现内容形式以“挂联”为主(即春节挂在大门横梁上的门联)。挂联俗称“挂钱”、“挂签”,寓意“挂剑”避祸消灾。工艺是用大红彩纸把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文字剪、刻以横幅形式悬贴在大门横梁上,使春节门庭充满吉祥喜庆的色彩,在我国江南数省,普遍喜贴门神挂联。原始的挂联内容主要是十二生肖、刀剑、八仙等古朴图案或“福临门”“春满人间”等吉祥文字;后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桥梁建筑、小河山川等100多个艺术品种,产品远销江南诸省,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历史渊源

丰城是龙泉、太阿宝剑的故乡,剑文化的形成始于晋朝,宝剑成为人们避祸消灾的依托和祈求平安的象征。江西省丰城市的剪纸工艺始于宋代,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至宋代,人们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着这一美好的愿望,春节期间将剑的形态利用剪纸艺术制成“挂联”,悬贴于大门春联横盈之下,俗称“挂剑”压邪,普遍流传民间,挂联俗称“挂钱”、“挂签”,寓意“挂剑”避祸消灾。到了明代,“挂联”内容渐渐扩大,工艺技艺愈加精湛,发展为“十二生肖”、“八仙飘海”、风景名胜及吉祥文字等形式,艺术、内容得到了高度统一。桥东、洛市、秀市是“挂联”的始发地,人们将制作的产品除经销本省各县外,还逐渐远销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使“挂联”成为传统春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得到人们的公认。

基本内容

丰城挂联剪纸工艺是用大红彩纸把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文字剪、刻以横幅形式悬贴在大门横梁上,使春节门庭充满吉祥喜庆的色彩,春节门前挂物,寄托人们压邪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在我国江南数省,普遍喜贴门神挂联。原始的挂联内容主要是十二生肖、刀剑、八仙等古朴图案或“福临门”、“春满人间”等吉祥文字;后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桥梁建筑、小河山川等100多个艺术品种。

主要价值

丰城挂联剪纸工艺入选江西省第三批非遗保护名录。它最初的表现形式以“挂联”为主,把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文字用正红色纸剪、刻,以横幅形式悬贴在大门横梁上。它是以传统手工技艺创造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相结合的民间美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