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

老三届

中文名 老三届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时间 2009年
编剧 颜珍
类型 剧情
目录导航

简介

老三届老三届  当时,该学期的课程并未学完而搁浅,停课直到1968年底,接着几乎是一刀切全部下农村插队。有地区土政策,初中67届和68届有少部分在68年底得分配继续升了高中,不过,并非按学习成绩优劣,而是按家庭出身是所谓“红五类”为升学标准。后来他们高中毕业后全部直接分配进单位,免了当知青。他们是老三届里极少数的另类,在那个凡事要论阶级出身的年头里,出身所谓“黑五类”的,在面临升学,招工等人生重大抉择时,甚至串联,参加红卫兵活动等,都处于受歧视的下等公民地位。

停课两年半多的时间中,全国学校处于瘫痪状态,所有大中院校该毕业的未获毕业,仍在母校留校。以致大学停办十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令人痛心的文化教育断档。

老高三

1947年前后生,1963年进高中,1966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已读完高中三年,面临高考,大学成梦,加上文革停课两年半多,高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他们是老三届里年纪最大,读书最多的一届。优势是:文革后恢复高考最有实力;劣势是:因年龄偏大而不受招工条件青睐。

老高二

1948年前后生,1964年进高中,1967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二年高中,加停课,高中阶段共在校四年多。优势和劣势与老高三差不多。

老高一

1949年前后生,与共和国同龄,1965年进高中,1968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一年高中,加停课,高中阶段共在校三年多。恢复高考后仍有实力,年龄在招工条件上也优于上两届。

老初三

1950年前后生,1963年进初中,1966年应届初中毕业生,读完三年初中,升高中成梦。加停课,初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恢复高考后仍有实力,因考题难度偏浅。招工年龄条件也优于上几届.

老初二

1951年前后生,1964年进初中,1967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实际读了初中二年,加停课,初中阶段共在校四年多。恢复高考后,赴考相当吃力的一届,但仍有希望。招工年龄条件优于上几届。

老初一

1952 年前后生,1965年进初中,1968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实际读了初中一年,加停课,初中阶段共在校三年多。恢复高考后,是在高考门外望洋兴叹的一届。20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给因文革而耽误学业太惨的几届“半文盲”补课充电,就是从老初一这届开始,往下推几届。老三届毕业生,听从党和毛主席的“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指示,出校后绝大部分都到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去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