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

黄石

中文名 黄石
车牌代码 鄂B
外文名 Huangshi
地理位置 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辖地区 1个县级市、1个县、4个市辖区
方言 黄石话、下陆话、铁山话、大冶话、阳新话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国家/地区 华中地区湖北省
文化遗产 西塞山神舟会、阳新布贴等
高等院校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
市长 吴之凌
电话区号 (+86)0714
坐标 东经114°31′-115°30′、北纬29°30′-30°15′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唐虞之世,市地属扬越(一说扬粤)。

夏、商时,市地属荆州之域。

西周时称鄂,为鄂侯领地。

夷王七年(公元前887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杨粤至鄂(今鄂州、大冶),封其中子熊红为鄂王,市地为楚国鄂王辖地。春秋战国属楚、秦。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分南郡竟陵以东及江南置江夏郡,从此鄂县南移属江夏,江夏郡统有鄂、下雉等14县,市地在鄂县境内。

三国时期,蜀汉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自公安迁都于鄂(今鄂州),改鄂为武昌,并割鄂之南建阳新县,以武昌、下雉、阳新、柴桑、沙羡、浔阳六县为武昌郡,市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州)、阳新两县之间的下雉县境内。

魏黄初四年(223年),孙权将郡治迁至夏口(今汉口)。又改武昌郡为江夏郡,市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阳新县境内。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以武昌、柴桑、鄂县、阳新、沙羡、沙阳、高陵等七县属地。市地在武昌、鄂县、阳新三县境内。不久,武昌与鄂县合并,仍为武昌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江州由豫州移至武昌。至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始移浔阳。安帝义熙八年(412年),下雉县并入阳新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南朝宋孝建元年(589年),改阳新为富川,不久又改富川为永兴,市地在武昌、永兴两县境内。梁置西陵县于此,后废。

黄石市博物馆黄石市博物馆唐代市地在鄂州武昌、永兴两县境内。唐末,南方九国兴起,市地在吴国境内。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午),吴王杨行密将永兴县和武昌划出一块地盘置青山场院,进行大规模采矿、开炉冶炼。市地在吴国鄂州境内。

五代十国时市地在鄂州武昌县、永兴县境内,梁唐时属吴、晋、汉、后周北宋初时局南唐。

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始建大冶县。从此,自宋至民国市地隶属兴国路、兴国州、武昌府、湖北省大冶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大冶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

民国十九年(1930年)成立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先后隶属于湖北省鄂东革命委员会、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鄂东办事处,湘鄂赣省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国民政府在省、县之间设立湖北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市地属湖北省第二专署大冶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属第一专署。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大冶沦陷,日军在大冶建立伪政权,盗称“中华民国湖北省大冶县政府”,并在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建置“石黄示范区”,国民党大冶县政府则流亡至毛铺等地。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五师14旅,在大冶、阳新、鄂城等地先后建立大鄂政务委员会、鄂大政务委员会、阳大政务委员会,统属于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国民党大冶县政府接管,复置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隶属大冶县辖。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将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合并为石黄镇,隶属于大冶县。

1949年5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

1949年5月15日,大冶解放。

1949年6月12日,“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石灰窑工业特区特派员办事处”成立。不久经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湖北大冶特区办事处”,直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领导。6月9日,成立大冶县人民政府。9月29日,划石黄镇、铁麓等乡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

1950年6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民政特字第104号文,向中南军政委员会请求,将石黄工矿区改组为市,定名“黄石市”。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黄石国家矿山公园1950年8月21日,湖北省辖黄石市正式成立。

1952年6月,大冶县划归黄冈专署管辖。

1959年1月26日,大冶县从黄冈地区划出,改属黄石市;同年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

1962年6月1日,恢复大冶县建制,仍属黄石市。

1979年,黄石正式设立黄石港、石灰窑、下陆、铁山4个县级市辖区。

199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4年4月28日,大冶撤县建市,定名大冶市。

1995年1月1日,大冶正式建市。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阳新县从咸宁地区划归黄石市。

1999年,建立黄石高新产业开发区、花湖开发区、团城山开发区。

2002年,整顿开发区,正式建立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副厅级)。

2010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3年5月,阳新县所辖的大王镇、太子镇和金海煤炭开发区,两镇一区由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托管[10]黄石(城区夜景)黄石(城区夜景)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黄石市下辖4个区、1个县、1个市[11]

区划详情

4个区: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

1个县:阳新县。

1个市:大冶市[11]

地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 政府驻地
大冶市 1566.3 95.9万(2014年) 东岳路街道湛月路
阳新县 2780 105.94万(2014年) 兴国镇儒学路
黄石港区 34.9 22万(2011年) 磁湖路
西塞山区 112.4 25.8万(2012年) 黄石大道
下陆区 75 11万(2010年) 下陆大道
铁山区 28.7 7.1万(2010年) 铁山大道

自然环境

地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 政府驻地
大冶市 1566.3 95.9万(2014年) 东岳路街道湛月路
阳新县 2780 105.94万(2014年) 兴国镇儒学路
黄石港区 34.9 22万(2011年) 磁湖路
西塞山区 112.4 25.8万(2012年) 黄石大道
下陆区 75 11万(2010年) 下陆大道
铁山区 28.7 7.1万(2010年) 铁山大道

位置境域

地质构造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黄冈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鄂城区,西靠武汉市江夏区、鄂州市梁子湖区,西南与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瑞昌市接壤;全市国土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4°31′-115°30′,北纬29°30′-30°15′之间[12]

地形地貌

黄石的地质构造复杂。地层:1、寒武系(距今6.15-5.00亿年),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2、奥陶系(距今5.00-4.40亿年),由白云质灰岩、泥质页岩等组成。3、志留系(距今4.40-4.00亿年)由一大浅海相碎屑岩组成。4、泥盆系(距今4.00-3.50亿年),主要为灰白色至厚层石英岩状砾岩夹粘土岩,有时为含砾石英岩或底部有石英砾岩。5、石炭系(距今3.5-2.85亿年),为一大浅海相碳酸沉积。6、二迭系(距今2.85-2.30亿年),下称为海相碳酸盐,上统为含炭地层。7、三迭系(距今2.3-1.95仇年)下统为浅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岩;其中石灰岩、白云岩为优质水泥及冶金溶剂原料,中上统为一大碎屑岩。8、侏罗系(距今1.95-1.35亿年)为湖北省重要的含煤地层之一。为一套湖相碎屑岩。9、白垩系(距今1.35-0.80亿年),主要由火山岩、碎屑岩、泥质粉砂岩组成。10、第三系(距今0.8-0.30亿年),为一套红色粉砂岩、砂岩、砂砾岩、砾岩组成。11、第四系(距今300万年)市境内分布较广,更新统主要为残坡积、冲积、洪积物,全新统主要为冲积物、湖积物等。

黄石的大地构造分为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东西(纬)向构造体系(褶皱构造、断裂构造),新华厦构造体系。黄石岩浆活动频繁,岩石类型以中酸性为主,侵住特征为四深成、浅成,超浅成列贲发;按成岩特征可分侵入岩、火山岩[13]

气候环境

黄石黄石黄石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延绵于湘江鄂赣三省边境的幕阜山脉,在阳新境内有大小山峰411座。进入大冶,分为大同山(又称南山)、天台山、龙角山、云台山、茗山、黄荆山等去脉。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云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为阳新境内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拔867.7米(吴淞高度,下同),次高峰为大冶太婆尖,海拔840米,最低处为阳新境内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拔8.7米。

水文

黄石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黄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最热月(7月)平均29.2℃,最冷月(1月)平均3.9℃。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7米。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强风、伏秋连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土壤

黄石境内有长江自北向东流过,北起与黄石接址的鄂州市杨叶乡艾家湾,下迄阳新县上巢湖天马岭,全长76.87公里。市境内由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及若干干流、支流和258个大小湖泊组成本地区水系[14]。最大的水系为阳新境内的富水水系。富水河发源于通山,由西向东,流入长江,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内河段长81公里,流域面积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流域面积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流域面积570平方公里。市境内河港纵横,湖泊、水库星罗棋布,大小河港有408条,其中5公里以上河港有146条,总河长1732公里。

自然资源

黄石地区土壤可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57个土属,229个土种,300多个变种。6个土类如下:

红壤:发育于多种母岩母质,受亚热带气候的影响形成。分布范围主要在低山丘陵地区。典型的红壤剖面中有明显的红色心土层和淋溶淀积层,脱硅富铝化明显,土壤孔隙度小,PH值低,呈酸性反映。土体呈黄色或红黄色,有机质含量低,养分较缺乏,经过发行可成为高土壤。

石灰岩土:发育于各类石灰岩及其变质岩,呈条状分布。土质粘重,有石灰反映,PH值比地带性土壤高一级,不适应油菜、马尾松及映山红的生长。

紫色土:发育于紫色岩,土层深厚,但根底浅,耕作质差,难起苗。pH值6.8,呈中性反映。

潮土:潮土是泛域性土壤,成土母质系第四系全新世冲积物及沉积物。分布在长江两岸,湖泊周围、港溪两旁的平原、大畈、湖汊、河阶、谷地及地势平坦的开阔地。土层深厚、疏松,结构良好,地下水位常在100厘米上下,孔隙度适中,夏季土壤回潮湿润。

水稻土:水稻土是在人工种植水稻过程中,通过施肥、耕耘、灌溉等措施和周期性的干湿交替以及氧化还原等条件影响下,形成的一类耕作土壤。

沼泽土:滨湖区多草甸沼泽土亚类,地下水位高,有机质含量亦较高,处脱沼脱潜阶段[15]

水资源

矿藏资源

截至2017年,黄石市有湖泊258处,主要湖泊有:磁湖、青山湖、青港湖、菌湖、游贾湖、大冶湖、保安湖、网湖、朱婆湖、宝塔湖、十里湖、北煞湖、牧羊湖、海口湖、仙岛湖,总承雨面积2469.76平方公里。水库266座,总库容25.05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51座,小(二)型水库207座。全市水资源总量42.4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8.05亿平方米。黄石(磁湖)黄石(磁湖)

植物资源

黄石具有多种矿产资源,截至2015年,全市已发现的矿产有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4大类,计76种,已探明储量的有37种。其中金、铜、钼、钴、锶、硅灰石等14种矿产储量居湖北省首位。铁、铜、金、煤、石灰石等是黄石的优势矿产。

黄石主要矿产的储量公布十分集中,截至2015年,全市小型以上的铁、铜、金矿床共190多处。铜矿保有储量占湖北省的91.8%,共有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9处,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重要的供矿基地,金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88%。

动物资源

黄石地区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而地带性植被类型则是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实际上亚热带针叶林占一定优势[16]。此外,还有亚热带竹林、灌丛、荒山草地及人为栽种的混合植被型(街道、公园绿化带)。

黄石植被种类繁多,截至2015年,全市已知的主要植被种类有:裸子植物7科18属30多种,被子植物150多种300余属2000余种,蕨类植物有18科30多属60余种,还有藻类、菌类、地衣、苔藓等各类植物。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菊科、禾木科、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葫芦科、苋科、毛莨科等植物品种为最多。

人口

截至2015年,黄石有鱼类150多种,其中经济鱼类50余种;有飞禽40多种,走兽20余种,另有青蛙、甲鱼、蛇等爬行类动物,田螺、湖螺等底栖类动物,褶纹蚌、三角帆蚌等贝类动物、虾、蟹等甲壳动物。名贵动物有:云豹、金钱豹、小灵猫、獐、虎、水獭、穿山甲、眼镜蛇、金环蛇、白鹏、红隼、锦雉、中华鲟、银鱼、鲥鱼等[17]

政治

人口

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244.4万人,城镇人口163.85万人,城镇化率67.04%[2]

民族

截至2017年,黄石市共有回族、满族、土家族、壮族、苗族、蒙古族、白族、瑶族、布依族、锡伯族、侗族、土族、彝族、朝鲜族、基诺族、黎族、畲族、傈僳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藏族、京族、水族、仡佬族、仫佬族、傣族、东乡族、高山族、哈尼族、怒族、普米族、毛南族、门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景颇族、达斡尔族、拉祜族、裕固族、哈萨克族等41个少数民族。

党委领导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郄英才
市委副书记 吴之凌[18][19]
市委副书记 郝胜勇[20]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郄英才
市委副书记 吴之凌[18][19]
市委副书记 郝胜勇[20]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吴之凌
副市长 黄志勇、郭波[9][21]、郭双喜、董国平[22]、牛文俊、刘润长、徐丹娅[23]
秘书长 邓斌[24]

经济

职务 姓名
市长 吴之凌
副市长 黄志勇、郭波[9][21]、郭双喜、董国平[22]、牛文俊、刘润长、徐丹娅[23]
秘书长 邓斌[24]

综述

职务 姓名
主任 徐继祥
副主任 祝红梅、胡楚平、王建华、王见祥、姜健、柯月明[25]
秘书长 赵重迎

第一产业

职务 姓名
主任 徐继祥
副主任 祝红梅、胡楚平、王建华、王见祥、姜健、柯月明[25]
秘书长 赵重迎

第二产业

职务 姓名
政协主席 何运平
政协副主席 杨晓梅、汪岚、张保平、张焕明、刘安定、刘海平、吴金文[26]、李义词[27]
秘书长 万建新

(以上内容来源于:[28][29][30][31][32][33][34][35][36][37][38][39]

第三产业

职务 姓名
政协主席 何运平
政协副主席 杨晓梅、汪岚、张保平、张焕明、刘安定、刘海平、吴金文[26]、李义词[27]
秘书长 万建新

文化

矿冶文化

黄石黄石

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41.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0.82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970.43亿元,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930.26亿元,同比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6.9:47.5:45.6。跟同期比,一产占比提升0.1个百分点,二产占比提升1.4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1.8%,八大类价格均上涨:食品烟酒增长0.6%,衣着增长4.7%,居住增长1.3%,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2.3%,交通和通信增长3.8%,教育文化和娱乐增长2.4%,医疗保健增长0.4%,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增长3.3%。

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16万人,新增扩面参保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3%。

2022年,新入库规上工业企业93家、规上服务业企业56家、限上批零住餐业242家、有资质的建筑业42家、有开发经营活动的房地产业11家。全市市场主体327465户,同比增长18.6%,新登记市场主体97570户,同比增长116.2%[2]

城市象征

黄石黄石

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7.42亿元,比上年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6.61亿元,增长15.6%。

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5.46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种植业产值102.79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11.82亿元,增长8.9%;牧业产值45.94亿元,增长3.7%;渔业产值71.12亿元,增长4.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78亿元,增长14.5%。各种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72.62万亩,增长1.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8.58万亩,增长0.2%;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44.04万亩,增长3.7%。完成造林面积3010.07公顷,减少13.5%。水果产量23.26万吨,增长7.4%。粮食总产量53.79万吨,下降1.1%;水产品产量24.54万吨,增长3.6%;肉类总产量10.78万吨,增长2.2%。化肥施用量(折纯)4.28万吨,减少3.7%[2]

风俗民情

黄石新港物流园区黄石新港物流园区(3)黄石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市形成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建材、能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八大产业集群。截至2017年,全市有11家企业入围湖北百强。同时,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华新水泥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大冶经济开发区、阳新工业园、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工业园、下陆长乐山工业园、大冶灵成工业园等7个省级工业园区。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9%。其中,采矿增长35.8%,制造业增长4.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1.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增长3.8%,国有企业增长5.7%,集体企业下降24.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8.7%,股份制企业增长10.7%;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11.2%。从主要行业看,金属制品业产值同比下降28.7%;农产品加工业同比增长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下降1.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12.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9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248家,比上年增加17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2.6%;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37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7.1%;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1.3%。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2639.03亿元,同比增长5.2%;利润137.48亿元,同比增长17.8%;利税193.51亿元,同比增长13%。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01.68亿元,同比增长10.7%。

2022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507.73亿元,同比增长13.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80.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29.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建筑业增加值124.88亿元,同比增长11.2%[2]

非遗名录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3%。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25.9%;外商港澳台投资同比下降2.3%;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6.8%;个体私营投资同比增长24.6%。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3.6%,比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2022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3.3%;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5%。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4.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7.5%,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0.8%;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9.6%。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6.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同比增长25.3%;纺织业投资同比下降38.3%。

2022年,在第三产业投资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31.0%;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同比增长3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同比增长2.6%;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同比增长89.0%;教育投资同比增长80.9%。

2022年,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540个,同比增加88个。

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9.50亿元,同比下降7.6%。商品房施工面积1232.24万平方米,下降16.7%;商品房销售面积326.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6%。

国内贸易

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4.66亿元,同比增长1.8%。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完成185.24亿元、667.04亿元、8.31亿元、124.07亿元,分别下降27.5%、增长12.4%、增长7.1%和增长12.6%。

2022年,从销售额消费类型看,限额以上法人企业日用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26.3%,服装鞋帽类销售额同比增长27.6%,汽车类销售额同比下降0.6%,烟酒类销售额同比增长0.4%。金银珠宝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12.6%,中西药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5.0%,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25.5%,粮油食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20.9%,家电类销售额同比下降2%。

服务业

2022年,运输物流、信息、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达到国家标准的各类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75家,实现营业收入160.23亿元,增长17.3%。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业营业收入51.84亿元,增长20.5%;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41.87亿元,增长27.1%。

财政金融

2022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210.68亿元,增长14.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6.75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可比增长17.8%。地方税收收入88.87亿元,增长9.5%,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65.0%。财政支出514.81亿元,增长19.3%。

2022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65.29亿元,比年初增长11.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09.23亿元,比年初增长17.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57.95亿元,比年初增长15.8%。保费收入64.01亿元,增长6.6%;其中,财险收入16.44亿元,增长9.4%;寿险收入47.57亿元,增长5.6%;保险赔付支出19.13亿元,增长10.3%[2]

地方特产

交通

黄石在长达三千多少年的矿冶文化发展史中,形成了以众多矿冶业为主体的工业文明、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也形成了各种黄石乃至中国与世界先进的生产力、生产工具和先进的文化[40]。矿冶文化是黄石的根基和灵魂,也是黄石的城市特质[41]

概况

●市树

市树市花市树市花(1)1985年11月23日,黄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樟树为黄石市市树。 樟树亦名香樟,属樟科,是黄石地区的乡土树种。樟树喜肥活湿润土壤,抗烟尘能力强,适宜于黄石地区生长[42]

●市花

黄石的市花为石榴花,且该市栽培石榴的历史悠久,1985年11月23日,黄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石榴花为黄石市市花[43]

公路

●富池“三月三”庙会

阳新富池“三月三”民间庙会,是阳新居民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自发地在阳新县富池镇举行的一个盛大民间节日活动,源于纪念三国时期吴国大将甘宁。富池建有甘宁公园和甘宁寺。主要有扫墓、祭拜、唱大戏、普施斋饭、抬大王夫妇塑像巡游、抢彩球祈福等系列仪式和活动。

●大冶布烙画

大冶布烙画属中国布雕艺术,由民间工艺美术家王分忠发明。布雕、温感与绘画技法及改进的刻刀、烙铁等工具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雕刻技艺。集雕刻、剪纸、图画、油画、版画等古今中外美术、书法工艺于一体。

●阳新布贴画

阳新布贴画起源于阳新民间工艺美术,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其是在一块底布上通过剪样、拼贴、缝制、刺绣制作而成的具有浅浮雕效果的民间实用美术品,用于装饰衣服、鞋帽、披肩等穿戴物和帐沿、飘带、布枕及童玩等。阳新布贴图案取材于民间故事、戏曲人物、民俗风情和乡间景物。

●阳新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音乐由正腔、彩调、击乐构成。演唱形式是“时唱时和,锣鼓伴奏”,唱、做、念、打融为一体。2008年6月7日,阳新采茶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塞神舟会

西塞神舟会是黄石市西塞山区道士袱村民庆贺端午节的传统盛会,主要活动有制作神州、唱大戏、祭祀、巡游、送神舟下水等系列仪式和活动,整个活动历时40天。2009年9月30日,西塞神舟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水路

截至2009年10月,黄石市已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级名录1个,国家级名录4个,省级名录5个,市级名录12个,大冶市、阳新县建立了各自的保护名录[44]

黄石市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名称 入选名录 分类
西塞山神舟会 2009年世界级非遗 民俗
阳新采茶戏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 民间音乐
尹解元石雕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 民间工艺
阳新布贴 第二批国家级非遗 民间美术
大冶石雕 第二批国家级非遗 民间美术

铁路

黄石市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名称 入选名录 分类
西塞山神舟会 2009年世界级非遗 民俗
阳新采茶戏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 民间音乐
尹解元石雕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 民间工艺
阳新布贴 第二批国家级非遗 民间美术
大冶石雕 第二批国家级非遗 民间美术

航空

名称 简介 图片
印子粑 印子粑是以优质糯米粉、黄花豆、花生、芝麻、莲米、黄片糖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点心。
灵溪豆豉 灵溪豆豉是一种用灵溪山泉,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科技食品系微生物专家酿造成的调味品。
松花皮蛋 松花皮蛋蛋身内清晰可见一些松针形的小花,不宜多食。
金柯辣椒 金柯辣椒是用产于大冶市南部高寒山区金柯村作为原料,再加入当地山泉泡制而成的泡菜。
黄石港饼 黄石港饼是由面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钱桔饼、糖桂花等十几种原料制成的点心。

参考来源:

城市公交

名称 简介 图片
印子粑 印子粑是以优质糯米粉、黄花豆、花生、芝麻、莲米、黄片糖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点心。
灵溪豆豉 灵溪豆豉是一种用灵溪山泉,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科技食品系微生物专家酿造成的调味品。
松花皮蛋 松花皮蛋蛋身内清晰可见一些松针形的小花,不宜多食。
金柯辣椒 金柯辣椒是用产于大冶市南部高寒山区金柯村作为原料,再加入当地山泉泡制而成的泡菜。
黄石港饼 黄石港饼是由面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钱桔饼、糖桂花等十几种原料制成的点心。

参考来源:

社会

文化事业

黄石长江二桥-鄂东长江大桥黄石长江二桥-鄂东长江大桥黄石在国家“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国际区域运输通道中,位于“纵3”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东北亚国际运输通道主轴)、“横9”沿江运输大通道与“横10”上海至瑞丽运输大通道(东南亚国际运输通道主轴)三大综合运输通道交汇处。黄石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区域性铁路物流节点城市,黄石港是中国内河主要港口和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黄石境内运输门类较为齐全,多条国家高速公路、国铁干线、主干管道与长江黄金水道在境内交汇,初步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水路、管道为骨干的“内联外畅”运输通道和以重点港区、主要铁路公路站场为核心的综合运输枢纽。截至2014年底,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达到6666公里(不含城市道路),综合交通网密度为145.45公里/百平方公里。

2022年,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1438.19万人次,下降10.4%;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5381.14万吨,下降10.5%。完成水运货物运输量2040.26万吨,增长13.9%;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855.20万吨,增长37.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758.23万吨,增长3.7%;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5778.5标准箱,增长71.8%。

2022年,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18853辆,增长10.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88717辆,增长11.1%。民用客车保有量291360辆,增长11.3%;民用货车25378辆,增长0.6%。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8419.548公里,增长0.6%。其中,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41.015公里,同比持平,一级公路497.433公里,国道420.437公里[2]

教育事业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黄石长江公路大桥黄石是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大广高速、沪渝高速、福银高速、杭瑞高速四条国家高速公路和蕲嘉省级高速公路在境内纵横交汇,初步形成了“壬”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

医疗卫生

黄石境内的黄石港是中国53个、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可常年通航5000吨级船舶,具备海关、商检等通关功能,货轮可直达日本、香港以及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并连通欧美诸国的中转航线。黄石港口按辖区分为黄石市城区港区、棋盘洲港区、阳新港区和大冶港区四个港区,主要分布在上起花港、下迄天马岭(江西省与湖北省交界处)总长约76.87公里的长江干线上,81.3公里的富水河和34.5公里的大冶湖也有部分码头。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各类码头泊位138个,其中:生产性泊位132个,非生产性泊位6个;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级,港口年通过能力3224万吨;使用港口自然岸线长15517米,码头总延长7588米,水域面积34.22万平方米,陆域面积70.65万平方米。全港共有各类装卸机械398台(套),最大起重能力为40吨,共有码头铁路专用线3840米,生产用仓库面积约5.21万平方米,堆场面积约24.48万平方米。

截至2015年,黄石市境内航道总里程247.6公里,其中:长江一级航道60.8公里(界河航道);内河航道186.8公里,通航水域主要有10条航道,包括:五级航道1条;六级航道3条,七级航道4条,七级以下航道2条[45]

科技发展

黄石火车站黄石火车站黄石是中国98个区域性铁路物流节点城市之一。截至2015年,境内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07.53公里,其中:武石城际铁路15.83公里,为高速铁路;武九铁路76.3公里,为一级复线电气化铁路;另有铁黄线、铁灵线、铜大线、山南线等支线铁路。

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铁路客运站5个,主要有黄石北站、大冶北站、黄石站、阳新站和枫林站;有铁路货运站13个,主要有:武九线铁山站、黄石站、罗家桥站、大箕铺站、浮屠街站、西河村站;铁黄线新下陆站、下陆站、黄石东站;铁灵线金山店站、灵乡站;铜大线铜录山站;山南线西塞站[45]

人民生活

黄石与武汉天河机场距离:约1小时30分钟车程,该机场具有直飞国内各大城市班机,并且已开通直飞香港、澳门航班。武汉天河机场在黄石设立有中部城市首个候机楼。

邮电服务

截至2019年3月,黄石地区共有公交线路85条(其中大冶18条,阳新10条),黄石市城区共开辟57条公交线路,分为一票制和阶梯票制(7路、18路、19路为阶梯票制,26路为1元一票制,22路为3元一票制,其余为2元一票制);其中7路、18路、22路、32路、42路、46路、301路有部分线路位于黄石大冶市境内,由黄石市、大冶市共同管理;9路、14路、16路线路延伸至鄂州市花湖地区;19路和“碧桂园江湾城通勤线”线路延伸至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境内;101路、102路为夜间专线。 另外,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散花示范区公交”线路经过黄石市黄石港区江北管理区黄石港工业园。

资源环境

旅游

2022年,全市共有国有文艺院团3个,群艺(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7个,全市登记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9个。其中文博系统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8个,厂矿企业管理的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3座,有线电视用户26.39万户[2]

著名人物

2022年,全市幼儿园515所,在园幼儿86752人;普通小学348所,在校生229810人;普通初中109所,在校生109240人;普通高中25所,在校生53681人;中职学校8所,在校生17002人[2]

普通高级中学(部分)
类型 名单
省重点高中 黄石一中(原黄石实验高中) 大冶一中 黄石二中
市重点高中 大冶实验高中(原大冶五中) 黄石三中 阳新一中
阳新县高级中学 有色一中 黄石七中
其他高中 阳新实验中学 黄石七中 黄石二十中
黄石五中 黄石四中 黄石六中
阳新县兴国高中 湖山高中
中等职业学校(部分)
名单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中专部)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铁山校区(原湖北黄石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黄石艺术学院(艺术高中) 黄石城市职业学校

古代

普通高级中学(部分)
类型 名单
省重点高中 黄石一中(原黄石实验高中) 大冶一中 黄石二中
市重点高中 大冶实验高中(原大冶五中) 黄石三中 阳新一中
阳新县高级中学 有色一中 黄石七中
其他高中 阳新实验中学 黄石七中 黄石二十中
黄石五中 黄石四中 黄石六中
阳新县兴国高中 湖山高中

近现代

中等职业学校(部分)
名单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中专部)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铁山校区(原湖北黄石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黄石艺术学院(艺术高中) 黄石城市职业学校

当代

2022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390个,其中,医院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8家,卫生院38家,妇幼保健院(站)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卫生技术人员2107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275人,注册护士10065人。医疗机构实有床位19384张[2]

荣誉

2022年,全市纳入高新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59家,比上年净增28家,高新产业队伍继续壮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64.1亿元,比上年净增37亿元;占GDP的22.7%。全市专利授权5377件,商标申请4267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16件。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2]

对外交流

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17元,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7元,增长8.3%。

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725元,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879元,增长7.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7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38%[2]

词条图册

2022年,邮政业务总量12.50亿元,增长19.2%[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