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南京大学学报》创刊。
1960年,《南京大学学报》停刊。
1962年,《南京大学学报》复刊,刊期为半年刊。
1964年,该刊更名为《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刊期由半年刊改为季刊。
1966年,《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停刊。
1974年,《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复刊,刊期为半年刊。
1978年,《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公开发行,刊期为季刊。
1998年,该刊刊期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2014年12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入选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5]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主要栏目有“特约述评”“科学论坛”“研究快报”“研究进展”等。[6]
据2020年7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官网显示,《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编辑部有编委3名、主编1名、执行主编1名。[2]
职务 | 名单 |
---|---|
编辑 | 吴劲薇、章强、杨可盛 |
职务 | 名单 |
---|---|
编辑 | 吴劲薇、章强、杨可盛 |
据2020年7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共出版文献4779篇。[3]
据2020年7月3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共载文2447篇、基金论文量为1964篇。[4]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是“CA化学文摘”(美)(2014)收录期刊、“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收录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9-2020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3]
据2020年7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总被下载727176次、总被引33753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868,(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17。[3]
据2020年7月3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引量为22915次、下载量为76844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55,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9种)中排第3486名。[4]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是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3]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6]
该刊一直秉承“诚朴宏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坚持“严谨治学,追求一流”的办刊理念。[1]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着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