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锐

中文名 萧锐
身份 驸马都尉、太常卿、益州长史
信仰 佛教
民族
爵位 宋国公
目录导航

1、萧守规:妻柳氏,子萧晖、 萧晓、萧皜、萧晊、萧晙。

2、萧守道:一女萧氏嫁 阎立本之孙阎仲连。

相关史料

新唐书列传第八

襄城公主,下嫁萧锐。性 孝睦, 动循矩法,帝敕诸 公主视为师式。有司告营别第,辞曰:「妇事舅姑如父母,异宫则定省阙。」止葺故第,门列 双戟而已。锐卒,更嫁 姜简。 永徽二年薨, 高宗举哀于 命妇朝堂,遣工部侍郎丘行淹驰驿吊祭,陪葬昭陵。丧次故城,帝登楼望哭以送柩。

旧唐书列传十三

子锐嗣,尚太宗女 襄城公主,历太常卿、汾州 刺史。公主雅有 礼度,太宗每令诸公主,凡厥所为,皆视其楷则。又令所司别为营第,公主辞曰:「 妇人事 舅姑如事 父母,若居处不同,则定省多阙。」再三固让,乃止,令于 旧宅而改创焉。永徽初,公主薨,诏葬 昭陵。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七

上将征高丽,秋,七月,辛卯,敕将 作大监 阎立德等诣洪、饶、江三州,造船四百艘以载军粮。甲午,下诏遣营州都督 张俭等帅幽、营二都督兵及契丹、奚、靺鞨先击辽东以观其势。以太常卿韦挺为馈运使,以民部侍郎 崔仁师副之,自河北诸州皆受挺节度,听以 便宜从事。又命太仆卿 萧锐运河南诸州粮入海。锐,瑀之子也。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

癸酉,特进宋公 萧瑀卒,太常议谥曰“德”,尚书议谥曰“肃”。上曰:“谥者,行之迹,当得其实,可谥曰贞褊公。”子锐嗣,尚上女 襄城公主。上欲为之营第,公主固辞,曰:“妇事舅姑,当朝夕侍侧,若居别第,所阙多矣。”上乃命即瑀第而营之。 

册府元龟卷四百九十八

太宗贞观十七年时征辽东,先遣太常卿 韦挺於河北诸州徵军粮贮於 营州,又令 太仆少卿萧锐於 河南道诸州转粮入海。至十八年八月,锐奏称海中古大人城西去黄县二十三里、北至 高丽四百七十里地多甜水山岛接连,贮纳军粮此为尤便,诏从之。於是自 河南道运转米粮水陆相继 渡海,军粮皆贮此。二十二年七月开斜谷道水路,运米以至京师。

弘赞法华传

子锐,封襄城公、 驸马都尉,袭父爵为宋公。妙业贞观,本之庭语,然而沉毅有大量。善隶书,津梁寺额,是其迹也。造佛殿大像,又写法花千部。尝为益府 长史,州内有池,鱼盈数万。府内官寮,每恒采取。锐性蕴慈仁,告诸官曰:鱼虽贱身,形命是等。切彼心肝,甘我口腹,诚不忍也。锐今永赎,愿公等随之。惠化既行,莫不悦服。诸寺若有讲说,辄往其处,随众廗地。僧欲设床,竟不肯受。

萧守规墓志铭

君讳守规,字宪,兰陵人也。其先出自 黄帝、 高辛氏之 苗裔。齐梁以降,累叶 重华,或衣冠盛于江左,人物称于关阙。曾祖岿,梁孝明皇帝。祖瑀,梁新安王,隋内史,皇朝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太保、 宋国公、食亳州、六百户、赠司空,图画 云阁,陪葬昭陵。父锐,驸马都尉、太常卿、益州长史、歧州刺史,袭 宋国公,尚文武圣皇帝女 襄城公主。

分辉 若木,派润天潢。公积庆 王侯,延华 戚属。孝友夷雅,得之自然。 礼乐诗书,于是乎在。起家以崇文馆学生擢第,授曹王府 功曹参军。转益州唐隆县令。累迁苏、曹、简三州司马,加朝散大夫。公道存朝市,迹混污隆。州县未足为劳, 轩冕曾何屑意。不空之咏,虽播誉于海沂;盈怀之歌,奄归魂于岱岳。辅仁莫验,天道如何。

以 长寿二年正月一日终于位。夫人 河东柳氏,蒲州使君则之孙、都水使者子产之女也。左氏和鸣之地,五代其昌;诗人同穴之仪,双魂永閟。以景云二年八月廿四日,合葬于洛州河南县河阴乡邙山之北原,礼也。

嗣子、苏州 功曹晖等,至性纯深,哀毁过礼。群鸟 衔块,方成李氏之坟; 驷马知铭,即是滕公之室。其铭曰:

源系 灵长,爰自 帝王。积善余庆,福流于梁。

盛德不已,挺生才子。诗书礼乐,尽在是已。

明经 太学,作赋梁园。武城 嗟屈, 邦国谣恩。

昔闻天道,辅德为务。哲人云亡,彼苍何故。

洛都之北, 邙山之阳。泉台不曙,松柏苍苍。兰有秀兮蘅有芳,德不朽兮声弥扬。

次子晓,扬州参军;次子皜(白作日),常州参军;次子晊,郧州参军;次子晙,汉州参军。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