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许穆原本是一个博学的 儒学弟子, 朝鲜王朝儒学者退溪 李滉的门人寒冈 郑逑的门下修学。他的青、壮年期足不出仕,直到50岁才担任官职。56岁建议采取两项 靖陵参奉,但一个月后辞职。
朝鲜孝宗去世时(孝宗十年,1659年),其继母赵大妃的服丧期限问题,引起史称“ 己亥礼讼”的激烈 党争。当时掌权的 西人党首领 宋时烈根据《 朱子家礼》主张 期年说(一年);而身为在野的 南人党要角许穆、 尹鑴则主张三年说。由于和孝宗继承王位的正统性有关,因而倍受重视,最后采取期年说。
朝鲜显宗十五年(1674年),孝宗妃、仁宣王后张氏过世,孝宗继母赵氏的服丧期限问题再度引发史称“甲寅礼讼”的党争。宋时烈、金寿恒等西人党依据《朱子家礼》主张 大功说(九个月);而许穆等南人党则主张期年说。结果采用期年说,政权也移转到南人手中。
同年 朝鲜肃宗即位,南人全面掌权,许穆获任 大司宪。以后历 吏曹参判、 备边司 堂上、 归厚署 提调、 议政府右 参赞、成均馆祭酒等职。肃宗二年(1675年)任 吏曹判书,升 右议政。肃宗七年(1680年),受族人 许坚的狱事累连而罢职。肃宗十九年(1692年)去世,获追赠为 领议政。
《经礼类纂》(1647)
《东事》(1667)
《淸士列传》(1667)
《经说》(1677)
《眉叟记言》(1689)
《眉叟千字文》
《陟州东海碑文》
《李成中墓表》
《墨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