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规划 为让每一个适龄少年都能接受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得成良材。1990年以来,市、镇、村投入280万元,先后修建了教学综合大楼、实验办公大楼和运动场。许天荣昆仲再次捐资兴建教师宿舍楼、食堂。 如今,在广大爱国华侨、港澳同胞的长期慨予乐助和晋江市人民政府、永和镇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英墩中学规模日具,现有教师76人、学生1188人,校园面积53.4亩,建筑面积达7280平方米。实验室、图书室、电脑室、语音室配置齐全。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如陈清漂和陈英丽分别夺得九六年中考晋江市总分第一名、第四名;近三年来,蔡金培等27位同学在数、理、化、体、美、作文、英语等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夺得二等以上奖项35个;校文学社被评为市级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团,校合唱团荣获晋江市中学校歌比赛三等奖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各级教育质量检查评估中,深受省、市有关领导的好评,被晋江市委、市政府授予“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素质教育合格校”、“创安工作先进单位”等市级荣誉称号。横山拱秀,晋水流芳。在新的形势下,我校全体师生决心精诚协作,克服生源素质差、办学条件薄弱等困难,将以“勤、实、谦、严”的校训立德立行,开拓创新,奋力拼搏,誓振英中,努力为科教兴国,建设教育强镇,为振业兴邦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长:施金象
副书记:吴亮龙
副校长:王灿辉
纪委书记:吴亮龙
教研室主任:陈荣东
总务处主任:洪 清
办公室主任:杨红青
总务处主任:林荣滋
教务处主任:柯树金
工会主席:陈永尘
政教处主任:杨宇华
团总支书记:陈维熙
少先队总辅导员:张炳坤
英墩中学前身是英墩农业中学,创办于1958年,校址设在英墩祠堂及附近私人住宅,当时,还在坂头、岭口、前仓等地设有教学点。
1959年,各教学点合并在英墩,
1961年,迁往罗山,易名为罗山农中,
1962年,恢复英墩教学点,更名为第二十二中学,
1963年,又易名为“永和农业中学”,
1969年时,学校才从祠堂和民居里搬出来,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家,成为一所中小学一贯制的学校,命名为“英墩学校”。
文革期间,学校受到很大的冲击,学校在困难中坚持着,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才恢复了平静,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使学校有了一个发展的好机会,学校渐渐由小到大,办学条件逐渐得到了改善,在许自清等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和旅菲爱国侨亲许天荣先生等的慷慨资助下,学校发展有了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中小学也都有了一定规模,为适应普及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1985年中小学分开, 为纪念华侨爱乡善举,中学开始命名为“慈母中学”,
1986年:才正式命为“英墩中学”。
1996年:陈清漂和陈英丽分别夺得中考晋江市总分第一名、第四名;
2010年:办公图书楼暨科技楼奠基
2014年:在科技比赛中获晋江市第二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牢固树立“三个一切”的办学宗旨,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把师生的共同成长作为办学根本的出发点和终极追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个体差异,重视人的个性特长,张扬人的个性魅力,彰显人文关怀,培养师生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人生孜孜以求的信念,让学生在愉悦中历练素质,让教师在创造超值中享受幸福,把学校建设成校风良好,质量
英墩中学风光(8)
上乘,特色鲜明,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向往,教师留恋,泉州知名的学校。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为学生生命发展奠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关爱学生,要相信、信任学生,要发动、调动学生,要利用、发挥好学生的能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要努力增加学生学习的怡悦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正视学生个体差异性,赏识学生,张扬个性,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关注学生德性、习惯、身心健康,学业成绩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生命发展奠基。
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教师的成长、成名铺路。教师是办学的关键。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优质的前提和保证,教师的持续发展才能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名师才能成就名校,要办优质教育必须尊重人才,鼓励教师个性发展,扶持、引导教师冒尖,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舞台。要办优质教育必须重视人才培养,要运用各种有效渠道,借助各种平台,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既要营造教师成才的氛围,也要创设人尽其才的良好风气。要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做学生生活中良师益友;教师要成为倡导终生学习的带头人,博采众长,教学相长,厚积簿发,为学生提供“奔流不息”的知识源泉;要增强专业化意识,倡导专家治校、专家治教的理念,增强教育科研的自觉性,静下心来学习,潜下心来研究,提升教书育人的智慧,用智慧开启智慧,用生命唤醒生命,引导、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
依法治校。学校教育必须严格遵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法令,规范办学;学校管理必须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以德育德,依法管理,人文关怀;学校教育要遵循教育发展内在规律,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科学管理、依法治校;教师要遵守职业操守,应用现代教育科学,依法治教。
德育立校。坚持德育核心,德育立校之本,积极创建德育特色校活动。积极构建大德育网络。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全方位、全程化的德育管理网络。加强德育骨干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以政教处为主力,团队互为补充的校内德育指挥系统的核心作用;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努力营造德育无闲人,事事关德育的良好局面;要巩固共建,加强联建,不断优化育人环境;要加强联络,加强指导,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德育管理的有效延伸。坚持围绕一条(爱国主义教育)主线,二大(学风建设、教风建设)任务,突出三大(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亮点,强化四种(明志、知礼、守纪、创新)意识等具体目标,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做看得着,摸得着的德育,创建德育特色校。
校标(2)校徽[1]图案将“英墩”的拼音首字母“Y”和“ D”巧妙地变形成一只展翅翱翔的青鸟和汹涌的波滔,线条流畅,栩栩如生,青鸟仿佛即将从汹涌的波滔中腾空而起。青鸟象征希望,波滔寓意困难,承载着英墩中学“以学生为本,打造学生希望未来”的办学理念,不惧艰难,勇于挑战,开拓创新。校徽以纯净的蓝色为主色调,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寓意着勇气、冷静、广阔、智慧、和谐、永不言弃,而这也是英墩中学全体师生共同的追求。
服务区(英墩、菌边、力争、坂头、许加弄、山前六个行政村)适龄少年就近入学
敬业、乐业、精业、专业
堂堂正正为人、清清白白做事
崇尚廉洁以廉为荣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
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
倡导廉洁之风,弘扬浩然正气。
公生明、廉生威。
淡名利,甘奉献。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勤能补拙,俭能养廉。
学校坚持办出特色[2],打造品牌学校。名校首先是有特色学校,名师首先具有个性明显的教师,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就可能是学生精品。学校倡导办学有特色、教师有个性、学生有特长。特色、个性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创建特色,是在传承中发展,是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实践。要在巩固德育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创建特色校活动,扩大优势,形成特色;要善于挖掘资源优势,用人所长,鼓励教师有个性,有自己的风格,为教师成长成才提供舞台;鼓励教师主动承担校本课程,开展学科第二课堂活动,让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时空。
2、办学目标:建设教师留恋、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科技特色、人文见长的学校
3、治校方略:依法治校 德育立校 质量兴校 特色强校
4、校 训: 诚严勤毅
5、学风建设目标:求真务实 勤勉创新
6、教风建设目标:爱生敬业 博学善导
7、校风建设目标:诚信文明 创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