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书 名: 说孔子
作 者: 鲍鹏山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0-7-1
ISBN: 9787542632432
开本: 16开
定价: 25.00 元
内容简介
这部《说孔子》作品的问世,既是鲍鹏山老师多年学术研究的心得,也是他作为一名文化人对自身所肩负的文化使命的深沉回应。通过这个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孔子,更看到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激荡中我们苦苦找寻“精神家园”的冲动与渴盼。
今天,我们跨越两千年的时空, 拨开历史的迷雾和战乱的硝烟,走近一个充满生命激情的孔子。我们既可以用一个现代人的头脑和眼光去考察和体味他艰难的成圣心路,我们也可以置身于那个年代,与他一起呼吸、一起思想、一起欢乐、一起忧伤,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思想的启迪和 心灵的洗礼。
作者简介
鲍鹏山,1963年生于安徽 六安,1985年毕业于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 上海电视大学。 主要从事 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的主要著作有 《论语导读》《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寂寞圣哲——影响我中学时代的一本好书》 《论语新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思想的历史”丛书(三本): 《天纵圣贤》 《彀中英雄》 《绝地生灵》。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等。其学术散文文笔优美,思想独到, 自成一家。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和全国统编 高中语文教材。
目录
第一讲 家世生平
第二讲 圣人气质
第三讲 成圣之路
第四讲 大学之道
第五讲 安顿天下
第六讲 大政治家(一)
第七讲 鲁国 司寇
第八讲 大政治家(二)
第九讲 道德与成功
第十讲 道德与成人
第十一讲 不走极端
第十二讲 无可不无可
第十三讲 孔颜乐处
第十四讲 一以贯之
第十五讲 一意孤行
..........
试读章节
第一讲 家世生平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孔子一直是极受尊重和推崇的。他是 道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和信仰的核心。从住在京城里的皇帝、 王公大臣、赶考而来的 士子,到遥远边疆地区的无知小民,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孔子。孔子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 心灵密码。空间上,他是 无远弗届的;时间上,他又是无时不在的。
但是,在20世纪,孔子曾遭遇过两场巨大的苦难和不幸:第一次是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初,就是1919年的“ 五四运动”及“ 新文化运动”;还有一次就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所谓的“批林批孔”。在这两次运动里面,孔子都成了人们否定的、批判的、声讨的对象。
在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中,对孔子的批判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正面的东西,有很多思想的成果和学术上的成就。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从 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近八十年的时间,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 耻辱。我们和英国发生过战争——鸦片战争,我们和 八国联军发生过战争,和 英法联军发生过战争,但我们都失败了。我们还和日本发生了 甲午战争,我们仍然以失败告终。一个民族在近八十年的时间里面,所有的对外战争全部以失败而告终,这对一个民族心理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直到今天,这些战争所造成的中华民族内心的创伤仍然没有愈合。
……
编辑推荐
《说孔子》:浓缩16集电视系列讲演,阐释圣人思想真谛。越两千年,认一个。《说孔子》大型电视系列讲学,多种媒体联手打造,讲述一个原原本本的孔子。《说孔子》大型电视系列讲演荣获全国优秀教育电视节目评比一等奖。
后记
在第四讲《大学之道》中,我们探讨了“大学”的内涵。质言之,缺乏人文教育,便不能称为“大学”,因为“大学”,就是对“大”的追求,是培育人格的,是培养人的价值判断力的。一句话,是培养文化人的。问题还在于,只有具备文化信仰的人,才能真正称之为文化人。而信仰的培养尤赖于民族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因为只有这样的人物,才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引导人们的信仰,他们以近乎神圣的人格魅力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与道德境界。孔子,无疑是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最具备此种伟大与神圣的精神导师之一。
我在长期的大学教育生涯中,深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深感学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学习需求,深感有远见的教育家和教育管理者对人文教育的重视。所以,当上海电视大学校长、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张德明教授要求我做一档有关孔子的电视节目,并且以多种媒体形式出版时,我义不容辞地接受了这个他寄予厚望而我亦因此深感压力的任务。
现在这一工作已近尾声,我当然要特别致谢张德明教授,因为他是这个作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没有他的支持和督促,这个作品不可能面世。致谢上海教育电视台《世纪讲坛》王东雷编导及其他工作人员;上海教育电视台教学部谢平主任及其属下的工作人员;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程祖毅常务副社长、林晓英总编及其属下的工作人员。
序言
我一直抱持着这样一种观点: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不能以毁誉和好恶作为依据,而是要看如果失去了这个人物,将会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历史进程造成怎样的重要影响。
对待孔子,无论我们追捧也好、鄙斥也罢,但谁都不能否认,他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中国人;同样,我们可以砸碎、丢弃儒家文化的礼教“外壳”,但我们却永远难以摆脱儒家思想和精神对每一位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思维、习惯乃至灵魂的深刻影响。可以这样说,孔子以及他所创立的学说早已成为中国人永远的精神内核和心灵印记。
今天,我们跨越两千年的时空,拨开历史的迷雾和战乱的硝烟,走近一个充满生命激情的孔子。我们既可以用一个现代人的头脑和眼光去考察和体味他艰难的成圣心路,我们也可以置身于那个年代,与他一起呼吸、一起思想、一起欢乐、一起忧伤,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洗礼。这难道不比“重振儒学”、“再塑道统”要来得更有价值吗?
所以,我要感谢鲍鹏山老师,是他给我们大家提供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这部《说孔子》作品的问世,既是他多年学术研究的心得,也是他作为一名文化人对自身所肩负的文化使命的深沉回应。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