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程 | 时间 |
---|---|
奖项报名日期 | 2009年8月3日至8月31日 |
公布入围名单 | 2009年10月07日 |
颁奖典礼 | 2009年11月28日 |
以上参考资料:[2]
日程 | 时间 |
---|---|
奖项报名日期 | 2009年8月3日至8月31日 |
公布入围名单 | 2009年10月07日 |
颁奖典礼 | 2009年11月28日 |
星光大道主持人 | 杨千霈 |
唐从圣 | |
颁奖典礼主持人 | 陶晶莹 |
以上参考资料:[3]
星光大道主持人 | 杨千霈 |
唐从圣 | |
颁奖典礼主持人 | 陶晶莹 |
评审姓名 | 评审职业 |
---|---|
李泳泉 | 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广播电视电影系硕士 |
沈瑞源 | 摄影师 |
周旭薇 | 纽约大学艺术硕士 |
吴天明 | 导演 |
吴兴国 | 艺术总监 |
毕恒达 |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环境心理学博士 |
陈世杰 | 影视编导 |
陈珊妮 | 歌手、制作人、词曲创作者 |
张靓蓓 | 媒体人、作家 |
冯家明 | 影评人 |
虞戡平 | 影评人 |
萧汝冠 | 剪接师 |
鸿鸿 | 编剧、导演 |
关锦鹏 | 导演 |
朴若木 | 艺术指导 |
以上参考资料:[4]
评审姓名 | 评审职业 |
---|---|
李泳泉 | 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广播电视电影系硕士 |
沈瑞源 | 摄影师 |
周旭薇 | 纽约大学艺术硕士 |
吴天明 | 导演 |
吴兴国 | 艺术总监 |
毕恒达 |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环境心理学博士 |
陈世杰 | 影视编导 |
陈珊妮 | 歌手、制作人、词曲创作者 |
张靓蓓 | 媒体人、作家 |
冯家明 | 影评人 |
虞戡平 | 影评人 |
萧汝冠 | 剪接师 |
鸿鸿 | 编剧、导演 |
关锦鹏 | 导演 |
朴若木 | 艺术指导 |
奖项 | 提名名单 |
---|---|
最佳剧情片 | 《不能没有你》 |
《斗牛》 | |
《疯狂的赛车》 | |
《脸》 | |
《如梦》 | |
最佳导演 | 戴立忍《不能没有你》 |
管虎《斗牛》 | |
蔡明亮《脸》 | |
罗卓瑶《如梦》 | |
最佳男主角 | 陈文彬《不能没有你》 |
张家辉《证人》 | |
黄渤《斗牛》 | |
吴彦祖《如梦》 | |
最佳女主角 | 张榕容《阳阳》 |
袁泉《如梦》 | |
周迅《风声》 | |
李冰冰《风声》 | |
最佳男配角 | 蔡振南《老徐的完结篇》 |
黄健玮《阳阳》 | |
张涵予《李米的猜想》 | |
王学圻《梅兰芳》 | |
最佳女配角 | 刘引商《片刻暖和》 |
陆弈静《一席之地》 | |
惠英红《心魔》 | |
章子怡《梅兰芳》 | |
最佳新演员 | 陈文彬《不能没有你》 |
何思慧《阳阳》 | |
余少群《梅兰芳》 | |
陈妍希《听说》 | |
最佳原著剧本 | 戴立忍、陈文彬《不能没有你》 |
崔斯韦、邢爱娜、王红卫、王要、周智勇、岳小军、张承《疯狂的赛车》 | |
郑文堂、郑静芬、张轶峰《眼泪》 | |
方令正、罗卓瑶《如梦》 | |
最佳改编剧本 | 管虎《斗牛》 |
陈国富、张家鲁《风声》 | |
谷小妮《米香》 | |
最佳摄影 | 宋晓飞《斗牛》 |
Sion Michel 《如梦》 | |
赵晓时《麦田》 | |
曹郁《南京!南京!》 | |
最佳视觉效果 | 姜维斌、雷载兴《大明宫》 |
王建雄、陈京民、李丽萍《疯狂的赛车》 | |
马永安《南京!南京!》 | |
胡璇、肖洋《风声》 | |
最佳美术设计 | 霍达华《不能没有你》 |
李天爵《脸》 | |
奚仲文《如梦》 | |
肖海航、杨浩宇《风声》 | |
最佳造型设计 | 陈同勋《梅兰芳》 |
克利斯琼-拉夸、王佳惠、Anne Dunsford《脸》 | |
和田惠美《狼灾记》 | |
叶锦添《风声》 | |
最佳动作设计 | 董玮《证人》 |
陈冠龙、秦海强《斗牛》 | |
菲立普-德库弗列 《脸》 | |
洪金宝《叶问》 | |
最佳剪辑 | 张经纬《音乐人生》 |
戴立忍《不能没有你》 | |
孔劲蕾《斗牛》 | |
张一凡、杜媛、唐华《疯狂的赛车》 | |
最佳音效 | 张经纬《音乐人生》 |
杜笃之《阳阳》 | |
王长锐《麦田》 | |
杜笃之《如梦》 |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林强《阳阳》 |
窦唯、毕晓笛《李米的猜想》 | |
Paul Grabowsky 《如梦》 | |
刘星《麦田》 | |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 《莎呦娜拉》 词:杨大正、郑宜农曲:郑宜农唱:郑宜农(《眼泪》) |
《流云调》 词:彭樟灿曲:彭樟灿唱:许景淳(《青春歌仔》) | |
《遇见》词:曾檐曲:曾檐唱:陶红、谭维维(《米香》) | |
最佳动画长片 | 空缺 |
最佳纪录片 | 《音乐人生》 |
《野球孩子》 | |
《乘着光影旅行——李屏宾的摄影人生》 | |
最佳创作短片 | 《片刻暖和》 |
《透明的孤独》 | |
《老徐的完结篇》 | |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 | 李龙禹、高捷、戴立忍 |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 | 《乘着光影旅行——李屏宾的摄影人生》 |
《不能没有你》 | |
《阳阳》 | |
终身成就奖 | 明骥 |
特别贡献奖 | 王珏 |
相关参考:[5]
奖项 | 提名名单 |
---|---|
最佳剧情片 | 《不能没有你》 |
《斗牛》 | |
《疯狂的赛车》 | |
《脸》 | |
《如梦》 | |
最佳导演 | 戴立忍《不能没有你》 |
管虎《斗牛》 | |
蔡明亮《脸》 | |
罗卓瑶《如梦》 | |
最佳男主角 | 陈文彬《不能没有你》 |
张家辉《证人》 | |
黄渤《斗牛》 | |
吴彦祖《如梦》 | |
最佳女主角 | 张榕容《阳阳》 |
袁泉《如梦》 | |
周迅《风声》 | |
李冰冰《风声》 | |
最佳男配角 | 蔡振南《老徐的完结篇》 |
黄健玮《阳阳》 | |
张涵予《李米的猜想》 | |
王学圻《梅兰芳》 | |
最佳女配角 | 刘引商《片刻暖和》 |
陆弈静《一席之地》 | |
惠英红《心魔》 | |
章子怡《梅兰芳》 | |
最佳新演员 | 陈文彬《不能没有你》 |
何思慧《阳阳》 | |
余少群《梅兰芳》 | |
陈妍希《听说》 | |
最佳原著剧本 | 戴立忍、陈文彬《不能没有你》 |
崔斯韦、邢爱娜、王红卫、王要、周智勇、岳小军、张承《疯狂的赛车》 | |
郑文堂、郑静芬、张轶峰《眼泪》 | |
方令正、罗卓瑶《如梦》 | |
最佳改编剧本 | 管虎《斗牛》 |
陈国富、张家鲁《风声》 | |
谷小妮《米香》 | |
最佳摄影 | 宋晓飞《斗牛》 |
Sion Michel 《如梦》 | |
赵晓时《麦田》 | |
曹郁《南京!南京!》 | |
最佳视觉效果 | 姜维斌、雷载兴《大明宫》 |
王建雄、陈京民、李丽萍《疯狂的赛车》 | |
马永安《南京!南京!》 | |
胡璇、肖洋《风声》 | |
最佳美术设计 | 霍达华《不能没有你》 |
李天爵《脸》 | |
奚仲文《如梦》 | |
肖海航、杨浩宇《风声》 | |
最佳造型设计 | 陈同勋《梅兰芳》 |
克利斯琼-拉夸、王佳惠、Anne Dunsford《脸》 | |
和田惠美《狼灾记》 | |
叶锦添《风声》 | |
最佳动作设计 | 董玮《证人》 |
陈冠龙、秦海强《斗牛》 | |
菲立普-德库弗列 《脸》 | |
洪金宝《叶问》 | |
最佳剪辑 | 张经纬《音乐人生》 |
戴立忍《不能没有你》 | |
孔劲蕾《斗牛》 | |
张一凡、杜媛、唐华《疯狂的赛车》 | |
最佳音效 | 张经纬《音乐人生》 |
杜笃之《阳阳》 | |
王长锐《麦田》 | |
杜笃之《如梦》 |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林强《阳阳》 |
窦唯、毕晓笛《李米的猜想》 | |
Paul Grabowsky 《如梦》 | |
刘星《麦田》 | |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 《莎呦娜拉》 词:杨大正、郑宜农曲:郑宜农唱:郑宜农(《眼泪》) |
《流云调》 词:彭樟灿曲:彭樟灿唱:许景淳(《青春歌仔》) | |
《遇见》词:曾檐曲:曾檐唱:陶红、谭维维(《米香》) | |
最佳动画长片 | 空缺 |
最佳纪录片 | 《音乐人生》 |
《野球孩子》 | |
《乘着光影旅行——李屏宾的摄影人生》 | |
最佳创作短片 | 《片刻暖和》 |
《透明的孤独》 | |
《老徐的完结篇》 | |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 | 李龙禹、高捷、戴立忍 |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 | 《乘着光影旅行——李屏宾的摄影人生》 |
《不能没有你》 | |
《阳阳》 | |
终身成就奖 | 明骥 |
特别贡献奖 | 王珏 |
提名数量 | 电影名称 | 提名奖项 |
---|---|---|
9 | 《如梦》 | 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原著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术设计、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音效 |
7 | 《不能没有你》 | 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新演员、最佳原著剧本、最佳美术设计、最佳剪辑 |
《斗牛》 | 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动作设计、最佳剪辑 | |
6 | 《风声》 | 最佳女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视觉效果、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设计 |
5 | 《脸》 | 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设计、最佳动作设计 |
《阳阳》 | 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音效 | |
4 | 《疯狂的赛车》 | 最佳剧情片、最佳原著剧本、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剪辑 |
《梅兰芳》 | 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造型设计 | |
3 | 《麦田》 | 最佳摄影、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音效 |
《音乐人生》 | 最佳纪录片、最佳剪辑、最佳音效 | |
2 | 《证人》 | 最佳男主角、最佳动作设计 |
《老徐的完结篇》 | 最佳男配角、最佳创作短片 | |
《李米的猜想》 | 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
《片刻暖和》 | 最佳女配角、最佳创作短片 | |
《眼泪》 | 最佳原著剧本、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 |
《米香》 | 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 |
《南京!南京!》 | 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 | |
1 | 《一席之地》 | 最佳女配角 |
《心魔》 | 最佳女配角 | |
《听说》 | 最佳新演员 | |
《大明宫》 | 最佳视觉效果 | |
《狼灾记》 | 最佳造型设计 | |
《叶问》 | 最佳动作设计 | |
《青春歌仔》 |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 |
《野球孩子》 | 最佳纪录片 | |
《乘着光影旅行——李屏宾的摄影人生》 | 最佳纪录片 | |
《透明的孤独》 | 最佳创作短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