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芝草,是一种蕨类草本植物,当地人常叫它“紫芝”、“全芽子”,嫩茎紫红色,叶芽蜷曲如鸡爪,每年春季,抽出约七八寸长的嫩茎,又肥又嫩,这嫩茎就是作商芝肉的用料。往往商洛山区人民趁鲜嫩将其采下后,直接晾干,或用开水烫一下晾干,长年储存,以作随时食用。
猪五花肉500克、商芝50克。
八角3个、摊鸡蛋皮15克、绍酒15克、鸡汤200克。
味精1.5克、熟猪油2000克、醋5克、酱油10克、蜂蜜15克、精盐1.5克、葱10克、麻油10克、姜5克。
商芝肉 1、 将肉刮洗干净,入汤锅煮至六成熟捞出,趁热用蜂蜜、醋涂抹肉皮。
2、 炒锅内放熟猪油,用旺火烧至八成熟,即将肉块皮朝下投入、炸至成金黄色时,捞入凉肉汤锅中泡软,再放在钻板上,切成10厘米长、0.7厘米厚的片,皮仍朝下,荐压整齐地装入蒸碗内。
3、 将5克大葱切成3厘米长的段,另5克切成3厘米长的斜形片。姜去皮洗净,3克切成片,1克切成末。摊鸡蛋皮切成3厘米长的象眼片。
4、 商芝入沸水锅中煮软捞出,去掉老茎、杂质,淘洗干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放入锅中,加酱油5克、精盐1克、猪油10克拌匀,盖在肉片上。另将鸡汤100克放入一小碗中,加酱油5克、精盐1克、绍酒15克,搅匀,浇入蒸碗。再放上姜片、葱段、八角,上笼用旺火蒸约半小时后,转用小火继续蒸约1个半小时,熟烂后取出,拣去葱、姜、八角,滗去原汁,将肉扣入汤盘。
5、 炒锅放入鸡汤100克,加入原汁,用旺火烧沸,下姜末、葱片、味精,用手勺搅匀,投入摊鸡蛋皮,淋麻油浇入汤盘即成。
1. 猪五花肉必须带皮、去骨,烹制后色泽金黄,质地绵润,才不失地道风味
2. 蒸的时间宁长勿短,成菜软糯,入口稍咀即化,风味始佳。
3. 可先蒸制好芝肉备用,临上桌时,再蒸热浇汁。
1、 商芝,又名柴萁,属蕨类,嫩叶可食。西汉初,"四皓"志行高洁,隐居今陕西省内商山,采蕨而食,当地因而称蕨菜为商芝。《本草纲目》谓:"四皓食芝而寿。"故本品有补益、抗衰老的作用。
2、 此菜色泽红润,质地软糯,肥而不腻,入口可化,有浓郁的商芝香味,是陕西商县特有的风味菜。
商芝肉 关于它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与四皓公有关的传说。秦末汉初,天下战乱不息,有周、吴、崔、唐四位贤人,在商洛山中商镇之南丹水之阴的商山隐居,以避秦乱,后拒绝了汉王的入仕之请,老死山中,商洛人尊其为"商山四皓",四皓墓如今犹在商镇,是商洛一景。据说,四皓公在山中断炊绝粮之时,常以一种紫芝草为食。心实爱之,并写下了著名的《采芝歌》,便取名为"商芝"。款待佳宾的山珍美味中,必有商芝肉在。商芝肉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擅长制作商芝肉的大师已应召进京,将商芝肉奉献于国宴之上。商芝肉之驰名,大多归功于其主料商芝草,它盛产于商洛秦岭山麓。 商芝,又名柴萁,属蕨类,嫩叶可食。西汉初,"四皓"志行高洁,隐居今陕西省内商山,采蕨而食,当地因而称酸菜为商芝。《本草纲目》谓:“四皓食芝而寿”,故本品有补益、抗衰老的作用。[1]
商芝肉
商芝肉图册(3) 天气不好,很容易影响心情,可是,我们不能保证每天都阳光灿烂,那就在心里隐藏一个小太阳吧!于我而言,美食就像太阳,有了它,再阴霾的天都不存在了!来看看今晚的节目内容,没有记住做法的,不妨看看下面的文字详解吧!
商芝肉
主料:带皮五花肉 商芝菜
辅料:辣酱 葱姜
做法:
步骤一:整块五花肉 皮朝上放入开水锅当中 大约煮三五分钟 达到紧皮的效果即可捞出 晾至表皮自然风干均匀涂抹蜂蜜
步骤二:油温七成热 五花肉皮朝下 慢慢放入锅中 肉皮炸至金黄 盛出晾凉 切成薄片 皮朝下码入碗中 商芝菜用温水浸泡2个小时切成寸段 放在五花肉上
步骤三:另起锅 油热放葱姜 出香味后 放入秘制辣酱煸炒 炒出红油 加入适量清水 熬制收汁 将酱料均匀放在商芝菜上 封好保鲜膜 上锅蒸3小时
步骤四:商芝肉出锅 滗出汤汁 将商芝肉倒扣在盘中 另起锅加适量水 倒入蒸肉的汤汁 开锅后勾薄芡 均匀淋在肉上面 食用时与荷叶饼搭配 效果最佳。[2]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