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锅糖”
流曲镇出产一种芝麻糖,名叫“琼锅糖”,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流曲镇图册(2)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了元帝国的统治,建立了明朝。鉴于前朝灭亡的教训,他特别注重农业生产,扶植工商业,全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由于粮食增产,人民丰衣足食,除供食用外还有余。于是人们便利用其酿酒、制糖、制醋,粮食加工业和食品业迅速发展起来。流曲琼锅糖便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流曲琼锅糖销路很畅,利润可观,人们争相制作,互相竞争,质量不断提高,流曲琼锅糖遂扬名省内外。明万历年间,兼任太子太保的吏部尚书孙丕扬,就用其家乡流曲的这一名产作贡品,进献给神宗皇帝。1970年陕西省曾用此品招待过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受到宾客们的赞赏。
流曲琼锅糖香甜酥脆、甜而不腻,是一种富于营养的滋补佳品。有消积化食、补血润肠、生津养发、降低血压、降醇降脂、软化血管的功效,男女老少,食用皆宜。
孙丕扬(1531年—1614年),字孝叔,号立山,流曲镇南街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进士,历任应天府尹、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大理寺卿、户部右侍郎;诏拜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
万历初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以严为治,属吏皆惴惴按行。任刑部尚书,理案迅捷,囚无淹系。万历二十二年(1595年)出任吏部尚书,创「掣签法」,以抽签决定官职,杜绝权贵请谒之弊。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主持辛亥京察。万历四十年(1612年)“挂冠出都”,居家二年卒。赠太保,谥恭介。曾著《应时草》、《巡按约束》、《论学篇》等,他所编撰的《富平县志》为明代陕西八部名志之一,史称《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