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明

孔祥明

中文名 孔祥明
运动项目 围棋
出生地 四川成都
目录导航

早年经历

孔祥明孔祥明孔祥明,1955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萧山临浦。女子围棋名手,八段。幼承家教,曾经当地棋苑指导。8岁学棋,10岁进棋校。

孔祥明出身在一个围棋之家,父亲孔凡章是成都市青少年业余棋校的教练。从小耳濡目染,使她对这个黑白的纹枰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7岁那年,父亲正式教她学棋,此后又经常得到当时成都几位围棋高手的热心辅导,为她以后的围棋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孔祥明性格持重内向,棋风却凌厉锋锐。由于算路准确,应对灵活,特别是坚强善战,对局时往往能出奇制胜。

运动生涯

孔祥明孔祥明(3)1973年19岁被选入国家围棋集训队。

1973年后,她进入国家围棋集训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棋手。1974年中国队访日,孔祥明连续迎战日本七位顶尖的女流棋手,结果七战全胜。1978年,她以15战全胜的战绩夺得首届全国女子围棋锦标赛冠军。1979年再度蝉联,并获得第四届全运会女子围棋个人金牌。这年,她所在的四川女子围棋队受到国家体委授予“勇攀高峰运动队”的嘉奖。

与小林千寿5段交战

1978年,孔祥明在日本同日本女子围棋冠军小林千寿5段展开了围棋史上中日两国女子首次正式较量,她以3战皆胜的战绩赢得了胜利,从而被日本棋界称为“实际上的女子世界第一”。该年底,她又获伦敦新春围棋邀请赛第一名。

1980年,孔祥明战胜了日本9段棋手南善已,首开中国女棋手战胜日本9段的记录。

1981年、1984年获“国手战”第五、第六名。

1982年定为六段。1985年升为八段。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前夫棋圣聂卫平育有一子孔令文。

1984年获得全国围棋个人赛女子冠军。

1985年中日擂台赛

1985年,中日擂台赛开始了,谱写了中国的围棋史,也改变了聂卫平的命运。谁也不曾想到,这也改变了孔聂婚姻的走向。

孔祥明孔祥明2012年6月12日,首届全国女子国手赛决赛在西安结束,56岁的孔老时隔27年再度夺冠,击败现今女子第一人李赫,令人惊叹不已[5]

孔祥明孔祥明(20)据孔祥明回忆,从第一届擂台赛起,她就找出所有能找到的对手的棋谱,收集抄写在一起,自己先打一遍,有了体会,再向聂卫平提出建议。他们会为某一招走法半夜惊起反复研究;会对某一种布局反复实践;会从无数盘棋中找出对方行棋的规律;从对方近来的成绩、喜好的走法推测对方的心理;为自己的不足加紧备战;为对方的强大而激励自己等等。

聂卫平自己也尽了全力。他连赢了11局,取得了三届擂台赛的胜利,海内外沸腾了,赞美、祝贺的浪潮将一个棋手捧成了圣人。采访、宣传、做报告,美女鲜花和投其所好,在聂卫平还没有将棋才淋漓尽致发挥出来时,就被糖水淹没了。“我在社会洪流的强大冲击前,拉不住聂卫平的手。外面精彩的世界松懈了聂卫平的斗志,对各种应酬的热衷使他的训练成为一种应时的摆设。他的虚荣心,他的成就感,他的爱好欲望,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他离棋一天比一天远。我的苦口婆心和反反复复的说教,在他听来是最烦人的噪音。他渐渐难以容忍我的规劝,尽量回避我们在一起。”

终于在“富士通杯”决赛与林海峰争冠亚军时,聂卫平连续夜夜不归,孔祥明着急之中有担心,气恼之中有愤怒,心中积压太多的不满意,由此倾泻而出。“招来了他厉声的脏话。我不仅依然没有唤醒他的事业心,却适得其反,让他更讨厌我。”

分歧太多,可争吵却日渐缩小、淡化、消失了,两人终于分手。而孔祥明还一直为聂卫平的棋才没有完全挖掘出来感到遗憾。

荣誉记录

个人荣誉
时间 奖项
2012年6月12日 首届全国女子国手赛冠军
1984年 全国围棋个人赛女子冠军
1979年 全国围棋个人赛女子冠军
1978年 全国围棋个人赛女子冠军
1978年 伦敦新春围棋邀请赛冠军

个人生活

个人荣誉
时间 奖项
2012年6月12日 首届全国女子国手赛冠军
1984年 全国围棋个人赛女子冠军
1979年 全国围棋个人赛女子冠军
1978年 全国围棋个人赛女子冠军
1978年 伦敦新春围棋邀请赛冠军

社会活动

婚姻生活

孔祥明是在1979年秋与聂卫平在成都春熙路办事处办的结婚登记。由于当时聂卫平的户口在黑龙江,她的户口在成都,两人在北京无法申请房子,平时都住在国家队宿舍里。新婚蜜月,没有花前月下,他们的时间全花在了围棋上。日子过得虽说有些单调,但却温馨、充实且甜蜜。婚后,孔祥明收敛了自己的好胜争强,跟所有家庭妇女一样,学会做家务,甚至连倒开水、洗手绢都不用聂卫平动手。慢慢地,孔祥明生活的轴心就只围绕着聂卫平一个人转。

“甘当底色”,孔祥明按照这句话做了许多年,“虽说那时的我还成绩优异,风华正茂,但我十分清楚,聂卫平的棋才比我要好得多,他成功的机会也比我多得多。所以,放弃自己,全力去协助他,我心甘情愿。只是,我忽略了一个根本性问题———在我放弃自己时,已开始放弃两个人的感情了。我后来痛彻地醒悟到,聂卫平的成功就是聂卫平的成功,我的失败就是我的失败。成功与失败的反差就是我们之间的距离。”

随着家和儿子的牵扯,孔祥明对聂卫平的关心相对少了。“他独自活动的时间就越多……我本来就不漂亮,结婚生了孩子后也不注意着装,整天让他面对一个乱蓬蓬的头,疲劳而枯黄的脸,既缺乏激情,也没有热情。像我这样,只知道每天没完没了地操心和处理各种里里外外杂务、家事的女人,他产生寂寞也是可以理解的。”

婚姻破裂

1991年,她和聂卫平的婚姻走到尽头。于是,她东渡扶桑,而这一去就是11年。以前她虽然也曾去过日本,但那是以参赛棋手的身份去的,各方面都不存在问题,而此次,她必须找到工作,养活自己,立足之后从北京接来她不足10岁的儿子。当年独自一人离开北京赴东京,匆忙之中,她办理的只是3个月签证。在这三个月中,她必须找到担保人,能让她有长期签证;她必须找到语言学校,学习日语,但日本所有的语言学校规定,学生年龄不得超过30岁,可当时的孔祥明已经36岁了。“每当我独自拖着疲惫的脚步走回自己的住处时,心中的无奈和困惑真是叫人窒息。但我不能退缩,更不能丧气,再难我也要去尽我全力。晨曦初现,我又执着地出了门……那时已经30多岁的我,青春早逝,身心都已不再年轻,却要为生存、生活之事在社会上从头学起、做起。那种艰难与困苦,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11年后,孔祥明回忆那段几乎让人绝望的经历,如是写道。

词条图册

在好心朋友介绍下,孔祥明总算找到了下指导棋的工作,但因为新来乍到,经常下了一天指导棋后一无所获,有的人接受指导之后给她一个空信封,解释说:“里边虽没装钱,但是我的一份心意,请收下。” 读书亦是困难重重。每天考勤不必说了,天天一小考,三天一中考,一周一大考,放学后再给一大堆作业,仿佛不把人的大脑搅得像一团糨糊就不罢休。36岁的孔祥明无法与年轻人去竞争,她能做的只能是忍耐和努力,使自己的成绩不落后于人。

所幸孔祥明在后来的生活中遇到不少好心人,帮她解决了长期签证、工作等一摊子棘手难题。1992年,她将孔令文接到东京,从此,一个人的漂泊变成了两个人的相依为命。直到孔祥明和儿子到日本四、五年后,他们的状况才好转了很多。

年少的孔令文不会日语,饱受欺凌。内心的压抑与愤懑过早地积淀,渴望强大与母亲的无助,令孔令文少时起屡屡惹祸。他想证明自己的成长,但实际上他还是那么弱小。16岁时,孔令文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他要放弃学业,从事职业围棋道路,其时他已荒废棋艺已久。孔祥明为之又惊又喜,作为一个母亲,她能做的,只有支持儿子。她找到藤泽秀行九段等前辈,请那些棋界大家们为孔令文指点。孔令文终于在他18岁那年,搭上升段末班车。

孔祥明到日本隐居了10年后,又回国重返棋坛。2001年,孔祥明重回祖国,并在当年她走出去的地方——成都定居。曾发誓再不结婚的她为真诚执着的爱情所打动,再次踏上结婚的红地毯。2001年2月,孔祥明第二次结婚。2007年6月,孔祥明创办围棋学校,担任校长。2008年8月,因身体原因辞职。

主要作品

译有经典巨著《吴清源对局全集》(全四卷)。

著有:

《我眼中的藤泽秀行》

《三星杯围棋决赛详解》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