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茨·卡夫卡

弗兰茨·卡夫卡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语小说家。[4]弗兰兹·卡夫卡弗兰兹·卡夫卡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卡夫卡被称为“荒诞文学之父”。[5]

卡夫卡是奥地利人,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美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多次与人订婚,却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

1904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6]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7]。1912年的一个晚上,通宵写出短篇《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生前共出版七本小说的单行本和集子,死后好友马克斯·勃罗德(Max Brod)违背他的遗言,替他整理遗稿,出版三部长篇小说(均未定稿),以及书信、日记,并替他立传。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幼时受的是德语教育。1901年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迫于父命改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08年起在布拉格一家半官方的工人工伤保险公司供职。1917年患肺病,1922年病休。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8],终年41岁。

卡夫卡短暂的一生充满了不幸。他所处的时代,他的社会生活环境,他的家庭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卡夫卡生活的时代正是奥匈帝国的末期。当时在布拉格,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十分尖锐,帝国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作为犹太人,卡夫卡与斯拉夫人没有什么来往,而布拉格的多数民族是斯拉夫族;他受的是德语教育,这使他与周围的人没有共同的语言;他既不是完全的奥国人,也不是捷克人。他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刚强,在家庭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对自己唯一的儿子态度简单粗暴,作风专横。卡夫卡从小就感到来自父亲的压力,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在《致父亲的信》中,他把自己的恐惧感、负疚感和不善生计都归之于父亲的影响。父子冲突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只是在离他去世半年多以前才与一位名叫多拉·迪阿曼特的年轻犹太女子同居。卡夫卡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内向的性格,使他把写作作为唯一的精神寄托。[9]

卡夫卡是一位勤奋的业余作家。他自幼喜爱文学,中学时代就开始阅读易卜生、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人的著作。大学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并常与同学马克斯·布洛德参加布拉格的一些文学活动,从1909年到1912年曾几度结伴去巴黎、苏黎世、魏玛等地参观游览。他受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恺郭尔的影响颇大,也研究过中国的老庄哲学。他于1908年开始发表作品[10]。1915年,作家卡尔·施特恩海姆把他获得的冯塔纳文学奖转让给卡夫卡,以表彰他的短篇小说《司炉》。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和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诉讼》和《城堡》,还有大量书信、日记、随笔、箴言等,但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十分严格,对大多数作品不甚满意,生前只发表了极少的一部分。他在遗嘱中要求挚友马克斯·布洛德销毁他所有未发表过的手稿并永不再版已发表的作品,但布洛德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将卡夫卡的所有作品整理出版。可惜很多作品在此以前已被他的女友按照他的愿望烧毁了。

主要作品

作品列表

类别

作品名称

  

原文名

年份

短篇小说(集)   《判决》 Das,Urteil 1913
《火夫》(或译《司炉》) Der,Heizer 1913
《变形记》) Die,Verwandlung 1915
《在流放地》 In,der,Strafkolonie 1919
《观察》 Betrachtung 1913
《乡村医生》 Ein,Landarzt 1918
《饥饿艺术家》 Ein,Hungerkü,nstler 1924
《与祈祷者的对话》 Gesprä,ch,mit,dem,Beter 1909
《与醉汉的对话》 Gesprä,chmit,dem,Betrunkenen 1909
《巨响》 Groß,er,Lä,rm 1912
《桶骑士》 Der,Kü,belreiter 1921
长篇小说   《失踪者》 Der,Verschollene 1927
《审判》(或译《诉讼》) Der,Prozess 1925[11]
《城堡》 Das,Schloss 1926

作品详析

类别

作品名称

  

原文名

年份

短篇小说(集)   《判决》 Das,Urteil 1913
《火夫》(或译《司炉》) Der,Heizer 1913
《变形记》) Die,Verwandlung 1915
《在流放地》 In,der,Strafkolonie 1919
《观察》 Betrachtung 1913
《乡村医生》 Ein,Landarzt 1918
《饥饿艺术家》 Ein,Hungerkü,nstler 1924
《与祈祷者的对话》 Gesprä,ch,mit,dem,Beter 1909
《与醉汉的对话》 Gesprä,chmit,dem,Betrunkenen 1909
《巨响》 Groß,er,Lä,rm 1912
《桶骑士》 Der,Kü,belreiter 1921
长篇小说   《失踪者》 Der,Verschollene 1927
《审判》(或译《诉讼》) Der,Prozess 1925[11]
《城堡》 Das,Schloss 1926

人物语录

《审判》

卡夫卡的作品据说是西方现代文学作品中最难读的一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小说中负担的内容太多。根据我读卡夫卡的经验,在阅读卡夫卡之前必须有两方面的前理解准备:一是对西方文明的源----所谓“二希”:古希腊的哲学和希伯莱的宗教,和流---所谓康德之后乃至尼采之后--的嬗变有一个了解。二是对卡夫卡个人性情的了解。据说巴尔扎克在他的手杖上刻着一句话:我粉碎一切障碍,卡夫卡反其意而用之,说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卡夫卡的理想是做一个地窖隐士,在昏暗的地窖之中不受打扰地用写作滋润自己的灵魂。还应该注意的是卡夫卡与他父亲的关系。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是卡夫卡形成自己风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审判》的创作与卡夫卡订婚-解除婚约--又订婚的经历重合。小说讲的是银行高级职员约瑟夫.K在三十岁生日那天突然被一群神秘的黑衣人宣布有罪,但是他又是自由的,于是他开始了艰难的上诉之路,但是毫无结果,在三十一岁生日那天被秘密处决。 首先我们关注小说的开头。K在三十岁生日那天早晨醒来时突然被宣布有罪。生日意味着什么?生日意味着我们出生了,但是出生并不是我们的意志,我们是被动的,我们被出生(be born),我们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被抛到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考虑到卡夫卡对世界的悲观态度,那么我们可以说出生是一种抛弃。但丁在《神曲》的开头说,他在人生的中途,30岁时步入歧路,前有狼,后有狮,在诗人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历了地狱、炼狱,在女友的引导下游历了天堂。因此30岁是个很有意思的分界,中国的孔圣也说三十而立。三十岁似乎是一个人智性觉醒的时期。如果说三十岁之前的人是做为一个自在的人而存在的话,三十岁以后的人做为一个自为的人而存在。在这个“新生”的早晨,K被宣布“有罪”。在被宣布有罪之后,由于早餐被黑衣人享用了,K只好找点东西当早餐,他先是找到了一只苹果,然后又喝了点酒。请注意在文本中卡夫卡对苹果的形容:“漂亮的”,这是在小说开头灰暗的文本中间唯一一个温暖的词。苹果而不是其他的水果让人想起《圣经》中的相关描述,苹果是知识之树上的果子,人类之祖因受到蛇的诱惑吃了这个果子后被宣布有罪而赶出了伊甸园。因此,苹果代表理性的觉醒,是人对自己无辜的一种自觉。吃完苹果后K又喝了点酒,这不禁让人想起尼采,K不但是康德以后--信仰的上帝被杀死以后,而且是尼采之后--道德的上帝被杀死以后的人,是自知自己的无辜而要求上诉的人。本来在上帝的法庭上没有上诉的可能,末日审判是绝对的终审判决,古人的罪是自觉的罪,是道德堕落意义上对上帝所犯的罪。现代人的罪感发生了变化,现代人所感到的是生成的无辜,是某种自然意义上的欠缺,是面对生命的偶然时的终究意难平。正是这种关于罪的感觉的颠转,造成K上诉的前提。整部小说因此很象<;苏格拉底的申辩>;,是在上帝面前对生存感觉发生变化的人类所做的辩护,或者说在上帝的法庭上辩白人生成的无辜。但是小说整个阴沉的格调显示了这种在神义论面前为人义论辩护的艰难。

值得注意的是,整部小说的倒数第二章是K与教士的对话,然后,在最后一章,K在31岁生日那天被秘密处决。与生一样,远离上帝,现代人的死也变成了一种”横死”。古人一般都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鬼,鬼者,归也。死亡是一种回归,对有永生信仰的人来说,死亡是一种判决,或者入地狱,或者进天堂。但是对于祛魅后的现代人来说,死亡没有意义,死亡是诸种偶然性中的一种,死亡不再是一种判决,死亡下面是无尽的虚无,死亡是对人生无意义的最深佐证.

小说的最后,K仍然想着是否有改判的可能,秘密处死是不是必然的命运,黑夜里对面楼里的灯光昏暗,黑衣人的刀插进K的胸膛,并转动了两下,灯光逐渐模糊.

《城堡》

《城堡》是卡夫卡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没有完成。小说写的是主人公K为了进入城堡而努力的故事。一个冬夜,K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城堡所属的一个村庄,投宿在一个乡村客店里。按照规定没有城堡的许可谁都不能在村子里过夜。K自称是土地测量员给城堡工作,由于没有任何证据又遭到严厉的盘查。客栈用电话向城堡查询这件事情以后得到肯定的答复,K才被允许留下来过夜。其实,城堡根本没有聘请K来工作,却承认了他并给他派了两个助手,只是始终不允许他进入城堡。尽管城堡就在近在咫尺的小山上,却是永远可遇不可求的,他永远也走不到那里。为了能进去,他有意勾引了城堡办公厅主任的情人佛利达,之后发生的一切,佛利达的猜忌,给K送信的巴纳巴斯家的不幸,与克拉姆秘书在贵宾室几经波折的会面,佛利达处于猜忌和妒忌的私奔同居,一系列这些事情我都觉得很莫名,简直没有前因后果,小说写到这个时候就停止了。

阅读卡夫卡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从来没有哪个作家像卡夫卡那样让我深觉其故事情节极其荒谬却又不得不为其书的真实感而赞叹,《城堡》这部长篇小说读完之后亦是如此。

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极其离奇而荒诞的事情。城堡并没有聘请土地测量员却肯定了K;K根本没有进行工作却得到奖赏;K大约出门一两个小时就会天黑;给城堡打电话全部电话铃一起响,每次通话都是以嗡嗡声或玩笑声结尾;K去见克拉姆的秘书埃朗格却走错了房间在比格尔的床上睡了一觉;K的两个助手总是形影不离, 寸步不离开K,甚至在K同佛利达缠绵温存时也逃脱不了他们……K与那个讳莫如深的城堡,与弗丽达,与两个助手,甚至与巴纳巴斯之间都有着联系于城堡的暧昧关系。当然,我们很难断定弗里达与K的爱情是否是发自真心的还是出于某种实现自我利益,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我总是很难看到所谓爱情的美丽,K一方面通过弗里达达到自己进入城堡的目的,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争夺弗拉姆所谓的情人,获得游离于城堡之外的现实认同,然而当这样的目的变得渺茫……布洛德回忆说卡夫卡这本书的结尾应该是:K会因心力衰竭而死去,正在此时他才被允许留在村庄里居住。

卡夫卡作品的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以貌似很荒诞,实则真实可信,他叙述的事情叫读者不可思议,而作品中的人物和叙事者却一点也不反常。他用象征,夸张的手法创造了一个我们在生活的世界,通过这个揭示了当代各种反常现象。

同他其他“奇怪”小说一样《城堡》可以使人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

城堡是什么的象征?或许是当代政府的集权制统治的象征国家同志机器的象征,或许是某种精神上的解放的象征,又或许是卡夫卡他父亲的象征。K寻求进入城堡之路,想得到得到灵魂的拯救,卡夫卡通过描写这个或者可以说是想得到父亲的肯定和理解,想得到他从没体验过的温暖的怀抱。K的努力是徒劳的,最后等到他要离开人世了才得到“恩典”是在讽刺官僚制度,强调神的恩典是不可能由人强行得到,感叹自己永远得不到父亲的“拯救”一直活在他的阴影里。

K的努力是为了寻求某种真理人们所追求的真理,无论是什么,都是在追求那些存在的东西,但这个荒诞无情的世界给我们设置了种种或大或小的障碍,无论你怎么追求,怎么努力,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感觉生活中的点滴都是徒劳的结果,很失落,很失败,事与愿违,可望而不可及,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人生体验,仅仅从某一个角度看他的作品和我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都还远远不够。

《城堡》凝聚了他长久的人生思考,表达了他对社会,对亲情,对爱情,对生计等所有的一切的理解,虽然似懂非懂的读完了这本书,但它还是触动了已积淀很久,快被遗忘的心灵感受。

我觉得,读卡夫卡就是因为他的那种隐晦的比喻,一旦领会了他的象征,感触颇多。

长篇小说《美国》

(1912—1914年写成),描写16岁的德国少年卡尔·罗斯曼,因受家中女仆的引诱, 致使女仆怀孕,被父母赶出家门,放逐到美国的经历遭遇。作品所侧重的是人物在美国忧郁、孤独的内心感受。

《判决》

(1912)是卡夫卡最喜爱的作品,表现了父子两代人的冲突。主人公格奥尔格·本德曼是个商人,自从几年前母亲去世后就和父亲一起生活,现在生意兴隆。他在房间里给一位多年前迁居俄国的朋友写信,告诉他自己订婚的消息。写完信来到父亲的房间,意外的是父亲对他态度非常不好,怀疑他根本就没有迁居到俄国的朋友,指责他背着自己做生意,还盼着自己早死。突然,父亲又转了话题,嘲笑格奥尔格在欺骗他朋友,而父亲自己倒是一直跟那位朋友通信,并早已把格奥尔格订婚的消息告诉他了。格奥尔格忍不住顶撞了父亲一句,父亲便判独生子去投河自尽。于是独生子真的投河死了。作品所描写的在父子两人的口角过程中,清白善良的儿子竟被父亲视为有罪和执拗残暴,在父亲的淫威之下,独生子害怕、恐惧到了丧失理智,以致自尽。父亲高大强壮而毫无理性,具有一切暴君的特征。这个貌似荒诞的故事是卡夫卡负罪心态的生动描述,父亲的判决也是卡夫卡对自己的判决。主人公临死前的低声辩白——“亲爱的父母亲,我可是一直爱你们的”,则是卡夫卡最隐秘心曲的吐露。这种故事的框架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是他内心深处的负罪感具象化之后的产物。然而作品的内涵显然不在于仅仅表现父子冲突,更在于在普遍意义上揭示出人类生存在怎样一种权威和凌辱之下。另一方面又展现人物为战胜父亲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儿子把看来衰老的父亲如同孩子般放到床上后,真的把他“盖了起来”。从表面上看,他这样做是出于孝心;在深层含义上他是想埋葬父亲,以确立自己作为新的一家之主的地位。小说在体现了卡夫卡独特的“审父”意识的同时,也表现了对家长式的奥匈帝国统治者的不满。与此同时卡夫卡还通过这个独特的故事揭示了西方社会中现实生活的荒谬性和非理性。

《变形记》

(德语Die Verwandlung,英语The Metamorphosis)卡夫卡短篇代表作,是卡氏艺术上的最高成就,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推销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尽管它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但虫的外形使他逐渐化为异类,变形后被世界遗弃是他的心境极度悲凉。三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由此看来他的变形折射了西方人当时真实的生存状态。卡夫卡通过小说并不只是单纯阐述事实,而是抗除这个世界,追寻人类人性的完善。

短篇小说《中国长城的建造》

(1918—1919)描写中国的老百姓受无形权力的驱使,去建造毫无防御作用的长城,表现出了人在强权统治面前的无可奈何与无能为力。

《饥饿艺术家》

(1922)中歌唱 艺人为了生存,为了使自己的艺术达到“最高境界”,竟把绝路作为出路,以绝食表演作为谋生手段,宣称可以40天不进食而引吭高歌表演,进而发展到为绝食而绝食的“艺术”境界,仿佛饥饿真的就与人的肉体感觉离开了一样。40天过去了,他仍坚持要绝食表演下去,后被经理强迫进食。 艺术家深为他的饥饿艺术未达佳境而遗憾,更为人们对他的艺术追求不理解不支持备感孤独,他把原本作为生计手段的挨饿,当成生存目的和真正“艺术”而孜孜以求,最后被送进马戏团,关在笼中与兽类一起供人参观,无异于真正的动物。骨瘦如柴的艺术家的意象有多重寓意,是人性异化、精神展品化和艺术异化的象征,是现代人痛苦悲哀现状的写照。

《洞穴》

(1923—1924)是卡夫卡晚期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力作。主人公是一只不知名的人格化的鼹鼠类动物。作品采用第一人称自叙法,描写了“我”担心外来袭击,修筑了坚固地洞,贮存了大量食物,地洞虽畅通无阻,无懈可击,防御退逃自如,但“我”还是时时处于惊恐之中,惶惶不可终日。“我”又常年不断地改建地洞,辗转不停地把粮食从地洞的这个地方搬到那个地方,做好防御工作以防外界强敌前来袭击。它说:“即使从墙上掉下来的一粒沙子,不搞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它向一种未知的危险、向它周围无穷的一切发动了一场殊死的战斗:“我离开了世界,下到我的地洞里”,“如果我能平息我心中的冲突,我就相信自己已经很幸福了”。然而它永远在挖掘新的地道,在这个没有尽头的迷宫里,面对“一种我始终应该担心的东西,一件我始终应该有所防备的事情:有个人来了”。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一次大战前后,普通小人物失却安全感、生活与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恐惧心态。

《致科学院的报告》

描写马戏团试图寻找“人类道路”而驯化猿猴成为会说话的人的故事。被关在狭窄笼子里的非洲猿猴,在人的逼迫下学人吐唾沫、学人喝烧酒、学人语喊“哈罗”。凄厉的哀号与悲鸣,传递出失却自由、没有出路的苦闷与悲观绝望情绪。渐失猿性获取人性的过程畸变,正是人类异化的一种反向印证。 绝笔之作《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则描写了一个不幸族类与一个不幸艺术家,以及艺术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部作品包含着卡夫卡有关艺术和艺术家以及与种族和民族关系的深刻见解。其含义比《饥饿艺术家》更为复杂深广。 卡夫卡还留下了大量的书信作品,这些书信作品掺杂了卡夫卡个人大量思想性的东西,文学、艺术价值丝毫不亚于其正规的文学作品。保留较多的有《致菲利斯。鲍威尔》(菲利斯鲍威尔系卡夫卡定、退婚多次的情人)、《致马克思.勃罗德》(即其好友Max Brod)以及超级长信《致父亲》。其中《致父亲》虽然是一封信,但在文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均极有价值。 除此之外,卡夫卡的一位年轻朋友还记录下了卡夫卡的一部分谈话,整理成《谈话录》出版。另有《他》、《杂感》等作品被保留下来。这些作品是以对话、陈述的形式写成,几乎是卡夫卡个人世界观的直接阐述,既有他本人主观感情的宣泄,也有他以极深邃的哲学语言对世界的客观描述。

创作特点

关于艺术

“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笔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

“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

“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有时也会‘走快’。”

“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是文献和见证。”

“许多所谓的科学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个科学的层次上,从而获得荣誉,被人看重。”

“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印度的宗教修身活动盖源于深不可测的悲观思想。”

“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关于现代社会

“国家的力量建立在人们的惯性和需要安静这两点上。”

“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弗兰茨·卡夫卡弗兰茨·卡夫卡“他们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他们指公务员,卡夫卡短暂一生的工作都在从事法律办公室工作,他非常讨厌痛苦办公室工作。)

“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这是文化的目的。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个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东西的。”

“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

“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历史大多由公务活动所构成。”“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

关于现代人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比起人,动物离我们更近。这是铁栅栏。与动物攀亲比与人攀亲更容易。”“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意看见这一点。”

“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

“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是的,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众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关于现代技术和媒体

“整个世界都是悲剧性的,技术的铁拳粉碎了所有的防护墙。这不是表现主义。这是赤裸裸的日常生活。我们象罪犯一样被绑赴刑场那样,被赶往真理。”

“它们(报纸)折断了想象力的翅膀。这是很自然的。图画技术越完善,我们的眼睛就越弱。”

“看这些银幕画面,人们只能变成现实盲。”

其他

“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啊。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中国人最能

“忍”,这应该是中国文化能持久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充满无限可能的魔幻国家,欧洲越来越变成无比狭隘的国度。”

“疾病根本不是恶,而是警告信号,生活的助手。”

“幸福并不取决于财产。幸福只是定向问题。这就是说,幸福者看不见现实的黑暗边缘。”

“物质必须用精神进行加工。这是什么?这就是体验,不外乎体验和把握体验的东西。”

“孤立地压制疾病的外化表现,并不能消灭疾病。相反,这样做情况更糟。一个向外生长扩散的肿瘤比几个体表肿瘤要危险得多。”

“有信仰的人无法给信仰下定义,没有信仰的人下的定义则笼罩着被嫌弃的影子。”

“生活中有种种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来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种无法逃脱的不可能性。”

“欲望之泉就是他的寂寞之泉。”

个人生活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那独到的认识,深刻的批判,入木三分的描写,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只要你能读进去,只要你能摸到作品的脉络,定会获益匪浅。下点功夫读一读卡夫卡是值得的。

弗兰兹·卡夫卡书籍弗兰兹·卡夫卡书籍(6)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为我们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一阵阵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为人类的未来担忧。

每位读者在读卡夫卡时都会有自己的感触、理解、认识、联想,但我们希望读者不要迷惘在他所描绘的迷惘中。

人物关系

感情生活

卡夫卡致父亲卡夫卡致父亲在卡夫卡一家中,这个内敛的作家被看做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特别是他的父亲,他对于他儿子的兴趣无法给予哪怕一丁点儿的理解。弗兰兹·卡夫卡越来越沉溺于文学当中,这与他的父亲关系甚大。他一直对他的儿子们有一个明确的期望,即像他自己一样,坦诚、坚强、并且努力工作。

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智力不算出众,但作为犹太人经商是有方的,所以白手起家,成为富裕的妇女时装礼品店的老板。他只关心他的生意,对儿子的写作事业并不理解,更谈不上支持,加上他对子女的家长制管教方法,使卡夫卡在心理上从小就笼罩着威权的压力。这成为卡夫卡创作中“代沟”主题和慑强主题的生活原型。[12]

后世纪念

1923年卡夫卡与朵拉热恋,却遭到父亲的反对。父亲对他说:“她多半是穿了一件特别的衬衣,布拉格的犹太女人们就会用这一套来勾引男人,你一见到这件衬衣,自然就决定娶她了”。

1924年6月3日,卡夫卡去世。当卡夫卡的棺木放入墓穴时,朵拉拼命往坟墓里跳,被在场人员紧紧抱住。[13] 

卡夫卡一生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究其根本原因,乃是卡夫卡对家庭生活将毁掉他的写作所赖以存在的孤独的恐惧。在他所钟情的写作面前,常人视为理所当然的婚姻其实毫无位置可言,而他个人,也不过是这古老的伟大事业心甘情愿的祭品。[13]

人物影响

世界上有许多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每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又都有许多古老而又美丽的建筑,但迄今为止,惟有捷克首都布拉格,是全世界第一个整座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据导游介绍,包括布拉格城堡在内的国家重点保护的各类古建筑物2000多处,从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应有尽有。可以说,在旧城区几乎每条大街小巷都能找到13世纪以来的古老建筑。因此,来到布拉格旅游,仿佛是进了“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 故居故居导游是位旅居奥地利的台湾同胞,他说游东欧的历史名城与游中国的故都不一样,最常见的雕像,往往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文化名人。如今的布拉格,就是和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哈谢克(《好兵帅克》作者)、米兰·昆德拉和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名字密不可分的。早在二百年前,歌德就说“布拉格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自从出了这四位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布拉格就变得更加令人向往。因为我们在布拉格游览的时间仅有一个整天,所以,我们只有幸与卡夫卡结缘,看了他的故居——黄金巷22号。在这座金色之城里,黄金巷是由旧市政厅广场、圣乔治教堂到玩具博物馆、查理桥的必经之路。而这条旅游线路,正是布拉格的精华所在。凡是到布拉格旅游的人,定然会从黄金巷22号门前走过。

黄金巷其实只是一条很短的砖石铺成的街道,如果不留意两边色彩浪漫的精致矮房,三五分钟就可匆匆穿过。它原本是仆人工匠居住之处,后来因为聚集不少为国王炼金的术士,因而得名。在19世纪之后,逐渐变成贫民窟。20世纪中期重新规划,将原本的房舍改为店铺,出售各类纪念品和手工艺品。我没顾得上数黄金巷共有多少家店铺,但几乎是一踏进黄金巷,就在近处的左手边,发现了十分显眼的“N:22”门 故居小院内铜像故居小院内铜像牌。在门两侧的橱窗里,展示的并非纪念品和手工艺品,而全都是书籍。走近一看,印在一本本书籍封面上的卡夫卡像,正用乌黑的大眼晴盯着我,投来他那永远忧郁、孤寂的光。不用导游指点,这无疑就是卡夫卡的故居了。卡夫卡1883年7月3日出生于奥匈帝国布拉格老城北边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卡夫卡当年住过的房子非常低矮,周边狭巷交错,简陋的房子密集如织,一片浑沌。加上他的父亲粗暴、专制,对儿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只是偶尔指手画脚地训斥一通,使他内心中一直对父亲存有无法消除的畏惧心理,养成了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他曾对好友古斯塔夫·雅努施说:“在我们的心中,那黑暗角落似乎有些诡秘的街巷、紧闭的窗户、肮脏的庭院、嘈杂的酒店等等,至今都仍存活着——心中的这种不健康的旧犹太人街,比我们周围的卫生的新街,要更为现实。我们是睁着眼走在梦里。或许我们自己也是已经逝去的亡灵。”雅努施则在《卡夫卡对我说》中这样写道:“我经常为卡夫卡对这座城市的各种建筑物有着这么广博的知识而吃惊。他不仅熟知宫殿、教堂,而且也很了解旧城区的里面,直到‘穿越之家’。……他带我穿过弯弯曲曲的胡同,进入他称为‘光的痰盂’的旧布拉格式的小漏斗型的院子,在老查理桥附近,穿过巴罗克风格的大门,横贯围着圆形文艺复兴式回廊的局促的院子,通过黑暗的像筒一样的地道,前往窝在狭小的院子里的凄凉饮食店。”确实,卡夫卡对他生活的旧城区无所不知,正如他的朋友约翰内斯·乌尔齐狄尔所说:“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弗兰兹·卡夫卡故居弗兰兹·卡夫卡故居  黄金巷22号并非是卡夫卡的出生地。忧郁、孤僻的卡夫卡,是不堪旧城区的喧闹嘈杂,才搬到了这幢水蓝色的平房来写作的。这里与东岸的旧城区隔了一条伏尔塔瓦河,如今作为他的故居开放。我原以为它会如北京的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等作家的故居那样,把卡夫卡生前的生活场景展现在游人面前呢,进门一看,方知这间充其量不过十多平米的小屋,已经改作了一家琳琅满目的书店。我虽不懂捷克语和德语,但从一本本印有卡夫卡头像的图书来判断,卡夫卡所有的著作在此都有销售。书店仅一名年轻的女营业员,我在店内逗留了足有十来分钟,来买书的读者络绎不绝,忙得她几乎连扫我一眼的空隙都没有。书店的生意如此兴隆,这也许是卡夫卡生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吧?卡夫卡曾在日记里这样描述他写作《判决》时的情景:“极度紧张、极度兴奋,故事在眼前展开,就像我在水中缓慢前行。一夜间,我几次躺倒,苦苦思索着我要表达的一切……这才叫写作——全然开启整个身心。”他当年写作的条件很艰苦,因父亲拒绝向他资助,他不能扔掉赖以生存的保险公司的工作,除了吃饭不能取消之外,他把自己的生活简化到了极致,静静地关在这里,几乎每天都要一口气写上十个小时才觉得过瘾,使被痛魔折磨着的身体获得暂时的安宁。遗憾的是,他的大部分作品既无题目又无结尾。他不停地写作,又不停焚烧自己的作品。临终前,他竟给朋友布洛德留下了将其全部手稿付之一炬的遗嘱。幸好布洛德的做法全然相反,将他的代表作《美国》、《审判》和《城堡》定名后予以出版,才使这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鼻祖名扬四海,流传至今。从而也使当年无人光顾的黄金巷22号,成了布拉格的一个经过急剧催化的旅游元素。

临离开黄金巷22号时,我从广告架上取走一枚印有卡夫卡头像和简介的书签留作纪念。我虽不知书签上印 黄金巷黄金巷的是哪种文字,但看得分明,他卒于1924年,只活了41岁!在乘火车从布拉格赴克拉科夫的途中,我掏出那枚书签观赏时,曾想假如卡夫卡不英年早逝,多活二三十年,肯定能为世界文学宝库贡献更多皇皇巨著吧?没想到第二天到了波兰,在参观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奥斯威辛集中营第5号楼时,导游指着展示柜内罹难者的一件遗物说:“看,这只行李箱上的名字是卡夫卡的妹妹!”……呵,假如卡夫卡活到60岁,那就是1943年,不正是德国法西斯在东欧残酷灭绝犹太民族的时候吗?那么,他也就肯定无法逃脱与他妹妹相同的命运,成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又一个冤魂!卡夫卡曾说过,“布拉格像是长着利爪的母亲,你怎么也挣不脱”。是的,卡夫卡虽病逝于维也纳近郊的基尔灵疗养院,但他的遗体立即被运回了布拉格。可以说,命里注定,卡夫卡是属于古老而又美丽的布拉格的!我相信,黄金巷22号将因这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作家的名字,而永远闪烁黄金般灿烂的人文之光……

人物评价

卡夫卡他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14],他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后世的批评家,往往过分强调卡夫卡作品阴暗的一面,忽视其明朗、风趣的地方,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Les testaments trahis)中试图纠正这一点。其实据布劳德的回忆,卡夫卡喜欢在朋友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读到得意的段落时会忍俊不禁,自己大笑起来。卡夫卡他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国籍属奥匈帝国。

弗兰兹·卡夫卡个人照弗兰兹·卡夫卡个人照(7)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三四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余党视之为同仁,四五十年代的荒诞派以之为先驱,六十年代的美 弗兰兹·卡夫卡弗兰兹·卡夫卡国”黑色幽默“奉之为典范。

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粗暴、专制,对儿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只是偶尔指手画脚地训斥一通——他想把儿子培养成为性格坚强而又能干的年轻人,但结果是适得其反,"我在自己的家里,在那些最好,最亲的人中间,感觉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卡夫卡内心中一直对父亲存有无法消除的畏惧心理。由此而培养的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使卡夫卡其人其书成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异化现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另一部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经理把绝食表演者关在铁笼内进行表演,时间长达四十天。表演结束时,绝食者已经骨瘦如柴,不能支持。后来他被一个马戏团聘去,把关他的笼子放在离兽场很近的道口,为的是游客去看野兽时能顺便看到他。可是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这里的饥饿艺术家实际上已经异化为动物了。另外一些小说是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的,如《判决》和名篇《乡村医生》,这里,现实和非现实的因素交织,透过这些荒诞的细节和神秘的迷雾,这里寓意着:人类患了十分严重的病,已经使肌体无可救药。人类社会的一些病症是医生医治不了的,这里的医生最后也变成了流浪者。

弗兰兹·卡夫卡图画弗兰兹·卡夫卡图画(5)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地洞》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审判》[15]、《在流放地》以及《万里长城建造时》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其中的腐朽。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中写到:中国老百姓被驱赶去建造并无多大实用价值的长城,他们连哪个皇帝当朝都不知道,许多年前的战役他们刚刚得知,仿佛是新闻一般奔走相告。“皇帝身边云集着一批能干而来历不明的廷臣,他们以侍从和友人的身份掩盖着艰险的用心。” “那些皇妃们靡费无度,与*刁的廷臣们勾勾搭搭,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纵欲恣肆,恶德暴行就像家常便饭。”他还写出了表现民主主义思想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恰恰是有关帝国的问题应该去问一问老百姓,因为他们才是帝国的最后支柱呢。”

卡夫卡1924年6月3日因肺病辞世,他曾在遗嘱中要求挚友马克斯·布罗德将他的全部手稿统统付诸一炬。布罗德没有这样做。

轶事典故

在世界文学史上,弗兰兹·卡夫卡绝对是一个异数。作为一个文学大师,他极为罕见地不是该国或本民族的代言人,更别提什么"时代的良心"之类的了。他在身份认定上的矛盾性与特殊性,使得他注定没有归依之所:他是奥匈帝国的臣民,生长在捷克的布拉格,在一家意大利保险公司做小职员,母语是德语,血统是犹太人,而他本人又终生与犹太人的生活、宗教和习俗保持着非常大的距离--"我跟犹太人有什么共同之处?"他说。

于是,他血液中对永恒的强烈渴望驱策着他孤身独对一个异质的世界,并且与之作无望的缠斗,就像他作品里的那个土地测量员K.,在一个夜晚踏雪来到神秘、强大的城堡面前,对自己的宿命已洞若观火:为进入它倾尽毕生心力,直至生命消殒。也可以说,孤独就是卡夫卡的宿命,他之渴望孤独恰如猛兽嗜血。

弗兰兹·卡夫卡作品弗兰兹·卡夫卡作品(7)  他说:"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卡夫卡所构筑的城堡同时也是一个有关写作的巨大隐喻,藉着孤独,他能够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接近它,因为它完全来自他个人,也仅属于他个人;他的主人公都不过是他的一个化身,他们或者叫K. 在布拉格的卡夫卡铜像在布拉格的卡夫卡铜像,或者叫卡尔,或者名字的构词方式与卡夫卡相同,都生活在一个粗暴的父亲或类似父亲形象的阴影之下,都"害羞、胆怯、懦弱而善良"—这是卡夫卡相知最深的女友密伦娜对他的描述。

关于卡夫卡,一个需要纠正的误解是,他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身材瘦小,落落寡合。事实上,他身高一米八二,相貌英俊,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颇能虏获女性的芳心,这一点,他短暂一生中堪称频繁的艳遇可资佐证。他几乎每次去疗养院病休,都会同某位红颜知己发生始而急促热烈、终又不了了之的恋情。卡夫卡与未婚妻菲莉斯第一次婚约的解除就是因为他同菲莉斯的女友、负责调解二人关系的格莱特发生了超乎友情的关系。为此,菲莉斯、菲莉斯的妹妹、格莱特等人专门组成了一个"法庭",对卡夫卡进行审判--恰恰是这场审判给卡夫卡带来的罪孽感、恐怖感和无力感,导致他日后写出了不朽名作《审判》。

卡夫卡一生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究其根本原因,乃是卡夫卡对家庭生活将毁掉他的写作所赖以存在的孤独的恐惧。在他所钟情的写作面前,常人视为理所当然的婚姻其实毫无位置可言,而他个人,也不过是这古老的伟大事业心甘情愿的祭品。从这一点上考量,他焚膏继晷地写作、又不断地毁弃自己的作品的举动,就超越了自厌和自虐,而达至大诚大勇的境界;他那卑微、晦暗、支离破碎的一生也因而获得了一贯性和力量。

词条图册

“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寒鸦”的意思,卡夫卡父亲的铺子即以寒鸦来作店徽。而“卡 夫卡”在希伯来语中是“穴鸟”的意思(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都是犹太人的语言)。 为纪念这位独一无二的大师,1983年发现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来命名。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爱读卡夫卡,他的一本小说就叫《海边的卡夫卡》。此外,受到卡夫卡影响的中国作家甚多,有残雪、格非、余华等。

中国缘分

弗兰兹·卡夫卡主题馆弗兰兹·卡夫卡主题馆(12)  阿根廷杰出的小说家,诗人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是首个将卡夫卡小说译为西班牙文的人,他在一篇文章《Kafka y sus precursores》中替卡夫卡追宗认祖,其中一人是韩退之,全因他写过《获麟解》这篇寓言。

卡夫卡读过一些中国文学的德译本,他在1912年写信给当时的未婚妻,引用了袁枚一首不太高明的诗:

《寒夜》

寒夜读书忘却眠

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

问郎知是几更天

卡夫卡读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文学著作,有《南华经》《论语》《道德经》等。卡夫卡偏爱研究道家,他说:“在孔子的《论语》里,起初人们还站在坚实的大地上,但到后来书里的内容越来越虚无缥缈,让读者不可捉摸。老子的格言是坚硬的核桃,我被它们陶醉了,但是它们的核心对我依然紧锁着。我反复读了好多遍,然后我却发现,就像小孩玩彩色玻璃球游戏那样,我让这些格言从一个思想角落滑到另一个思想角落,而丝毫没有前进。通过这些格言玻璃球,我其实只发现了我的思想槽非常浅,无法包容老子的玻璃球。这是令人沮丧的发现,于是我停止了玻璃球游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