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现拥有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生物物理学2个博士点,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2个硕士点和农产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授权点,有食品化学与营养、食品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功能食品与生物活性物质、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辐照与贮藏、食品工程和食品生物技术7个重点学科方向,在农产品加工品质分析与评价、粮食与植物蛋白工程、食品质构重组、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功能食品开发、食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食品非热力杀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食品高效分离提取和食品生物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优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作为本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肩负着发展农产品加工科学技术、转化技术成果、培养农产品加工高级科研人才、组织全国科研协作、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和提供农产品加工政策咨询等使命,“一手抓基础研究,一手抓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制”,开展农产品加工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高 技术发展、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产品研制和标准制定,解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和前瞻性问题,引领我国农产品加工科学技术发展方向,服务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行使国家队职责。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要承担着中国农业科学院九大学科群之一——农产品加工与食品科学的建设和发展重任,设立了粮油加工与功能食品、果蔬加工、肉品加工、乳品加工、农产品保鲜与物流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等6个研究室,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保鲜与物流、食品质量与安全等3个一级学科,以及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生物物理学两个博士点,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科学两个硕士点和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授权点。
截至2010年底,研究所在职职工98人,科技人员6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研究员15名、副研究员20名,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生导师1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22名,在读各类研究生120余名。
“十一五”期间主持的重大项目有863项目3项,支撑计划2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1项,“948”项目3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研专项3项,国际标准跟踪平台项目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国防科工局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3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主持制修订标准15项,鉴定成果10余项,主持项目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参与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农业部辐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依托建设在加工所。研究所占地约150亩,现拥有14000平方米的科研办公用房和5000平方米的科研辅助用房,其中有约6000平方米的食品科学研究中心、1000平方米的食品安全实验室、2600平方米的辐照中心和1000平方米的质检中心等。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80余台套,总值2000余万元,研发中心建成中试线9条,大型仪器设备150余台(套),总值1000余万元,质检中心设备30余台(套),总值近400万元。
建成了中国-阿根廷食品科学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与德国、加拿大、英国、韩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
组织科研大协作,主办“全国农产品加工科研院所长高层论坛” 和“全国农产品加工院所联谊会”等。与企业、兄弟院所、大专院校共建学科和联合研究中心,开展多层面、多机制科研协作。
参加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农科院“三百”科技支农、科技援疆、援藏和科技扶贫等行动。
研究所开发出高水分挤压组织化大豆蛋白技术、新型果蔬变温压差膨化(非油炸)干燥技术 、花生功能性短肽制备关键技术、酵母β-葡聚糖制备技术、甘薯蛋白生产技术、特色杂粮全营养饮品生产技术、面粉厂麦麸及麦胚副产物综合开发技术、冷却羊肉加工技术、ESL奶的生产技术、发芽糙米及其系列化产品生产技术等。研究所愿意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自2003年12月19日成立以来,研究所承担的项目主要有:国家“十五” 863项目、“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十五”科技攻关;国家“十一五”863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社会公益类专项、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基金;农业部的“948”项目和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专项和国际原子能机构TC项目等100余项。研究所共申请专利10余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4项,农业部等部门鉴定成果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 篇,主编或参编著作2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国工商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建所三年多来,研究所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契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服务,产出一批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如:高水分挤压组织化大豆蛋白技术、新型果蔬变温压差膨化(非油炸)干燥技术、花生功能性短肽制备关键技术、酵母β-葡聚糖制备技术、发芽糙米及其系列化产品生产技术。
综合办公室 科研处
后勤基建中心
粮油加工与功能食品研究室
肉品加工研究室
乳品加工研究室
果蔬加工研究室
农产品保鲜与物流研究室
加工质量与安全研究室
农业辐照中心
房产经营部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工程中心
农业部辐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戴小枫,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期从事棉花有害生物防治理论、技术研究和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长期从事棉花主要病虫害监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研究、棉铃虫迁飞与棉花黄萎病分子机理研究及农业生物安全研究。参加863、973、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报告、农业领域技术预测与关键技术选择、生物农业等多项农业科技战略研究,参与“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央一号文件、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等文件起草。 先后参与组织 “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日可持续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生物安全国家科学中心”、“动物医学国家科学中心”、“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立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成果奖5项、农业部第五届青年科技奖、国务院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表彰奖、“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战略研究”贡献奖、“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与预测研究”贡献奖、农业部“全国三年控制棉铃虫危害先进个人”表彰奖等。主编著作4部、参编20余部,发表研究论文140余篇,培养研究生10名。兼任中国农学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北京昆虫学会、中国生物资源学会、自然辩证法学会理事,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生物产业技术》、《农业经济与管理》等杂志编委。
舒文华,研究员,农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植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所长助理,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兼副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在科研工作方面,主要研究领域为牧草遗传育种工作。包括耐盐苜蓿新品种选育、牧草细胞工程技术、牧草栽培技术和草坪草种植技术等。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6)、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4);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3篇,2篇论文分获全国青年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代表性论文“紫花苜蓿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在管理工作方面,曾先后从事科技开发、政务管理、后勤服务、科研管理和党务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建设》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涉及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文化建设、廉政建设等多个方面。为农业部工程建设项目评估专家、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委员。
王志东,研究员,硕士, 山东烟台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北京核学会常务理事。兼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农业核技术与农产品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亚洲核合作论坛核农领域中方技术负责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自动化系。多年来长期从事同位素技术应用于方法研究工作,“九五”、“十五”其间先后组织和参与国家科技攻关“同位素农业应用” 、“辐射遗传操作技术及其产业化”课题,组织和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亚洲核合作论坛等国际合作项目近10项。参与编写《Mutation Breeding in Asia》一书,在核农学报等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王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杰出人才。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产品与食品加工方面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与功能食品研究;农产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研究。现主持“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与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与示范”课题和“新型豆奶(粉)加工技术设备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课题;主持2001年度国家863计划项目“类胡萝卜素等天然产物高效提取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课题;主持“十五”国际合作“功能食品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项目;主持2005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课题“主要粮油作物加工品质基础数据库”;主持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课题“主要农畜产品加工品质评价技术研究”;主持农业部软科学研究课题“十一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等。参加“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稻米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2001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农产品品质及其相关标准数据库”课题中大豆专题。曾多次参加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国家星火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的评审,任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副秘书长。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已发表有关中英文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学报级25篇,被SCI收录2篇、CA引用6篇,参编有关著作9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8),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1),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3、8),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第1),中国食品学会鉴定成果2项,省部级优秀论文奖5篇,国家级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哈益明,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获生物物理专业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岗位杰出人才。中国农业辐照中心主任、农业部辐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农产品加工贮藏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在辐照食品加工方面有多年的研究积累,现主持和参加科技部、农业部等科研项目9项,主持开展了脱水蔬菜、茶叶、中药辐照灭菌,果蔬及肉类的辐照保藏,辐照灭菌剂量的模糊优化,甲基纤维素辐照降解等多项研究,其中,栅板源剂量场分布规律的研究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位),并获中国同位素与行业协会全国重点推广项目。在《High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Physics.》,《食品科学》,《激光生物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现为中国核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辐照加工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核农学报》常务副主编。
《核农学报》于1980年由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和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共同主办(原名《原子能农业应用》),1987年更名为《核农学报》,是核技术和生物物理技术在农业和生物学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 。《核农学报》为双月刊,80页,大16开 本。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核技术(包括辐射等生物物理技术、各种人工诱变技术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等)在农业科学中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综述、专论、科技 信息及知识介绍等,此外,还刊登其他相关技术,如农产品贮藏加工、生态农业、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节水农业、精品农业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学报充 分、及时地报道了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成果,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对农业生产和本学科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核农学报》一直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中全国农学类核心期刊,我刊一直在农业原子能应用领域保持着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被浙江大学、上海农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认定为一级期刊。我刊的发稿时滞为6-10个月。为了更好地为作者和读者服务,2005年开始增设了信息交流的栏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数据(每年12月公布上一年期刊评价结果),我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见表1。可以看出我刊的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进步很大,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台阶。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核农学和我刊发展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