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其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无线电系”。现设有5个教学系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分别是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微电子系、 电气工程系、测量与控制工程系和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拥有6个本科专业,1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 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2个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领域和2个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点;建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共建)、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与国外有关机构共建实验室2个;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资料室现有藏书 3750 册,中外期刊 4249种。
学院现有教职工117人,其中正高职称14人,副高职称35人;普通全日制在籍本科生215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66人。学院设有教工分会,共青团和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机构健全,各项活动正常有序开展,成效显著。
学院拥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工作环境,学术氛围浓厚,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十五”以来,共承担纵向科研项目7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12项,省教育厅项目30项),横向科研项目78项(含电能质量工程研究中心项目);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实际到位5460.03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项,省高校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通过鉴定评审的成果3项,国家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使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523余篇,出版专著4部,教材16,享受国家津贴:韦穗1991年,吴先良1993年,省帖:葛立峰1999年,马修水2000年,陈军宁2004年。我院2005年获安徽大学创新团队“电路设计与检测技术”(Circuit Design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学院十分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十五”期间,先后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来院进行讲学数十人次,并于2004年和2005年成功举办了两届“海峡两岸电子科技学术交流会”。目前,受聘担任我院兼职教授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有12人。
学院始终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贯彻实施以扎实的基本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基本素质为内容的“三基并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加强基础课程教学,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注重实验和实践课程教学,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我院学生在国内外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计划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比赛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屡获佳绩。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使我院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近三年来,本科应届毕业生一次签约率平均超过90%,报考研究生的录取率一直保持在25%以上,录取单位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高校或中科院系统的科研机构。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智能所,等等。
学院坚持把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作首位,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使学院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历史重任上来。2006年学院党委被评为“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目前,全院师生正群策群力,团结奋进,为使学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努力奋斗,力争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