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在越南南部建立交趾支那直辖 殖民地后,其侵略扩张野心不断 膨胀。公元1882年( 阮翼宗 嗣德三十五年)春,法军一支600人的部队不宣而战,在3艘战舰的支援下攻占 河内。至1883年5月底,法军先后占领 红河三角洲的一些重要战略据点和鸿基煤矿地区。同年5月19日,中国 黑旗军(越南语: Hắc Kỳ Quân))再次接受越南政府邀请,在越南军民配合下,于河内城西的 纸桥伏击法军的一个分队,歼敌100余人,毙 李威利(又译 李维业)等军官30多人,迫使法军残部龟缩河内。法军即以此为借口,再次宣战,挑起第三次法越战争(越南语: Pháp-Việt chiến tranh )。
1883年8月,法国远征军4000多人进入越南北方海岸,分兵两路:一路沿红河进攻 黑旗军,一路由海上进攻越南首都顺化。进攻黑旗军的法军屡遭黑旗军和越南军民痛击,损失惨重。从海上进攻越南首都顺化的一支分舰队,于20日占领保护首都的屏障顺安要塞。这时越南统治集团内部战和两派意见分歧。越王阮福时病死后,各派争夺皇位,局势更加恶化,最后投降派获胜。
公元1883年( 嗣德三十六年,农历 癸未年)8月25日, 阮朝朝廷派 协办大学士(越南语: Hiệp biện Đại học sĩ)陈廷肃(越南语: Trần Đình Túc)、 吏部尚书( Lại Bộ T hượng thư )阮仲合(越南语: Nguyễn Trọng Hợp)在顺化(越南语: Thuận Hóa)与法军签订《法越新订和约》即 第一次顺化条约,越南称《癸未和约》(越南语: Quy Mù i Hoà ước)。
条约主要内容为:①越南承认并接受法国的保护权,越南的外交事务,包括与中国的关系,由法国掌管;② 平顺省并入 南圻法国直辖殖民地;③法军永久占领横山山脉和顺安海口;④法派驻扎官(越南称公使)驻 北圻各省,监察越吏;⑤广南的 岘港和富安的 春台开放为各国通商口岸。
阮朝的疆域,被限定在南至 庆和省、北至横山( 灵江)之间的中圻地区。缔约后,顺化朝廷传令北圻的军民停止抵抗,官吏撤回中圻。
阮朝统治者虽然被迫屈服,但是越南人民反对殖民者的武装斗争并未停止,许多地区又爆发新的游击战争。为镇压越南人民的武装斗争,法国远征军被迫增至1.7万人,在1885年4月中国撤军之后,越南北圻人民又坚持抗法很长时间。
公元1884年( 建福元年,农历 甲申年)6月6日,阮朝派全权大臣范慎遹(越南语: Phạm Thận Duật )、 辅政大臣 阮文祥(越南语: Nguyễn Văn Tường )等和法国专使 巴德诺在顺化签订了《巴德诺条约》即 第二次顺化条约,越南称《甲申和约》(越南语: Giáp Thân Hoà ước),代替以前法越签定的一切条约。
主要内容为:①越南承认并接受法国的保护权,法国是越南对外关系的代表;②法国永久占领 顺安沿岸所有炮台与军事工事;③法国设置统监(越南称“钦使”),统监及其卫队驻扎顺化;④越南国王,除因本专约而产生的 限制外,将继续和过去一样,管理其国家的内政;⑤如有需要,法国可在北圻各省设驻扎官或副驻扎官,归统监指挥;⑥整个越南王国的 关税,经重新改革后,将由法国管理;⑦法国为确保保护权的实施,要在中圻和北圻的战略要地实行军事占领。从此, 越南 南圻各省沦为法国殖民地,中圻各省成为空有皇权的 保护国,北圻虽在主权形式上仍归 越王,但由法国官员管辖。阮朝皇室仅在名义上保有 大南帝国皇位,已无主权行使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