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翠乡

拥翠乡

气候条件 平均气温19℃,属暖温气候,年降雨量约940毫米
中文名称 拥翠乡
电话区号 0872
目录导航

简介

        拥翠乡

拥翠乡位于南涧县境中部,东与宝华镇接壤,南与公郎镇毗邻,西与乐秋乡、碧溪乡隔河相望,北与南涧镇山水相连。国土面积113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地长虫街,距县城29千米。

全乡辖拥翠、龙凤、安立、胜利、温泉、旧马街、新华7个村民委员会,86个自然村,126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共有5429户 20739人,人口密度184人/平方千米。境内居住汉、彝、白、哈尼、傣、苗、傈僳、拉祜、佤、纳西、布朗1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有耕地面积21100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05亩。

拥翠乡古为“盘龙镇”,为蒙化县第四区。1965年南涧彝族自治县成立时改为“拥翠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当时南涧境内的地下党活动中心。拥翠素有“盘龙文化之乡”的美称,农村文化底蕴深厚,每逢传统节日或农闲时,群众自发组织文艺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编排成文艺节目进行宣传,繁荣了乡村文化,有力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历史地理

        拥翠乡拥翠乡古为“盘龙镇”,四十年前,为蒙化县第四区。1965年南涧彝族自治县成立,改为“拥翠区”,曾经还用过“英雄区”名称。拥翠是南涧境内的革命老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南涧境内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委员会在拥翠设立,拥翠成为当时南涧境内的“地下党”活动中心。由于拥翠人民受共产党指导和领导得早,拥翠人民接受先进思想比较早,受教育程度高,科技意识强,文化活动十分活跃,素有“盘龙文化”之乡的美称,农村文化底蕴深厚,农民文艺演出历史悠久,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群众自发举办龙灯会。 每逢传统节日或农闲时,群众自发组织文艺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编排成文艺节目,采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式进行宣传,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繁荣了乡村文化,有力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经济

        烤烟

拥翠乡农村经济总收入6606万元,比上年的5999万元增606万元,增幅1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5987万元,比上年增长8.8%;第二产业完成2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4%;第三产业完成330.2万元,比上年增长25.3%;农民人均纯收入1656元,比上年的1571元增85元,增幅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10万元。

粮食生产。拥翠乡立足优势,加大投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2006年末,实现粮食总产量841万公斤,同比增长11.50%,实现农业总产值5985.8万元,同比增长8%。

劳务输出产业。坚持“政府发动、政策推动、能人带动、市场联动”的模式,加大全乡劳务输出力度,2006年,全乡有劳动力12737人,完成转移输出培训670人次,除群众自发组织,常年在外务工3100多人外,政府组织输出劳动力117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达2400万元。

特色产业

        泡核桃

拥翠乡立足山区资源优势,挖掘潜力,突出特色,加大扶持,加快培植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烤烟产业。坚持“稳基础、建支柱、创品牌、增效益”的方针,抓好基本烟地、基本烟农、基本设施建设的落实,加大科技兴烟力度,进一步巩固红大优质烟叶品牌,促进烤烟产业提质增效。2006年,全乡共育苗81350盘,签订合同2441户,规范化种植烤烟7700亩,其中综示区面积2000亩。修建烟水窖345口,改造标准化烤房200间。收购中上等烟叶202万斤,烟农收入1200多万元,创税260多万元。批发卷烟2450箱,销售额达368万元。

肉牛产业。按照“行政引导、科学支撑、资金保障、示范引路”的思路,狠抓品种改良、饲草饲料配套和疫病防治体系三大建设,在巩固31个示范村的同时,落实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扶贫优质肉牛生产示范村2个,示范户33户,完成肉牛冻精改良3611头,良种产犊2923头,种植各类饲草2415亩,建青贮池205立方米,推广青贮料2050吨,防疫密度达120%,肉牛存栏10989头,出栏6585头,畜牧业总产值达1978.8万元。

泡核泡产业。全乡围绕泡核桃发展2万亩,人均10株的目标,坚持“合理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的方针,在适宜地区规范化种植泡核桃3109亩,完成计划任务数的103%,泡核桃成活率达93%以上。目前,全乡累计泡核桃面积达22274.6亩。

文化教育

        拥翠中学

拥翠乡文化站1个,村级党员活动室和村文化活动室各7个。拥翠乡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群众性文娱活动异常活跃,异彩纷呈。先后被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评为“云南省体育先进乡”、州文体局评为“先进文化乡”、是南涧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的“跳菜打歌民间艺术之乡”,目前,共有农村业余文艺队56支,有演职人员1000多人,参加省州县演出300多场次,观众达4万多人。有民间艺术大师1人。全乡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