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城(3)霍尔果斯是元明清以来该地带生活的蒙古族(漠西蒙古)称呼,蒙古语霍尔果斯是“驼队经过的地方”(意指驼站),民国时期因沙俄及后来的苏联强大而一度采用俄罗斯方使用的哈萨克语“尼堪卡”,后来恢复中国方面的习惯称呼。
隋唐驿站
这里,远在隋唐时代就是古丝路北道上的重要驿站。
蒙古族驼站
边境贸易区中方入口元明清时期,是蒙古族游牧带,蒙古族政权经历了察合台汗国、卫拉特(瓦剌)联盟、准噶尔汗国,这里称为霍尔果斯。
霍尔果斯,卫拉特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伊犁河谷是蒙古准噶尔部的核心区,乾隆皇帝平定准噶尔之后哈萨克族才
从今乌兹别克斯坦一带东进于伊犁河流域等处,清朝是按卫拉特蒙古说法而使用霍尔果斯之名的),“驼队经过的地方”在此应该是驼站,驼队中途休息的地方,而非普通的经过之地。
乾隆皇帝时期这里的周围,直达西方很远的范围,都属于大清,不是口岸。清代这里有中国的驻防哨,是伊犁索伦营驻防的6座卡伦之一。
中俄划界
同治年间,中俄划界后,才成为边境哨卡,旧称尼堪卡。《新疆图志》载:“尼堪卡伦,在河之东岸,驻稽查委员一,镇守哨弁一。西岸属俄,有俄卡。”历史上的伊犁,是传统的自由贸易区,中亚民族主要是通过民间贸易的形式与中国贸易。当时的中俄贸易,主要是中国茶和俄国棉、毛、皮革以及金属等制品的交易。
1851年,中俄两国代表在伊犁签订《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正式开放伊犁、塔城两个口岸,霍尔果斯被指定为中俄通商通道之一。
始设口岸
办公大楼另一面1881年,左宗棠从沙俄收回被“代管”11年的伊犁,在此设立了口岸。1881年,《中俄改订伊犁条约》签订后,规定两国边界百里之内的贸易概不纳税,通商贸易扩展到新疆及内地,也成为两国商旅过往的驿站。十月革命以后,新疆和苏联的商务关系一度中断。1921年,塔什干苏维埃政府派代表向新疆当局提出临时恢复两国贸易的要求[6]。
1920年5月27日,新疆省政府同苏签订了《伊犁临时局部通商条件》(又名《伊犁会议定案》)[6],双方分别在伊宁和阿拉木图互设商务交涉机关,同时规定所有进出口货物均走尼堪卡(即霍尔果斯)一地,尼堪卡成为当时新疆最为重要的对外贸易通道。新中国成立后,尼堪卡正式改称霍尔果斯口岸,双方的对外贸易已完全国有化,霍尔果斯口岸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苏贸易的西部最大口岸。
新中国时期
初期兴盛
霍尔果斯口岸照片(1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苏联共同明确霍尔果斯口岸为两国间的正式通商口岸。1950年至1962年,霍尔果斯口岸以及三道河子口岸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双方的进出口物资主要就是经由伊犁转运的,霍尔果斯口岸的两国贸易迎来兴盛期,新疆通过霍尔果斯口岸进口了大量生产资料,约占当时新疆进口总额的90%。大量的农用机械和设备经由霍尔果斯口岸运到新疆,使新疆成为全国各地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一度衰落
停放场之一随着1962年两国关系的恶化,两国贸易进入冰点,进出口贸易额急剧减少,到1967年,口岸基本呈关闭状态。4年后,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机构正式撤销,除保持通邮外,进出口贸易完全停止。直到198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开放[7]。
恢复贸易
霍尔果斯铁路 口岸 集装箱搬运—双方铁轨宽窄不同霍尔果斯口岸1983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对哈萨克斯坦国和第三国开放。1992年8月,中哈两国政府同意该口岸向第三国开放,具有国际联运地位。现在已取消第三国开放,只对哈萨克斯坦开放。
1983年,作为对苏(苏联)贸易的口岸,霍尔果斯首先开通,这个沉寂了近20年的贸易口岸又恢复了生机。霍尔果斯口岸重新开放后,成为新疆对西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现今中哈两国陆路贸易的最大口岸。随着外贸事业的发展,霍尔果斯口岸也逐渐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边境小镇。
由欧美等国组织发起的“东方列车”丝绸之路旅行团,1985年10月就是由霍尔果斯口岸进入中国的,吸引着众多的国际友人。
1989年初,霍尔果斯口岸开设自中国的伊宁到哈萨克斯坦潘菲洛夫的国际班车,对第三国开放,是新疆对西亚和欧洲各国开放的又一窗口,这里也成为沿着古丝路旅游的热点,引起国际旅游组织的极大兴趣。
设经开区
霍尔果斯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是2010年5月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设立的,总面积73平方公里,呈“一区四园”空间布局,包括霍尔果斯园区20平方公里(含国务院已批准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13.16平方公里)、伊宁园区35平方公里、清水河配套产业园区8平方公里、兵团分区10平方公里。国家规划的产业重点发展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新材料、建材、进口资源加工、机械制造、商贸物流、旅游、文化及高新技术等产业。
城镇总体布局由五个区构成:口岸中心区、边民互市区、货物中转储备区、产品加工工业区、居住区。预留了城市交通、城市绿化及其他性质的城市用地。
口岸建设已具规模,有边防检查站、海关、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商检、邮电、银行、电视台、宾馆等配套设施,还建有于199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筹建的边民互市区。口岸另一个观景点是国门、界碑,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国门距界碑约50米,上刻鲜红、醒目的“中国”二字和精致的国徽,紧邻界碑的一座桥便是两国疆土的分界线。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依山带水,两国人民之间亲眷甚多。霍尔果斯口岸开放后,两国人民来往日渐增多。
设自贸区
2003年6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哈时,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在霍尔果斯边境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一年后,新疆与阿拉木图签订《关于建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框架协议》。
2005年,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期间,胡锦涛与纳扎尔巴耶夫共同决定启动合作中心建设。至此,霍尔果斯高调亮相中国政经版图,成为当时中国西部最炙手可热的区域之一。
如今,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成为世界唯一的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上合组织框架下国家间经贸往来的示范区。
“错过了深圳特区,错过了上海自贸区,不能再错过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这是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大楼一侧宣传板上的一句话[7]。
自贸区税收优惠,因此短短几年就有数百家影视公司来霍尔果斯注册子公司,避税天堂,被称为“霍莱坞”。
中欧班列
自2021年以来,从霍尔果斯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数量、线路均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
班列线路:2021年霍尔果斯口岸通行中欧班列线路新增35条,从2021年至2022年5月8日,霍尔果斯口岸通行中欧班列线路共新增39条,新增线路通行的中欧班列数量约占口岸通行班列总数的65%。2022年霍尔果斯口岸新增了4条中欧班列线路,截至4月25日,至此从霍尔果斯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线路达到了60条[8]。
2022年7月,“中欧班列-上海号”班列实现中欧线、中俄线、中亚线三大中欧班列主要线路全覆盖,境内西通道(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东通道(满洲里口岸)、中通道(二连浩特口岸)三大中欧班列主要通道全打通,运送货物到达德国、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8个国家,联通境外城市与站点超40个,并通过这些场站发往欧亚其他国家[9]。
2022年11月28日,首列由萧甬铁路钱清货运站始发,搭载50个集装箱的首趟“柯桥号”中欧班列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境,标志着该口岸又新增1条中欧班列线路,2022年以来新增中欧班列线路累计达19条[10]。
2023年第一季度,霍尔果斯口岸通行中欧班列达1833列,同比增长8.4%[11]。
2023年第一季度,经霍尔果斯监管验放进口铁矿产品50.6万吨,同比增长157.2%[12]。
车道霍尔果斯口岸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境内,地处东经80°29′,北纬44°14′。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界以蜿蜒的霍尔果斯河为界,霍尔果斯口岸因其而得名。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的伊犁河谷谷口,气候温暖湿润,霍尔果斯河、卡拉苏河和东风干渠流经该地。
霍尔果斯口岸距伊宁市90公里,距乌鲁木齐市670公里。对方口岸为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口岸,距中方口岸仅15公里,距哈萨克斯坦雅尔肯特市(原名潘菲洛夫市)35公里,距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图378公里。
西北地区最大的陆路一类口岸。位于霍城县62团场以西。距县城50km,是312国道最西终端。霍城县西部中哈(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哈两国开放的一级通商口岸,近年来,口岸观光购物旅游活动相当发达。霍尔果斯口岸,其名得于河名。
地理位置优越
霍尔果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同时又是312国道(上海—霍尔果斯口岸)的最西端,陇海—兰新铁路国际新通道的最西端,与其他边境口岸相比,运输距离较短,降低了运输成本,有利于商品的集散。
霍尔果斯处在欧亚经济板块中心位置。东边连接中国内陆,与亚太经济圈紧密相连;西边毗邻被誉为新世纪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的中亚五国,与欧洲经济圈交融。对外覆盖半径1000公里以内的区域是中亚地区人口稠密区、经济发达区和市场中心。沿途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近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是连接亚欧大陆当之无愧的黄金口岸。
霍尔果斯风光(16)霍尔果斯口岸周边境内地区物产丰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以老霍城为中心的约3030平方公里土地上,有耕地65万亩,可垦荒地5万亩,草地万亩,水域6万亩。动植物品种繁多。野生植物有芦苇、野麻、甘草、贝母、苍耳等。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甜菜、油葵、烟草为主;天然林约18.6万亩,人工林25万亩。此外还有分布广泛、品种繁多的野果林和人工果林、葡萄园林,所产水果品质佳、产量高,受到中外消费者喜爱,开发潜力很大。矿产资源中煤储量最为丰富。
霍尔果斯口岸霍尔果斯边民互市1992年7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并于当年8月15日正式运行,拥有6个海关边民互市监管点,占地4.85平方公里的边境互市贸易区。与此同时,边民互市贸易区的功能逐渐向现代物流功能发展。
贸易区主要的特征是边民互市开放度高。贸易中心建筑面积达25000平方米,市场内拥有1500多个摊位、1200间营业房,可容纳中外客商8000余人在此进行交易,日交易额逾100万元。可提供上千个商品交易或洽谈摊位,并设立大型超级市场等。
按照现代物流体系的目标,全面展开了对边民互市的管理与整合。边民互市运行逐步规范、货物流转更趋畅通,互市贸易迅速上升。吸引了众多商人入市购物。口岸新建的商贸中心汇聚了1000多个品种的中亚五国及俄罗斯、中国的商品,成为中哈两国游客的购物天堂。
霍尔果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具有年进出口货物200万吨,出入境人员300万人次的通关能力。霍尔果斯口岸已于1989年3月1日,开通了新疆伊宁至清水河至哈萨克斯坦潘菲洛夫的国际旅客班车,推动中哈旅游业发展。
霍尔果斯口岸于1993年3月1日,开通了新疆乌鲁木齐市至霍尔果斯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国际客货直达运输班车。2002年,口岸出入境人员14.68万人次,出入境运输工具2.9万辆次,进出口货物34万吨。
自2008年以来通过该口岸销售到中亚国家的蔬菜、果品接近20万吨,其中90%以上来自内地。霍尔果斯口岸已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果蔬出口重要通道。
2019年1月,从新疆霍尔果斯海关获悉,2018年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贸易额实现“双增”,进出口货运量3574.26万吨,同比增长23.3%;进出口贸易额1352亿元,同比增长22.2%。货运量、贸易额分别占新疆关区的60.2%和45.6%,居全疆口岸之首[13]。
霍尔果斯口岸立足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立了“以对外贸易为中心,以进出口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两翼”的发展思路,不断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创造顺畅的通关环境,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霍尔果斯口岸将成为中国西北五省区联合“走西口”和中国对中亚、欧洲贸易的重要“窗口”之一。
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重要的门户。它融商贸旅游、进出口贸易和中转货物为一体,对外连接功能齐全、基础设施较完善,具有全天候进出口能力,并对第三国交通、运输、旅游、商贸全方位开放,是与独联体中亚五国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窗口。主要进出口商品种类为畜产品、石油制品。
工业园区是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的结合点,是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载体。口岸立足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启动工业园区,使对外贸易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从2002年开始霍尔果斯口岸启动了工业园区建设,园区规划面积9.73平方公里,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了工业园区的起步建设。以适度超前、预留充分发展空间的建设理念,将其建成招商引资的载体、工业发展的平台。将按照“一区多园”的不同产业聚集的发展战略,重点建设皮革加工园、建材加工园、食品加工园、机电装配园以及纺织服装及轻工产品加工区四大园区。这些工业园区的建成在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霍尔果斯口岸紧紧围绕对外贸易这一发展主线,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改善环境,促使对外贸易迅速回升。建立了边境互市贸易区,营造了符合市场机制的贸易平台。霍尔果斯中哈商品一条街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3)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中哈两国领导人2003年达成的重要合作项目,2005年两国正式签署协定,2006年中哈两国共同设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跨境边境合作区,总面积5.28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区域3.43平方公里,哈方区域1.85平方公里,中方、哈方及第三国人员及货物、车辆在区域内跨境可以自由流动,入区免签证合法停留30天,从中方一侧进入每人每天可携带8000元免税商品(现正向国家申请将免税额提升到30000元),哈方一侧进入可以携带1500欧元免税商品(现正研究提升到10000欧元);国务院批复为陆路整车进口口岸,欧洲原产地车运输距离成本骤降;境外货物入区享受保税扶持政策;境内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实行退税。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有几大亮点:退税免费政策可以使商户的进货成本降低,可以以更低价格来吸引顾客,免税政策可以使到合作区购物的顾客或游客买到低价免税商品而不用交税,将来到合作区购买欧洲奢侈品的价格会比国内低很多;免签证政策很方便会使更多的商人汇聚合作区,比如中亚国家或者土耳其、俄罗斯商人他们原来要到中国采购商品,进入中国会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因为要到中国驻所在国大使馆办理签证,才能到中国商家所在地去采购,如果到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区,时间上和金钱上的花费会降至最低,因为中哈合作区里汇聚世界各地的商品,汇聚有世界各地的商人,进入合作区是不需要办理签证,各国商人在这里很容易找到自己的需要采购的商品,哈萨克斯坦与许多国家之间是免签证的,他们凭借自己的护照,不需要到大使馆办理签证,直接凭护照可以进入中哈合作区,在合作区里中方及哈方、第三国人员可以自由流动,商人在这里可以住宿、采购商品、签定合同、结算。大大降低了自己采购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可以说未来中哈国际边境合作区是世界的购物中心及旅游热点。
黄金口岸国际商贸城,立足于中哈国际边境合作区,它位中哈合作区内国门商圈核心,已建成的商业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多种业态分布,有小商品、服装、鞋帽、皮草、纺织品、床上用品、小家电、建材、机电产品等,经营统一管理,实际五年返租政策,每年8%,前三年返租一次性从购房款中抵扣,降低商铺购买者付款压力和风险,五年计返租达总房款40%。对于经营者,实行两年免租金使用,第三年租金减半收、第四年租金打8折收取,第五年全额收取租金。
中哈合作区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双方共同建立的自己贸易区,其面积大小一经确定,不能轻易改变,临近国门黄金位置更是稀少,投资国家战略项目前景是有保障的,升值空间大,“黄金口岸国际商贸城”是黄金地段,地段决定其价值,在股市投资风险大,收益小情况下,投资中哈合作区是当前明智选择。
无论是投资还是做外贸,在当前形势下,选择霍尔果斯中哈边境合作区,选择“黄金口岸国际商贸城”都会明智之选。“黄金口岸国际商贸城”招商组人员在河北辛集与当时企业家座谈时,不少企业也非常看好霍尔果斯口岸,其中有一位资深做皮草的郝姓企业家说:为了扩大外贸,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考察过不少口岸,如绥芬河、满洲里口岸,绥芬河口岸面对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人员稀少,满洲里口岸同样是面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也是人口稀少,市场前景有限,只有霍尔果斯口岸面对中亚国家及俄罗斯的欧洲地区,人口密集,市场前景大,霍尔果斯的交通、霍尔果斯的中哈国际边境合作区特殊国家政策,是其它口岸无法比拟的,我认为在霍尔果斯做外贸市场预期一定会很好。
霍尔果斯口岸战口岸陆路客货运输常年通行,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和桥头堡,在促进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及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
霍尔果斯连霍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中亚天然气管道实现通气,伊宁机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即将正式开放。这里已成为中国西部、亚欧大陆桥上唯一拥有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国际综合交通大枢纽,霍尔果斯口岸距新疆伊宁市70多公里,距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市378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陆路口岸。
2012年12月底,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第二条铁路通道——霍尔果斯口岸铁路线,开通货运专列;首趟货运专列将由江苏连云港起运,到达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站后,再换装前往哈萨克斯坦。
这是继新亚欧大陆桥中哈阿拉山口铁路线后,中国第二条向西开放的国际铁路通道,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又一条“黄金通道”。
据介绍,实现对接的中国境内铁路线为新疆精伊霍铁路(精河—伊宁—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东起兰新铁路西段的精河站,西至中哈边境口岸霍尔果斯站,全长286公里。
霍尔果斯口岸的界碑口岸设管理委员会,检查检验机构健全。口岸区已建成联检厅、办公楼及银行、邮电等部门的各类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仓库、货场12.2万平方米,边民互贸市场100多万平方米。常设机关单位45个,各类办事处、企业2500余家[14]。
霍尔果斯口岸交通分为城市干道和交通场所两部分。道路以环状和网络状相结合,贯穿口岸各个部门。口岸已建成22公里城镇街道和环城路,有90公里的二级公路直通伊宁市;口岸建设了一座大型客运站,开设市内公共交通,并在各个区设立停车场地。即将建成的“精—伊—霍”铁路也将为霍尔果斯口岸边境贸易的大发展提供更好的交通条件,以提高霍尔果斯口岸的货运量。同时口岸将于12月底开通首趟货运列车。这是继阿拉山口口岸铁路后,中国另一条与哈萨克斯坦接轨,且对第三国开放的口岸铁路。口岸有邮电大楼的基础上再新建一座国际邮电交换枢纽中心,设有国际邮件交换站,国际国内程控直拨电话,无线通讯
等电讯设施。口岸还开通了中国移动通信139全球通、中国联通130全球、无线寻呼等,并将开通与欧亚十四国的光缆通讯。广播电视设备齐全,开播汉、哈两种语言的无线电视、23个频道的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霍尔果斯作为中国西部对外贸易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年用电量逐年增加,已达70万千瓦小时以上。并建成日供水6000立方米的水厂。除用于基础设施外,开发项目包括贸易中心、金融大厦、酒店及娱乐中心、写字楼及公寓、康复中心、标准厂房、货物展示及仓储区和住宅区。
特区扶持发展政策
《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33号(摘要)
《关于加快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12]48号(摘要)
《关于在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试行特别机制和特殊政策的意见》 新党办发[2014]10号(摘要)
《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新疆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特殊经济开发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2号(摘要)
合作中心及配套区特殊政策
国务院关于中国—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有关问题的批复 国函[2006]15号(节选)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配套区特殊政策
财税优惠政策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财税优惠政策 霍特管办发[2013]55号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办法 霍特管办发[2013]33号
关于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霍尔果斯园区引进企业薪金收入个人所得税奖励暂行办法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霍尔果斯园区鼓励和促进企业上市的实施办法(摘要)
产业扶持政策
1.纺织服装产业
2.霍尔果斯口岸整车进口发展扶持办法(摘要)
3.商贸服务业
4.外贸服务业
5.餐饮服务业
6.股权投资类
7.总部经济类
8.享受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优惠政策的重点招商产业分类
(一)金融服务业
(二)影视、文化传媒服务业
(三)信息科技产业
(四)专业服务业
(五)旅游业
(六)农副产品深加工类
(七)新型建材加工类
(八)生物制药类(九)进口资源精深加工类
(十)节能环保产业
(十一)畜牧业
金融支持政策
1.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跨境人民币创新政策
2.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跨境人民币创新政策
3.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
霍尔果斯全貌图(2)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22日电(记者关俏俏),记者日前从新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获悉,根据6月26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县级霍尔果斯市的批复》,中国西北角又新增一城——霍尔果斯市,这一百年老口岸因此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年轻的一座城市。
历史上的霍尔果斯,一直都是专司边贸的口岸。远在隋唐时代就是古丝路北道上的重要驿站。至今,已是拥有133年通关历史的老口岸。
1983年11月,霍尔果斯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开放,实行陆路客货运输常年通行,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和桥头堡。
为了更好地发挥口岸优势,2004年9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正式签订协议,在中哈边境霍尔果斯口岸共同建设5.28平方公里的全世界唯一跨国界的、由两个国家的国土构成的边境合作中心。
“在合作中心里,人流、物流、资金流可以自由流动,没有物理障碍。”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军说,通过合作中心,来自浙江、江苏、上海、广东、河北、山东等地机电五金、食品、服装鞋车道帽等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亚、西亚市场。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在喀什、霍尔果斯两座西北边陲城市建立经济开发区。根据2011年10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国将采取提供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10大措施,将霍尔果斯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行政区域划分,霍尔果斯市行政区域面积约1908.5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伊车嘎善乡和莫乎尔牧场、兵团四师61团和62团、霍尔果斯口岸,总人口接近8.5万人。霍尔果斯市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霍尔果斯市人民政府驻陇海路3号。对于霍尔果斯今后的发展方向,霍尔果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加快老国门改造、中哈高速公路对接工程建设,争取配套区首期10月实现封关运营,建设完成整车进口检测线和粮食进口口岸配套设施。
与此同时,按照“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要求,充分借助哈洽会、中国—亚欧博览会、合作中心等平台联合举行招商推介、国际会展等活动,积极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强与连云港、青岛、西安国际港务区等地的交流,开展口岸直通、转关、多式联运业务。随着伊宁机场口岸加快建设,霍尔果斯将成为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具备良好的对外贸易基础和优越的外部发展条件[15]。
2020年11月,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机关)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16]。
霍尔果斯
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与中亚各国通商的重要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与南疆中巴边境的红其拉甫口岸和北疆阿拉山口口岸同为新疆向第三国开放的3个口岸之一。
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重要的门户。它融商贸旅游、进出口贸易和中转货物为一体,对外连接功能齐全、基础设施较完善,具有全天候进出口能力,并对第三国交通、运输、旅游、商贸全方位开放,是与独联体中亚五国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窗口。主要进出口商品种类为畜产品、石油制品。
口岸陆路客货运输常年通行,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和桥头堡,在促进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及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
霍尔果斯口岸立足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立了“以对外贸易为中心,以进出口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两翼”的发展思路,不断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创造顺畅的通关环境,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霍尔果斯口岸将成为中国西北五省区联合“走西口”和中国对中亚、欧洲贸易的重要“窗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