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冢乡

万冢乡

气候条件 温带
人口 约5.3万
人口密度 700人/km2
所属地区 平舆县
下辖地区 闫寨、闫楼、三桥、万寨
方言 中原官话(漯项片)
机场
中文名称 万冢
著名景点 袁绍墓
面积 72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乡村概况

万冢乡位于平舆县西北部,距县城15千米。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9.5公里,人均耕地1.6亩。平(舆)后(刘)公路过境。农业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油菜子、棉花等。靠近新阳高速、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地理位置优越。

乡村特色

万冢乡特色美食万冢乡特色美食(16)白芝麻香油、芝麻叶、麻叶子、麻火子(另称散子)、糖糕、油炸饺子。可看下图

管辖村庄

辖万冢、万寨、郭寺、蔡庄、三桥、庄堂、阎楼、阎寨、汤岭、张刘、杨桥、刘桥、牛庄、高辛14个村委会。人口4.9万[1]

各村委政务机构所在地

平舆万冢乡刘桥村委位于万冢乡刘桥村(行政区号411723,邮政编码463400)

平舆县万冢乡万冢村委位于万冢乡闫楼村(行政区号411723,邮政编码463400)

平舆县万冢乡万寨村委位于万冢乡万寨村(行政区号411723,邮政编码463400)

平舆县万冢乡三桥村委位于万冢乡蔡庄村(行政区号411723,邮政编码463400)

平舆县万冢乡庄堂村委位于万冢乡庄堂村(行政区号411723,邮政编码463400)

平舆县万冢乡张刘村委位于万冢乡张刘村(行政区号411723,邮政编码463400

平舆县万冢乡杨桥村委位于万冢乡杨桥村(行政区号411723,邮政编码463400

平舆县万冢乡汤岭村委位于万冢乡汤岭村(行政区号411723,邮政编码463400

平舆县万冢乡牛庄村委位于万冢乡牛庄村(行政区号411723,邮政编码463400

平舆县万冢乡蔡庄村委位于万冢乡蔡庄村(行政区号411723,邮政编码463400

平舆县万冢乡郭寺村委位于万冢乡郭寺村(行政区号411723,邮政编码463400

平舆县万冢乡闫寨村委位于万冢乡双苗村(行政区号411723,邮政编码463400)

平舆县万冢乡闫楼村委位于万冢乡闫楼村(行政区号411723,邮政编码463400)

平舆县万冢乡高辛村委位于万冢乡高辛村(行政区号411723,邮政编码463400)

经济概况

万冢乡地处平舆县城西北15公里处,全乡面积72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71294亩耕地,49000口人。万冢乡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清河、莉河环绕全乡,环境优美。

该乡地处黄淮平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高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副产品丰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瓜果开发和加工利用前境十分开阔,经过多年水田林路综合开发,成效显著,农业发展有坚实的基础。

全乡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高效农业,种植业以温棚蔬菜和小杂果为特色产业,畜牧养殖业发达,猪、牛、鸡、存栏丰富,养殖良种长毛兔为我乡一大支柱产业。

万冢乡充分发挥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两年多来引进资金5200万元,项目15个,人才150多人,设备600多台(套)。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全乡工业企业48家,已形成彩灯组装、畜牧养殖、建筑建材,金属制品、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产业,其中彩灯组装和长毛兔养殖成为我乡两支柱产业,彩灯组装已吸纳剩下劳动国力16000人,带动农产4000户,获利丰厚。长毛兔养殖正逐步向农产辐射。二到三年时间可实现万冢特色的长毛兔养殖专业乡。98年在驻马店地区乡镇企业综合实力排序中由九六年的一百七十多位一跃进入“二十倍”,成为全区发展最快的乡镇之一。

万冢乡欢迎世界各地有志之士来投资兴业共谋振兴大计!我们将以更加优越的环境,更加优惠的条件,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您提供全方位发展保障!

教育机构

万冢乡各小学、初中名字概览

平舆县万冢乡万寨小学、平舆县万冢乡三桥学校、平舆县万冢乡三桥育才中学、平舆县万冢乡中心初中、平舆县万冢乡刘桥学校、平舆县万冢乡庄堂学校、平舆县万冢乡杨桥小学

万冢完小(小学)万冢完小(小学)(3)、平舆县万冢乡汤岭学校、平舆县万冢乡牛庄学校、平舆县万冢乡联合小学、平舆县万冢乡蔡庄小学、平舆县万冢乡郭寺学校、平舆县万冢乡闫寨小学、平舆县万冢乡闫楼小学、平舆县万冢乡高辛学校、万冢乡姚庄私立小学、万冢乡张刘学校。

历史沿革

万冢乡名人

梨园大事万道同梨园大事万道同万永祥照片万永祥照片(3)[2]万道同(1870-1958), 字慧清,号懒园居士,万冢乡万寨人,晚清贡生,人称万拨贡。祖上为明朝汝宁知府万孟雅,道同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熟读经诗,十六岁中秀才,十八岁为贡生,以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享[2]有“汝宁才子”美誉。因其十二岁时丧父,母亲苏化主持家务,曾独家出资开办梆子戏班,使得少小的道同受到了戏曲文化的熏陶。二十岁时,清廷任命道同为光山县令,他看到当局气数已尽,拒不赴任,不愿为垂死的满清王朝送终。而他既不想做官,更不愿过无聊的生活,于是便隐居乡里,在家开馆教书。他还自费开办了讨学(学术研究会),邀本地文化名人每月初一十五前来聚会,吟诗赋词,谈书论画。民国初年,任汝南县劝学所所长,因不满官声习气,仅干两年又返乡坐馆教书。同时,酷爱戏曲的道同与擅长丝弦、古筝的胞弟万道荣一起开始了戏曲研究活动。当时,戏曲界社会地位低下,演员被称为戏子,属“下九流”之一。他不顾世俗偏见,概然结交梨园名角、曲苑高人、词坛大家,凡行中人士皆以宾客相待,备以乐器、食宿诚邀府上,好生地请教研讨。每到汝南城里,总是流连于戏楼曲场书院,有戏必看,有曲必听。那年开封的大调曲子戏班在汝南演出,他专门把戏班请到家中,奉为上宾,连唱十余天,恍惚于戏里戏外,听得是如醉如痴。他将词、曲录下,并吸取大调曲子和民间小调的精华,创造出新的曲种----丝弦道。丝弦道自成流派,别具风格,常用曲牌有哭皇天、双叠翠等20多个。伴奏乐器有三弦、大弦、筝、八角鼓、檀板等。他致力于戏曲人才的培养教育,创办了万冢火龙阁高梆剧团,注重选拔曲艺苗子并对学员因材施教,使之一专多能。其弟子姜高、张在子、毛得文等后来分赴各地,均成为比较活跃的曲艺社团组织者和丝弦道鼓子曲的传播者。道同置身曲艺作品的创作中可谓乐此不疲、激情无限,总是走在新文化、新文学、新时代戏曲创作大众化、推行白话文等不同时期文化运动的前列。一生共创作短篇曲艺作品150余件,其中尤以《李豁子离婚》、《小寡妇上坟》、《王大娘探病》、《拴娃娃》、《什么芳》、《看洋烟火》等剧作著名,风靡豫南,影响数省。其作品富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生活气息浓厚,寓教于乐,通俗易懂,旋律优美,便于传唱。在内容和体裁上或评是论非,或褒善贬恶,或推陈出新,深受观众喜爱,也曾多次石印出书。1958年,道同病逝于许昌,享年79岁。

[3]万永祥(Wan Yongxiang,1944年1月至),万冢镇后李村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纪委书记、部党委委员(副部级,1993年1月至1996年10月)。河南平兴人。1965年5月入党,1965年7月大学毕业后入外交部参加工作。曾在外交部新闻司、非洲司、干部司及驻马里、捷克、朝鲜、巴西大使馆工作。1978年3月至1982年7月,外交部新闻司副处长。1982年7月至1983年9月,外交部非洲司副处长。1983年9月至1984年9月,外交部干部司处长。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外交部干部司副司长。1987年7月至1989年10月,外交部干部司司长。1989年10月至1990年3月,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干部司司长。1990年3月至1992年4月,外交部部长助理、部党委委员。1992年4月至1993年1月,驻捷克大使。1993年1月至1996年10月,中共外交部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部党委委员、中央保密委员会委员。1996年10月至1999年6月,驻朝鲜大使。1999年6月至2002年3月,驻巴西大使。2003年3月至今,澳门工委委员、驻澳门特派员。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党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