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芳桥村坐落在浙西钱王故里临安市藻溪镇境内,离镇区仅一公里,杭徽高速、02省道贯穿全村。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2007年11月16日,由平越、桂芳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农户473户,总人口1352人。村区域面积7.21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7118亩,耕地面积978亩,是个山多耕地森林资源相对较丰富的村庄,藻溪镇工业园区及南天目风景旅游区均落户在本村。古桥、古庙、古井造就了一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村落。其中有市级文保单位:桂芳桥、太极洞及千佛寺、东汉农民起义遗址等。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家家户户办丝织业而成为临安致富典型,并引起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铁瑛亲临桂芳村视察私人绸厂而闻名遐迩于市内外。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省内兴办私企(绸厂)最早发源地之一。本村境内南天目山为解放初期上海四大名医之一法海喇嘛的隐居地及墓葬地。桂芳桥始建年代无考,但推测为唐宋年间就有此桥,历代多有毁建,清代就有康熙四十二年、道光十八年修建过,现存古桥为清咸丰甲寅年(公元1854年)重建。为单孔石拱桥。原是杭州至安徽的古道必经之路。200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村内有一处民宅曰"天台寄庐"四字是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原西泠印社秘书长吕国璋及临安市书法协会主席方志恩等三位大师分别为此宅题名。其中另外一处民宅“积厚居”后院的“知青梅”由原杭州下放知识青年宓素娟女士种,而且原临安市政协秘书长、《临安市志》主编、临安市书协副主席王建华先生听说此事,亲自为此梅题名并立碑一块。本村更是诗人苏东坡作《於潜女》的原创地。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东坡在杭州任通判时巡行属县富阳、新城再到於潜观政(视察),回杭途中经过桂芳桥地段时口渴曾喝过路旁的绪香井水并巧遇一采桑女即兴而作。经过千百年历史沧桑,此井已毁,本村村民许允成为恢复古迹,于2001年初开始在原古井遗址上重修。经过三年业余时间于2004年手工刻成。因在井内外刻有百家姓、二十四节气、农谚等1088个字而誉为“千字井”、江南第一井等。曾被新华社、浙江电视台、今日早报、都市快报等中央、省市数十家媒体报道或转载。2005年此井入选《临安年鉴》,由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鉴宝专家贾文忠先生及书法家许乐平、高金声分别为此井题名,中国著名书法家、原西泠印社秘书长吕国璋也为此井题词“千字奇井,名闻江南”。从而更使此井声名远播省内外。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0.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万元;畜牧业收入25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00头,肉牛5头,肉羊10只);林业收入2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8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等为主。
该村现有农户73户,共乡村人口317人,其中男性167人,女性150人。其中农业人口317人,劳动力161人。该村以白族为主(是白族、汉族、傈僳族混居地),其中白族296人,傈僳族4人,汉族17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67人,参合率84%。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4公里。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3人,党员中男党员3 人,团员8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白水河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六库镇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4公里,距离中学28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5人,其中小学生29人,中学生6人。
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7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0.01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 农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救济、救灾物资发放情况。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村内基础设施薄弱,阻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展;2.土地贫脊,广种薄收,生存条件恶劣;3.医疗设施缺乏,看病就医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进村道路硬化,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种植;3.发展肉牛,山羊养殖形成一定规模;4.逐步完善教育,卫生医疗服务体系,解决看病就医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