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六户镇位于区境南部,距区政府13公里。根据六户镇人民政府网站2006年更新信息显示,该镇镇区域面积330.66平方公里,耕地6094公顷,辖1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7943人(2017年)。2006年,该镇有中学、 小学各1处,在校学生99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2处。电话普及率每百人76部。
东营区六户镇地理位置民国前历属灶地,完盐课不交田赋。1932年,灶地升科开始交田赋。1936年,广饶县进行土地呈报调整田赋,灶户历史结束。1956年6月,广饶县撤销七区,由3个区辖乡组建六户乡。1958年改为六户人民公社。1983年10月划归牛庄区。1984年7月撤社改镇,称六户镇。1987年7月划归东营区。
该镇镇地势西高东低,地面高程为海拔3.5~6米。南有四干渠,北有五干渠,中有四五干合排、 广蒲河,灌排条件好。有耕地6094.43公顷,西部为壤土、红土,东部为红黑土、红土。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
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9.23亿元,比2005年增长39.2%,其中一、二、 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4300万元、52647万元和25489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0.94%、 59.27%和24.48%。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实现利税20227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198万元; 2006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20公顷,总产1.23万吨;瓜菜1204公顷, 总产9.06万吨,棉花1467公顷,总产2128吨;种植业产值12990万元。2006年造林236公顷, 森林覆盖率21.6%;林果总产2620吨;林业产值165万元。2006年末大生畜存栏4288头,猪存栏0.67万头,羊存栏4.41万只,家禽存栏18.3万只;畜牧业总产值5698万元。水产品总量1959吨,渔业总产值4771万元。2006有水库14座,总蓄水能力2000万立方米。 农村用电量264万千瓦时。 个体私营企业产值21.91亿元、利税36043万元。 财政收入764万元。2006农民人均纯收入5615元,比2005年增加644元。
该镇对镇驻地建设进行修订规划,把镇府驻地的油田单位、生态园、东西六户两个村纳入小城镇总体规划。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到2006年资金达3663万元。 职工住宅楼、六户国土资源管理所服务大厅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417平方米的镇超市和田庄等6个村的放心店建设竣工, 并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把旧村改造工作列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制定不同类型的房屋拆迁补助政策,2006年共计拆除房屋280户, 1450间;建成安居房28套,小康型住宅87户。“一书两证”和农民建房《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发放率100%。
重点进行四干沿线蔬菜产业带和南二路以南万亩生态观光园“一线一园”建设,四干路南50米宽的藕池、林带与四干渠高标准生态景观水系建设同步实施,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截至2006年,投资400万元重修武王——田庄11公里的柏油路;投资130万元用于道路改造和各村道路硬化补贴;投资280万元修复东王路至镇政府5.5公里的广蒲河南路; 投资27万元对繁荣路进行维修改造。投资3845万元,硬化村级道路22.5公里,修建排水沟14.9公里。以街道净化、主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为目标,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该镇以有线电视、远程教育网络、 王岗庄户剧团等为平台,活跃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全镇13个村共有8个村被评为市级小康文明村,其中田庄村、神堂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 截至2006年,共为253户农户实施“一池三改”工程。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2006年共计举办冬枣管理、水养养殖等培训班26期,培训3660人次。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全镇五保对象全部实现集中供养,入院率100%。按市、区供养政策,每人每年2800元以上, 并发放生活补助金300元。继续为农村特困群众建设安居住房,截至2006年,25套安居房全部实现入住。 全镇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17户231人,做到应保尽保。全镇130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入保率68%。13722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97%。
该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截至2006年,王岗吕剧团舞龙队活跃在周边城乡,演出40场次,一万多人次观看演出。组织新农村建设第一届农民篮球赛、元旦文艺联欢会、全镇农村妇女明理守法启动仪式。至2006年底,全镇共建设文化广场8处、小康书屋9处、电子书屋2处,文明城信一条街7条,有健身路径或篮球场的村居8个,2006年9月14日,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到六户镇田庄、武王、神堂等村实地察看文明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六户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专题栏目中进行播出。
截至2007年,该镇安装PE100主管线4条,全长39.75公里,PVC管线920米,村内PE分支管线30.8公里,安装入户水表4596块,总投资859.42万元。各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村内水源压力充足,实现了24小时供水,入户率达到100%,确保全镇人畜用水和农业生产。 2007年7月28日,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户户通工程现场会在六户镇梅宅村召开。
该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省文明村镇、全省民营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油田帮乡镇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农村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下辖村 | ||||||||||||
东六户村 | 西六户村 | 梅宅村 | 李宅村 | 神堂村 | 武王村 | 大许村 | 小许村 | 邱家村 | 田庄村 | 北辛村 | 王岗村 | 东辛集村 |
下辖村 | ||||||||||||
东六户村 | 西六户村 | 梅宅村 | 李宅村 | 神堂村 | 武王村 | 大许村 | 小许村 | 邱家村 | 田庄村 | 北辛村 | 王岗村 | 东辛集村 |
常住人口17943人(2017年)。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26910 |
男 | 13372 |
女 | 13538 |
家庭户户数 | 8827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5200 |
家庭户男 | 12588 |
家庭户女 | 12612 |
0-14岁(总) | 5375 |
0-14岁男 | 2797 |
0-14岁女 | 2578 |
15-64岁(总) | 19775 |
15-64岁男 | 9754 |
15-64岁女 | 10021 |
65岁及以上(总) | 1760 |
65岁及以上男 | 821 |
65岁及以上女 | 939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19267 |
突泉县六户镇地理位置
总人口 | 26910 |
男 | 13372 |
女 | 13538 |
家庭户户数 | 8827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5200 |
家庭户男 | 12588 |
家庭户女 | 12612 |
0-14岁(总) | 5375 |
0-14岁男 | 2797 |
0-14岁女 | 2578 |
15-64岁(总) | 19775 |
15-64岁男 | 9754 |
15-64岁女 | 10021 |
65岁及以上(总) | 1760 |
65岁及以上男 | 821 |
65岁及以上女 | 939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19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