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中文名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属性 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外文名 WeihaiOceanVocationalCollege
所属地区 威海
院校代码 14507
校址 山东省荣成市海湾南路1000号
录取批次 专科批
主管部门 山东省
主要院系 海洋生物与医药系、食品工程系、船舶工程系
现任院长 王星淘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2011年12月31日,山东省教育厅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筹建。

2013年12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及山东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考察评议结果,同意学院正式建立。

2014年5月8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专科学历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的函》,批准学院备案并自2014年起正式招生;2014年9月22日,学院被授予“山东省远洋渔业船员培训基地”。

2015年1月4日,学院申报的船舶检验、机电一体化技术、食品加工及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饲料与动物营养5个专业全部通过省教育厅审批,从2015年起正式招生。

2017年下半年,学院被授予“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教学机构9个,教辅机构3个,开设39个高职专业[3][2]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食品工程系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海洋生物与医药系

水产养殖技术、饲料与动物营养、动物药学、药品生物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生物技术

经济管理系

会计、港口物流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酒店管理

信息工程系

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船舶工程系

船舶工程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船舶检验、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

机电工程系

工业机器人技术(含校企)、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思政基础部

-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师资力量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食品工程系

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海洋生物与医药系

水产养殖技术、饲料与动物营养、动物药学、药品生物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生物技术

经济管理系

会计、港口物流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酒店管理

信息工程系

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船舶工程系

船舶工程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船舶检验、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

机电工程系

工业机器人技术(含校企)、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思政基础部

-

教学建设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截至2024年6月,学院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82.5%;拥有4名二级教授、8名国家级及省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2名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1名齐鲁首席技师、6名山东省技术能手,建有1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4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和2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

省级教学名师(名单不全):刘振华、童红兵

省级教学团队:食品加工技术技能创新团队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6月,建有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省级品牌专业群:海洋水产食品专业群、船舶工程专业群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电子商务

省级名师工作室(名单不全):刘振华名师工作室、张玉清名师工作室

合作交流

2018年,学院获得3项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

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

成果名称

获奖时间

成果等级

夯实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双师型”队伍能力建设与实践

2018年

一等奖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高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8年

一等奖

行校企协同合作“点对点”创新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8年

一等奖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基于产教融合的“三

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2018年

二等奖

资料来源:[5]

  •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6月,大学生创业项目荣获2018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荣获山东省首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大学生双创协会蝉联两届全国百强创业社团,荣获全国大学生微创业行动优秀组织奖[5]

学术研究

成果名称

获奖时间

成果等级

夯实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双师型”队伍能力建设与实践

2018年

一等奖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高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8年

一等奖

行校企协同合作“点对点”创新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8年

一等奖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基于产教融合的“三

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2018年

二等奖

资料来源:[5]

科研平台

校企合作

截至2024年6月,成立了由政府、学院、园区和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组成的理事会,构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机制;作为理事单位牵头成立了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数字经济等2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牵头成立全国低碳渔业与海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山东省海洋装备智能制造、山东省船舶智能制造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威海市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牵头共建“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教联合体”,获批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与中国电子、中国联通、青岛国实、科大讯飞等510家大型重点企业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与威高集团、中电、西门子等共建产业学院,共同致力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案例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入选山东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入选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金平果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100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合作院校”,被授予“山东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3]”。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对外交流

截至2024年6月,建成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当选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联盟中方理事会常务副理事单位、中德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合作示范项目、中德职业技术教育网对德合作试点示范单位、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职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泰中教育联盟会员单位,入选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第二批筹建合作院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际产学研合作联盟威海倡议,与韩国国立庆尚大学、韩国湖源大学、韩国金泉大学、韩国国立交通大学、俄罗斯伊热夫斯克国立技术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就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达成合作意向,境外合作高校达到22所,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成功组织教育部“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成功申报“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中外人文交流经世项目”“坦桑尼亚与冈比亚国家职教标准开发项目”,积极参与缅甸万宝校区与老挝万象校区建设工作,实体化运行泰国宣素那他海外分校。

科研成果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6月,设有21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创新平台[3]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船舶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市级创新平台:威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威海市微藻种质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威海市特色果蔬高值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

文化传统

截至2024年6月,《威海市碳汇渔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等研究成果被市委采纳;国家级教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在全国高职院校中位居第25名;学院在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课题竞争力、科技创新活力、发明专利授权排行榜中位列第105名、第65名、第38名、第29名[3]

科研成果获奖一览表

年度

级别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项目等级

2019年

省部级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问题研究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

2018年

省部级

汽车尾气净化器金属载体性能测试控制系统设计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学校标识

年度

级别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项目等级

2019年

省部级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问题研究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

2018年

省部级

汽车尾气净化器金属载体性能测试控制系统设计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精神文化

  • 馆藏资源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图书馆有纸质中外文藏书进58万余册,其中书架可借阅图书30万余册,密集书库藏书28万册,涵盖文学、教育、哲学、艺术、建筑、医学、历史、传记、经济等各个类别。期刊报纸900多种,电子图书19.6万余册。

社团活动

学校领导

  • 校徽

释义:校徽外形为圆形,取自《文子·微明》:“老子曰: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寓意学校培养的人才知识广博周备,行事方正不苟,即培养德才双馨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由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中英文名称、红蓝色人、帆船、海浪图案三部分构成。人寓意学校“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红色图案既代表着人的头部,象征着师生充满智慧、充满激情、充满力量,又代表太阳,象征着学校犹如初升的朝阳,风华正茂,光芒万丈;帆船、海浪寓意学校服务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海洋事业发展的海洋教育特色;人、帆船、海浪三图案的组合寓意学校上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拼搏进取,向着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具有区域影响力、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型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扬帆前行。校徽校徽

校区环境

  • 校训

明德尚能[3]

学校荣誉

2018年, 学院在册各类学生社团共87个,其中,学术技能类43个、文化艺术类31个、实践促进类9个、理论学习类3个。举办“十佳社团”评比、“百团大战”社团纳新、社团文化节、社团精品展示、社团成员交流会、组织学生参加第三届山东省大中专学生社团节等丰富多彩活动。[5]

报考条件

现任领导

姓名 职务
吴宏飞 党委书记
王星淘 党委副书记、院长
周承凯 党委副书记
王乾亮 、马永涛 党委委员、副院长
刘  澄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张华芹 党委委员、副院长、组织人事处处长
王军强 党委委员、宣传部(统战部)部长
陈志兵 党委委员、经济管理系主任、党总支书记
童红兵 党委委员、电子商务系主任、党总支书记
于春晓 党委委员、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处长(主任)
注;本表仅显示部分。资料来源:2019年7月1日学校官网[6]

发展目标

姓名 职务
吴宏飞 党委书记
王星淘 党委副书记、院长
周承凯 党委副书记
王乾亮 、马永涛 党委委员、副院长
刘  澄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张华芹 党委委员、副院长、组织人事处处长
王军强 党委委员、宣传部(统战部)部长
陈志兵 党委委员、经济管理系主任、党总支书记
童红兵 党委委员、电子商务系主任、党总支书记
于春晓 党委委员、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处长(主任)
注;本表仅显示部分。资料来源:2019年7月1日学校官网[6]

词条图册

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海滨之城——威海。这里三面环海,春温秋爽,气候宜人,风光旖旎,是中国海岸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和谐融洽,刘公岛、天鹅湖、天尽头等风景名胜享誉盛名,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学院面向大海,濒临海滩,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优美;毗邻荣乌高速公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和威海国际机场,交通便利,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成长的理想之地。

成立“明德学院”,下设德雅学馆、敦行学苑、朝舞学社三个板块,开设茶艺、书法、围棋、古筝、太极、瑜伽等55门通识课程,通过传统文化熏陶、职业发展规划、社团活动开展等,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拼搏精神、团队意识、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方向和兴趣,为人生的长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能量。威海海洋职业学院风景威海海洋职业学院风景(5)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