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洞镇

方洞镇

人口 31778人(2017)
中文名 方洞镇
地理位置 泸县北部
火车站 泸州站、泸县站
下辖地区 向阳社区、龙洞山社区和12个行政村。
行政区类别
著名景点 屈氏庄园
电话区号 0830
目录导航

概况

方洞镇位于泸县北部,距县城30千米。与荣昌县清江镇、清升镇相邻。辖2个社区、12个行政村。
代码510521118:~002向阳社区 ~003龙洞山社区 ~217董湾村 ~218薛湾村 ~219庆丰村 ~220新联村 ~221陈田村 ~222石牌坊村 ~223宋田村 ~224邹寺村 ~225屈湾村 ~226三界村 ~227增湾村 ~228雨锋村[2]

沿革

1934年设观音乡,1958年改方洞公社,1984年置方洞乡。1997年,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2.9万,辖董湾、薜湾、力争、山峰、庆丰、贾田、良松、贾咀、华洞、王坳、新联、红专、黄楼、长坝山、陈田、丘子16个行政村和方洞街居委会。?年撤乡设镇。2004年,面积42.4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27480人。
2006年,将原雨坛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方洞镇。方洞镇政府驻方洞场。[2]

简介

方洞镇位于泸县东北部,东与重庆市荣昌区清江镇、清升镇、安富街道相临,北与内江市隆昌县李市镇接壤,距县城玉蟾街道13公里(福清路),是川渝三县交接的结合部,是泸州市乃至四川省东出重庆的重要门户。面积69.3平方千米,辖12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社区,146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1778人(2017)。

乡镇资源

看那一棵参天耸立的苍松翠柏。茫茫竹海绵在无数起伏的群山中,把7000多亩山地打扮得分外妖娆;看那千顷良田,农家院落,炊烟袅袅、欢声笑语;一片富遮而祥和的景秀。听那河水哗哗而过,演奏着生活的情趣和奋进的乐章。

五仙山是方洞的宝库,山上林业、果业、牧业发达,山里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灰石、矿泉水。它们正在为方洞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乡镇农业

方洞镇的种养殖业历史悠久,除了优质仔猪、龙眼、苗圃作为主要项目外,种植业上还大力推广药用黄姜、食用麻竹、米邦塔仙人掌、银杏、浅泥藕的成片种植,并初具规模;在状殖业上还着重推广了波尔山羊、樱桃鸭、皮卡獭兔、肉鸽、特包水产养殖等,广大群众看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希望,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在希望的田野上,脚踏青山勤劳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步子越来越坚实,生活也越来越富裕。经济也长足发展,为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可靠保证。

2020年5月26日,方洞镇入选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1]

养殖业

方洞镇是泸州市有名的优质仔猪生产和外销基地乡镇。当地群众有从事家庭圈养仔猪的传统,养猪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特色,通过联网,每年外销仔猪8万多头;优质仔猪销往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自治区;还远山涉水空运到了越南缅甸。市场调节生产的杠杆,方洞镇为了让优质仔猪产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2000年开始大力实施外三元优质仔猪换代工程,通过政策宣传、技术培训、协会服务、市场代销等方式,确保换代工程推广,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以协会加农户连市场的仔猪产业迅速壮大,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保证。

龙眼基地

方洞镇方洞镇川南优质龙眼基地也落户方洞,该基地有苗圃100多亩,现已定果苗500亩。主要有石硖、水流充足、酸甜适中、营养丰富。该基在年外销种苗15万株以上,业务发展到川、滇、黔、渝各省市,以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品种取信于人民,赢得市场,果品供不应求,销路旺盛,发展势头良好。

果苗基地

泸州市绿丰果苗有限公司是方洞镇的公司型种植型企业,是泸州市大型的优质果苗基地。该公司主要以名、优、特、新、稀有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为目的,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精的企业理念,推出了香梨、脆红李、金太阳杏、无核王子葡萄等优质品种,在西南三省远近闻名。

方洞镇优质龙眼基地和泸州市绿丰果苗有限公司是实行业主经营的典范,在土地依法有偿自愿流转上做了许多探索,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文教卫生

方洞镇方洞镇方洞镇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新兴镇,又是教育文化的大镇,文化底蕴深厚而丰富。历史以来,方洞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国画大师蒋兆和就出生在风景秀丽的五仙山脚步下,他和他的巨幅长画《流民图》流芳千古;当代著名书画家屈义林的家就在清江河畔,“屈天马”之美誉传遍华夏。屈趁斯、屈仲樵与“屈天马”并称艺坛“三屈”,盛名远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方洞镇教育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多少莘莘学子从此起步,走向社国建设的四面八方;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走在四川省前列;淳朴的乡土文化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了广大人民,在华灯初上的时候,腰鼓队、龙灯、狮子、秧歌队走上街头,千姿百态,自娱自乐。他们在享受生活、享受和平、享受幸福,也在享受明天的希望。

旅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屈氏庄园屈氏庄园位于方洞镇石牌坊村 始建于清末,民初被扩建,是川南民居建筑风格代表,还是仅次于刘文彩民居庄园的四川省第二大民居风格建筑群。

屈氏庄园是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地主庄园,位于四川省泸县方洞石牌坊村。这里地处四川省与重庆市交界地带,是泸县、隆昌县、荣昌县三县交界之处,在过去是三不管的地方,匪患丛生,当地县令也鞭长末及。但清朝任知事的屈氏子孙屈应选却请来地理师,在这个叫石牌坊的地方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屈氏庄园。

屈氏庄园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起始于当时任知事的屈应选,经过几代人的双手营造,到了屈应选孙辈屈恒升的时候,整个庄园建筑达到日臻定然整的地步。整座庄园共占地30多亩,内外有围墙3层,庄园内有大小花厅、天井48个。共有房屋180余间,园内设有戏台、佛堂、金银库、凤凰井(原叫荷花井)、内花园、外花园、前花园、吞花园、水池、凉亭、钓鱼台、网球场、跑马场等。 该庄园以其规模大,建造豪化而甚称川南老大,庄园的主人们在建园之初,颇费了一番脑筋,既要考虑宅基与人相生相克,又要考虑防匪防火功能。整个建筑以中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既分散又集中,4座雕楼分布建筑4角,登楼即可俯瞰整个庄园,又象四雄狮坐镇把守。一处有事,只要在雕楼土鸣枪,喊话,点烽烟,其他地方即可救应。解放前夕,闹士匪最凶时,屈恒升还高价从外地买回5门电话机,可随时在任何一角坐镇指挥,打击来犯之敌。

屈氏家族在屈恒升时代已经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人,同时也达到了顶峰。屈家共有土地3500多亩,主要分布在泸县、隆昌、荣昌三县的10多个乡镇,每年收租粮达63万多公斤,他还拥有轮船两艘,往返于重庆、武汉和上海之间;打米水碾1座;酒精厂1个;铁业铺1个;汇同钱庄一座;玉堂村餐厅1个;会馆2座,建在成都市区;办有启明中学1所,园内藏书2万余册;同时园内还养有轿夫、马夫、丫环、奶妈、厨师、伙夫、花匠、裁缝、更夫、家丁等40余人。屈家可谓盛极一时。

投资环境

方洞镇方洞镇方洞镇位于四川省泸县东北部,坐落在风景如画、矿产资源富集的薄刀岭山麓;流经大足、荣昌、泸县达沱江的濑溪河从镇中央穿过。东与重庆市接壤,距荣昌25公里、隆昌22公里、泸州60公里、隆纳高速公路32公里、泸县火车站18公里,4.97万人口。境内河流交错,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盛产优质水稻、玉米、花生、油菜及各类蔬菜瓜果等,交通便捷,电力充足、用水方便。历史以来,方洞镇人杰地灵,英才倍出,文化底蕴深厚,国画大师蒋兆和、当代书画家屈义林均诞生于此。改革开放以来,方洞镇经济快速发展,以优质仔猪、肉兔外销为龙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以煤炭、玻璃制品、建材、机械制造、水力发电等工业为主的工业企业发展迅速,是泸县东北边陲上的新兴镇。 方洞是一片投资的热土,方洞已经具备了发展的条件。方洞人民淳朴、厚道、诚信、热情;方洞已经敞开胸怀,以吸纳百川之势,笑迎八方宾朋,有识之士,加盟方洞是你明智而超前的决策。方洞人民欢迎你,方洞的发展需要你,方洞的振兴离散开你!愿我们携起手来,把希望刻在脸上,把信念定在心上,把重任担在肩上,实事求是,励精图治,依靠科学,奋发有为,用青春和汗水,共创方洞辉煌美好的明天。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