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研

体育科研

中文名 体育科研
语言 中文
现任主编 郭红生
主管单位 上海市体育局
编辑单位 《体育科研》编辑部
国际刊号 1006-120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目录导航

办刊历史

1962年,《上海体育科研》创刊,曾用刊名《上海体育科技资料》。

1980年,《上海体育科技资料》更名为《体育科研》。

1989年,该刊刊期由月刊改为季刊。

1992年9月28日,《体育科研》创刊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上海影城举行。

2003年,该刊刊期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2012年12月27日,《体育科研》专家选题会在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召开。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2017年3月21日,《体育科研》编辑部召开“新时期中国体育社团的改革与发展”专题研讨会。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主要栏目

《体育科研》主要栏目有体育论坛、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社会科学、体育健身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等。

  • 刊登内容

《体育科研》主要刊登体育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和意义的学术论文。

  • 读者对象

《体育科研》的读者对象为体育工作者。

人员编制

据2020年4月《体育科研》官网显示,《体育科研》编委会有编委29人;编辑部有编辑4人、英文编辑1人。

《体育科研》编委会、编辑部名单
职务 名单
编委 王茹 王晨 王然 王国祥 朱为模
庄洁 刘阳 刘欣 高炳宏 肖焕禹
张漪 陆小聪 陈文华 陈锡尧 郑樊慧
仰红慧 沈勋章 路云亭 蔡皓 谭小勇
黄海燕 曹可强 华英汇 康杰(美) 刘展(美)
余诗平 钱风雷 黎涌明 AndreasHohmann(德)
编辑 陈建萍 杨圣韬 刘畅 晏慧
英文编辑 李晖

学术交流

《体育科研》编委会、编辑部名单
职务 名单
编委 王茹 王晨 王然 王国祥 朱为模
庄洁 刘阳 刘欣 高炳宏 肖焕禹
张漪 陆小聪 陈文华 陈锡尧 郑樊慧
仰红慧 沈勋章 路云亭 蔡皓 谭小勇
黄海燕 曹可强 华英汇 康杰(美) 刘展(美)
余诗平 钱风雷 黎涌明 AndreasHohmann(德)
编辑 陈建萍 杨圣韬 刘畅 晏慧
英文编辑 李晖

办刊成果

2012年7月17日—21日,《体育科研》编辑部赴江西赣州参加了由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研究会主办、江西财经大学承办的“2012年第24届体育期刊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2013年6月20日—22日,《体育科研》编辑部赴浙江宁波参加了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宁波大学承办的“第十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暨第25届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年会”。

出版发行

收录情况

据2020年4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体育科研》共出版文献5311篇。

据2020年4月2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体育科研》共载文2642篇、基金论文量为1067篇。

影响因子

《体育科研》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被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08-2009)、中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期刊等数据库收录。

荣誉表彰

据2020年4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体育科研》总被下载840656次、总被引29677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400、(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237。

据2020年4月2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体育科研》被引量为19556次、下载量为58181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5(体育科学刊均影响因子为0.89),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3418名。

文化传统

《体育科研》是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

办刊理念

投稿指南

《体育科研》办刊理念是力求及时快捷地反映体育科学领域内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发现、新方法、新进展。

现任领导

1、对稿件的基本要求:

(1)投稿内容必须无政治性错误、不泄露中国国家机密、不违反中国国家法律法规,符合该刊刊登内容范畴;撰写文体格式符合该刊要求,执行中国国家有关标准;不一稿多投。

(2)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述严谨、数据可靠、图表设计合理、文字简明通顺,具有科学性和可读性。

(3)论文必须要素齐全,包括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中英文作者单位(地址及邮编)、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职称或学位、主要研究方向、E-mail地址和联系电话)

(4)可通过该刊网站远程稿件处理系统进行投稿。

2、投稿格式与撰写要求: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要准确得体、简短精炼(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便于检索(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容易认读(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等);论文题目在文字上要符合汉语语法、逻辑和修辞规则,不能出现语病。

(2)中文摘要: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要求简短精炼,明确具体,一般要求50~300字;格式要规范,用规范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得简单重复标题中的信息;不与前言雷同;摘要一般不出现插图、表格,以及参考文献序号;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摘要不分段;语言要通顺,结构要严谨,标点符号要准确。

(3)关键词:关键词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关键词包括叙词(叙词表)和自由词;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和用叙述性的语言书写本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不得用纯英文缩写词和共用概念词作为关键词;一般3~6个关键词,置于中文摘要之后。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