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乌可力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旗,原名乌斌。 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乌兰夫次子。
1939年从春天到秋天,他跟随父母跋山涉水,躲过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穿过伊克昭盟大沙漠,行程千里来到延安。1940年秋入“保小”读书。
抗战胜利后,乌可力回到内蒙古地区从事革命工作,成为了锡林郭勒盟的一名通信兵。[1]
1974年研究成功无机耐高温涂料,填补了两项国内空白。参与卫星发射服务进入国际,为我国空间技术跻身国际市场做出了贡献。由他研制成功的高温无机防火涂料广泛用于人民大会堂、天安门等重点建筑的装修工程以及各种民用、国防装备上。
1939年从春天到秋天,他跟随父母跋山涉水,躲过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穿过伊克昭盟大沙漠,行程千里来到延安。1940年秋人“保小”读书。
解放初期,乌可力听从父亲乌兰夫的教导,开始向科研方面进军。1954年,乌可力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兵器专业。
1958年至1960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火箭设计组任组长期间,研制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毕业后从事航空工程气动方面的研究。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曾任八机总科技局预研处处长,航天部预研局副局长,中国长城工业公司执行副总裁,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顾问。
1974年研究成功无机耐高温涂料,填补了两项国内空白,并协助在全国先后办起五个生产厂,年产值达100万元。
1978年后,组织建立军品预研体系,并主管固体发动机、空气动力、雷达、材料方面的预研工作,推动了型号发展。在长城公司负责外贸工作,并参与卫星发射服务进入国际市场的重大决策,为我国空间技术跻身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贡献。
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获得"五一"劳动奖章。
1985年,乌可力出任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执行副总裁,参与了我国卫星发射服务进入国际市场的重大决策,为我国空间技术跻身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获航天大奖。
1995年,乌可力出任中国九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影尚都国际影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总顾问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