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珏TOM在线执行董事兼销售与市场推广部行政副总裁
冯珏,本公司之执行董事兼销售与市场推广部行政副总裁。冯女士于一九九 四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颁国际贸易文学士学位。自二零零二年十二月起,冯女士一直出任北京讯能之销售及市场推广部副总裁。冯女士于二零零三年十月获委任为北京长通之董事,并于二零零三年十一月出任上海讯能及深圳新飞网之副总经理。加入本集团前, 冯女士于搜狐网出任企业业务发展部副总裁,以及出任富国媒体集团有限公司之项目经理。
她出身名门,且是著名的书香门第,从小在阳光下自由生长,呼吸着人文气浓郁的空气。
她是IT界著名的美女,连张朝阳也对她称赞有加。
她在全球各地飞来飞去,穿着不同的华服出席各 种Party,买衣服从不考虑价格。
她是TOM副总裁,娇美纤细的冯珏。
“我不喜欢清贫的生活”
有一年的时间,冯珏在上海读中学,剩下的青少年时光,都跟随父母住在北大燕园。这个地址本就不平凡,隐隐透露出她的家世:外公是一代宗师,哲学家冯友兰,母亲是著名作家宗璞。小时候冯珏经常代替外公给读者们回信,老人会在信后附上一句“这是我孙女冯珏的代回信”,久而久之,来信中竟有不少问候冯珏的话,这也算是她最早的“Fans”了。
“出生在一个‘文艺世家 ,我当然为它感到骄傲。它给我的影响太大了,从基本的世界观到生活方式上。它让我拥有了一种人文精神,这让我始终保持一种优雅的、人文气息浓郁的生活态度。我现在做完一些事情之后,会在一瞬间体会到,自己之所以这样处理,都是有源头的。”
北大的文史类专业,对冯珏自然是时刻敞开的。但她并没有这样选择,反倒修了国际贸易专业。“小时候的理想的确是当作家,可我青春期那会儿正赶上经商的年代,社会的评价标准影响了我的理想,甚至连我搞了一辈子文化工作的父母,也支持我能选择去学国际贸易,虽然他们打心里是希望我能像他们一样,但父母有时候会为了孩子违背自己的意志。
如今,她想要的一切,她全得到了。现在的她,物质充裕,成功漂亮,嘴角微笑的弧度永远那样骄傲;而文艺是她脉搏里恒久跳动的血液。
“搜狐是段很值得怀念的时光”
“Charles是我的朋友和师长,非常有才华和想法,是一个在我的人生里非常重要的男人,我一直都很感激他。”
聊天过程中,冯珏经常会说到“Charles”,这是张朝阳的英文名。那个男人在她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一切与爱情无关,却在短短几年内,让普普通通的她,站到了事业的第一个高峰。
进入搜狐之前,冯珏为著名的传媒集团StarTV工作。当时她根本没想到会做传统媒体之外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她走进了搜狐的办公室。那时搜狐才不过四十几个员工,办公室又小又乱。但面对热情洋溢,慧眼识珠的张朝阳,她选择迎接挑战。“当时想的很简单,我还年轻,Nothingtolose。机会不等人,错过了就无法再追赶。”
刚进搜狐,冯珏的本意是做业务发展分析,但张朝阳发觉了她的才华,她被安置在广告销售的位置上,这个职位对一个刚起步的公司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没有辜负张朝阳的信任,刚进搜狐的第一年,就带来了10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这个神话,至今网络界都引为经典。“刚开始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告诉Charles不要抱太大希望。快到1998年底的时候,我才敢对他说‘没准我们真能完成任务呢 。”
1999到2001年,冯珏一直在“搜狐商务发展部经理”的位置上,光芒四射的她一手支撑起了搜狐的短信业务,对于搜狐来说功不可没。
2001年,她顶上了璀璨的“副总裁”头衔,令整个IT行业内的人瞠目结舌,因为她仅仅28岁的年纪。在一次她主办的新闻发布会前夕,美国《华尔街日报》写下了《中国进入电子商务》的头版文章。而冯珏也成了搜狐除张朝阳之外的另一个传奇。
“在搜狐的日子很开心,和Charles相处得也非常好,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我离开搜狐,Charles也应该会觉得惋惜吧。”她嘴角保持着微笑的弧度,对于这个有太多事情可说的人保持赞扬。
她却始终对张朝阳念念不忘:“感情上非常难以割舍,离开之后很长时间都不适应,Charles是我的朋友和师长,非常有才华和想法,是一个在我的人生里非常重要的男人,我一直都很感激他。”
“永远别说‘我绝不穿什么 ,只要是漂亮的我都要。”
去年年底的上海大剧院,莱卡·Chan-nelYoung风尚颁奖大典拉开帷幕,冯珏和李小冉一起亮相,紫色MaxMara绸缎长裙,黑色Parda貂皮披肩,站在穿着低胸公主装的李小冉旁边,却一点都不显得黯淡,知性与优雅的气息,配上她自信满满的表情,很是动人。
闲暇的时候她爱打网球,就去离公司不远的中国大饭店。商务上请人吃饭,便去公司附近的东方君悦酒店。购物通常是去香港,背着大包小包回来。“买衣服,我比较偏好经典优雅的款式。特别流行和当季的也会买,一般做好打算只穿这一季,免得来年别人看见,会说这么退流行的衣服你也穿啊。但买也是一定要买的,哪有女人不希望自己是站在时尚的浪尖上呢。到现在我也没有理财的观念,买衣服从不考虑价格。我有能力保障我的未来,有权利享受高品质的、不被金钱数字捆住的生活。”
“我偏好的品牌?比如Prada、Versace、MaxMara和Armani之类的吧。衣帽间里Prada的东西最多,从衬衫到外套到鞋。我最喜欢的一双鞋就是在纽约的Prada店里买的,很特别,却一点也不张扬,很像我的性格。女人对服装都是很敏感的,我总是能在一家店里,一眼就看到属于我自己的东西。”
她的确很爱挑衣服,在各个城市给自己和男朋友不停地选购,说到购物便止不住。“原先我特别固执地不喜欢LV的衣服,可有次一个设计师陪我在香港选衣服,发现有件LV的衣服很适合我。所以永远别说‘我绝不穿什么 ,只要是漂亮的我都要。”
其实,没有女人会否认,漂亮对于成功是很重要的事,冯珏也一样。“我并不算特别美的女人吧,但是在男性世界里出现一个衣着得体,谈吐与气质都不错的女性,肯定会叫人感觉比较舒服的。
“再没有什么别的能诱惑得了我,除了爱。”
她的微笑始终很迷人,带着一种幸福的感觉。有这样甜蜜感的女人,通常不会缺乏爱情。她骨骼纤细小巧,气质典雅,是出名的IT界美人,身边倾慕于她的男士,自然多不胜数。
说到男朋友,脸上的甜蜜开始满溢。“工作一直非常忙,在这种状态下还要花时间去维护感情,你知道,感情很容易由于分开太久而变得生疏的。辛苦是肯定的,但值得,没有什么比爱更美好。”
冯珏的作家母亲宗璞,文笔委婉而细腻,成名作《红豆》里,有一段凄迷美好的爱情故事,当年很多读者都被感动得不行。冯珏的血液里,有对爱情真挚追寻的基因。“他是个高大威武的人。”说罢之后她不再提起男朋友的私事,只说不要扯到别人身上,却可以隐隐看出内心的百转千回。
但之后,她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提起他,自然而天衣无缝。“我最珍惜的饰品,是男朋友送给我的一条手链。那时候我们刚认识不久,他忽然决定要见我,但没有太多时间挑礼物,就在机场买了那条手链。之后我贵重的奢侈品很多,但依旧是那条手链最重要。”
聪明、美丽、成功如她,身边的诱惑自是少不了,可每每说到自己的男朋友,她都特别坚定而执著,真叫人猜不透,究竟是怎样迷人,怎样才情横溢浪漫稳重的男士,才能配得上她呢?又是怎样优秀,才能叫她一直在他身边呢?或许所有猜测都多余,一切不过是他爱她,她也爱他那么简单。“所有特殊的日子和假期,我都希望能和自己最爱的人在一起。再没有什么别的能诱惑得了我,除了爱。”
冯珏坦诚第一份工作是由家里人介绍的,但她强调也仅此而已。言下之意是她无疑是抓住了机会。
富国资金管理公司成立于1993年,由严慈亮与Susamma Foel合作创立,二人均为哈佛的MBA。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后,美国国内开始看好中国市场,由美国ZIFF家族为主要出资人,成立了一支基金,募集了0.525亿美元,富国公司成为该基金的管理者。基金引入了一些海外刊物,在中国合作出版。冯珏在富国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被指派负责《科技新时代》。《科技新时代》英文版创刊于1872年,是全球销量第一的生活科技信息杂志,属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旗下资产。
这一经历是重要的,90年代中期,中国的媒体刚刚开始商业化尝试,那么冯珏属于第一代具有媒体商业化经验的经理人。1997年冯珏加入新闻集团的卫星电视(StarTV),具体的工作是广告销售和节目互换。1998年加入chinaByte,担任市场部经理。chinaByte同样是新闻集团注资的一个项目,早期的中文IT原创网站,现在是天极网旗下网站,并且开始使用中文名称——“比特网”。冯珏在chinaByte的时间并不长,同年5月经朋友推荐她来到了初创的搜狐。实际上,1998年2月25日搜狐的前身爱特信才正式推出“搜狐”系列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不过,搜狐在3月已经获得了来自英特尔和道琼斯的21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事后冯珏回忆,一个乱七八糟的现场,总共只有40多人,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搜狐。
冯珏希望做业务发展分析,或者是张朝阳慧眼识珠,或者一个40多人的公司根本就不需要业务发展分析这样的职位,或者销售是搜狐面临的主要矛盾,冯珏被安排做了广告销售。有关搜狐在1998年实现了100万美元的收入基本上被视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这个数字在当时的确很多,当时Google的标价也就100万美元。1999年年初,张朝阳宣布搜狐在1998年实现了100万美元的收入,其中80%来自于在线广告,其余则来自于网页制作等收入。这意味搜狐在当时的中文互联网领域实现了最多的收入。不过在2000年搜狐的招股书上,1998年的收入是47.5万美元。
当时搜狐最大的广告客户是英特尔和诺基亚,事实上,整个互联网广告投放都集中在IT领域,对这一领域的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来说,无疑冯珏并不陌生。在搜狐的后期冯珏开始涉足当时还不那么起眼,但是后来被证明十分重要的业务——无线增值服务,在向媒体介绍的时候,她谈到搜狐已经尝试了多种商业模式,除广告之外,无线应该是很有潜力的一项。
2001年冯珏成为搜狐副总裁。互联网领域的一位女性副总裁。此后冯珏开始成为了时尚类媒体追逐的目标。
2002年11月冯珏离开搜狐,加盟TOM任副总裁。虽然同是副总裁,责权范围大为扩展,冯珏得以负责TOM市场营销的整合,包括短信业务的品牌建设、门户形象的包装和推广以及产品营销等各个领域。实际上,当时她的举动引起了业内不小的反响。
在搜狐工作的后期,冯珏开始管理无线增值服务,当时具体来说,就是短信,短信业务对当时的门户网站来说,太重要了,后来张朝阳总结,短信业务使各门户网站的赢利期提前了一年,而搜狐也正是在当年第二季度摆脱了长达六年的亏损实现赢利。并且,当时无线增值服务正从短信拓展到彩信、WAP。业务存在对品牌推广一定程度上的需求,这正是冯珏的工作内容。因此冯珏转投TOM被戏剧性描述为门户之间短信市场竞争正面化。
有关冯珏离开搜狐,加盟TOM对搜狐的影响,当时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后期搜狐专门成立了一个短信小组,由张朝阳直接负责,冯珏的权限无形之中已经变小;而冯珏分管的华东、华南市场是向古永锵汇报,古永锵对这块业务亦较为熟悉。另一种声音认为,冯珏对搜狐的广告及无线业务都具较大的影响,存在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我们来查询一下2003年第三季度,也就是冯珏离开搜狐一年后搜狐的财报:2003年第三季度,搜狐的广告收入总额为870万美元,同比增长138%,广告收入占搜狐第三季度总收入的40%。非广告收入达1330万美元,同比增长248%,构成了2003年第三季度总收入的60%。包括1260万美元的收费信息服务(主要是手机短信相关业务)和70万美元的电子商务销售收入。
但是另一个方面,TOM的数据(TOM在2004年才上市,好在我们可以从当时TOM集团的财报中获得相应的数据。):互联网事业集团录得收入港币一亿二千六百万元。无线数据服务是互联网业务主要收入来源。而在2002年第三季度互联网业务收入为港币六千四百万元。两家企业都在经历迅速的增长,在这个阶段,人员流动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更多是积极层面的。不过在那个时候,还是有一些人有不同的看法。
TOM的问题,用一句话总结就是:高端品牌在从事低端业务。实际上,无线增值服务的受众是语音业务中的低端用户,这是现实市场环境决定的。王雷雷甚至认为,到3G时代仍然如此,他很可能是对的。当无线增值服务占据公司收入绝大部分的时候,那么门户是否应当配合,以产生协同呢?但是TOM。COM作为一间和记黄埔旗下的企业,一间跨区域的公司,它的运营成本不低。在涉及娱乐、社会新闻这样的具体内容时,倒不能说它的运营成本一定很高,但是其竞争对手的运营成本可以更低。
我们说,TOM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牌,但是这是针对瑞银、大摩、南方航空、中海建设这类企业而言,对一个关注于娱乐资讯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不重要的,而从业人员(不少是来自中国最出色大学的年轻人)其实并不擅长针对娱乐、社会新闻的高敏感用户制作内容,这样品牌渗透要比想象中慢。2005年的时候,TOM合并了一些频道,裁撤了财经、房产等频道,以便集中资源,从逻辑上说,没有问题,但是门户网站运营有其复杂性。比如说我们购买一份报纸的内容刊载授权,涉及的是这份报纸的全部内容。但是裁撤了部分频道之后,价格并不会降低,反过来,减少了频道就减少了广告投放。那么实际上,一份报纸绝大多数重要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都来自于新华社,本来已经获得了新华社间接授权,财经新闻、地产新闻倒属于原创的,但是又没有用处。导致一个结果,可能花很多钱,每天买回了两三条社会新闻。
进一步说,财经媒体基于受众的购买力,收入更倾向于广告,因此在内容授权上比较宽松,新浪财经相当多的内容授权应该都是不花钱的。但是体育和娱乐媒体更倾向于获得发行收入,尤其是门户竞争日趋激烈的时候。因此TOM的成本压力并没有随频道削减而减少。从逻辑上说,2008是奥运年,会有大量涉体育的广告投放,但是也不尽然,因为,真正体育类广告的活跃投放客户是很少的,大型赛事之所以可以获得较多的广告收入是因为相关媒体的大架构。新浪和搜狐都拥有足够大的业务架构,因而会有一些广告客户交叉投放,使成本得以弥补。
“娱乐第一,比赛第二。”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广告语,文案清晰地描述了网站的定位,只是这样一来,重新回头做高端就很难了。那么今天TOM可以不要网站了吗?不可以,不单涉及一个上市公司最初承诺的问题。
在线业务的弱势已经拖累到无线业务。无线增值服务之所以成立,是基于一个跨平台的概念,如果仍然要通过中移动来获得用户,那么就没有存在的合理性了。
没有谁告诉过,TOM今后会怎样转型,但是经过裁员并且实际上是放弃了传统内容之后,社区就成为唯一的方向。玩乐吧是依据长尾原理,结合无线和社区及媒体,创新的一种应用或者商业模式。
依据那么一个逻辑: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歌曲,不管是自己哼唱的还是朋友哼唱的歌曲上传网站,这就形成了一个音乐社区。通过持续地在大学举办原创音乐巡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这一社区中来。这个模式的戏剧性在于,一些职业歌手,意识到这是一个有效的推广方式,开始参与其中,这就提升了整个社区的水准。至于赢利模式实际上很清晰,或者是通过彩铃,或者是铃声下载。
常来说,目前市场上的热门彩铃就那么几种,这使得SP在面对音乐所有人的时候仍然是弱势的,正如他们面对移动运营商一样。但是如果人们倾向于拥有更个性化的彩铃,那么这个行业就突破了瓶颈。
作为一种产业方向,无线增值服务实际上是极具吸引力的。随着无线带宽的扩展,类似Skype这样的语音软件被置入手机,基础电信服务收入空间将不断被压缩,产业的重心将逐渐向增值服务倾斜。存在一个同运营商划分业务边际的问题,一个SP拥有的活跃社区,意味着拥有移动运营商绕不过去的资源,将有机会同运营商合作,从而使业务延续下去。
无线+社区,或者说透过社区不断尝试新的应用,比如说,最近很热门的手机视频,从企业的角度说就是新的商业模式,最终拓展为一个庞大的无线王国。这是一条合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