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村支部带领全村群众继承和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和艰苦的奋斗精神,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奋力建设家园。1958年,中共万山村支部书记潘火溪发动全村人民开垦和发展茶叶120亩,其中连片80亩;1965年,兴建占地80平方米的村校1所,以解决学生长期无教室,入学读书难的问题。1970年,新建茶厂1个,从手工制作走向机械加工的道路。1976年,建成蓄水5万立方米的水库1个和配套的4500米长的引水渠道1条,确保灌溉农田500亩和全村120户,423人吃水难的问题。同年,全村开田50亩,其中造了一丘10亩的大寨田。1982年,投资1万元,发展100多亩猕猴桃生产。1983年,自力更生,以方石块结构建成占地100多平方米的村大会堂,解决了群众文娱活动场所和村委会办公地点。是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省定标准,开垦和发展150亩杉木基地,已郁郁葱葱连片成林。万山村还总投资23.50万元,从1979年动工兴建至1987年10月建成通达万山村长8.58公里的盘山简易公路,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经济,改变老区面貌的坚实基础。1991~1992年,由省水利厅拨款5万元,将3566米长的水库引水渠道加固加高,成为三面光水泥结构,增加引水能力。1992年,自筹资金5.50万元,重建村校和潘香凤烈士纪念室。
万山村,除从事传统的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林业外,还积极地发展第三产业。1992年,全村有100多人在外地经商、务工,经济收入有了增加,村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新建房屋18间,1440平方米,拥有电视机40台。万山籍在外地工作的共有128人,其中县团级以上干部8人,科技人员16人。
1929年,红十三军领导胡公冕、雷高升、李振声、张学东等曾多次到万山村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其时,全村36名青年参加红军游击队,后扩编为红十三军一团补充营四连,随部攻打永嘉上董团练、黄南三早民团、处州省防军,出击瑞安、平阳,解放缙云县城,攻克瓯渠和第二次攻打平阳等。连长潘金亨、指导员潘进生在战斗中被捕,关在青田监狱受尽折磨而死,战士葛成金在瑞安大京攻打省防军时牺牲。
1938年,创办万山垦植生产合作社,万山、光乍坑等6个村有400多户村民入社。劈山、垦地2000多亩,其中万山村就占1700多亩。社员在开垦的土地上种植油桐、油茶、玉米、小米等作物,以解决粮食困难,并开展勤俭持家活动,全村将入社前卖给地主的250担田地,从中赎回100多担。在创办生产合作社时,中共青田县工委领导曾绍文、县政府合作指导室指导员陈明篪、海口经济建设实验区指导员黄崇和前来万山指导,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组织生产自救,进行减租减息,发展中共基层组织,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939年1月9日,建立中共万山村支部,并以这个党支部为中心联络发展万山区、温溪区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壮大革命队伍。是年,万山村妇女联合会成立,有20多名青年妇女参加组织,负责人潘香凤。妇联会按照中共万山村支部提出的妇女要团结对敌、生产自救,家庭和睦要求,带领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丁、抗租、抗捐、抗税、抗息、抗粮、反恶霸的六抗一反革命斗争,开展做布鞋支前、照顾伤病员、接待上级领导、掩护乔装的革命同志等,她们并活捉装扮成算命先生到万山进行活动的3名国民党特务。同年,生产合作社还以打野兽、保护农作物为名,从温州购买步枪5支、子弹3000发。1940年,建立村民兵队。1942年,为解决制造枪支经费困难,大部分中共党员卖掉自己的田地以充实经费。中共万山区委书记李文辉从仙居县请来造枪师傅,在万山村祠堂制造步枪14支,为后来建立武工队和十三区队打下良好的基础。同年7月,日本侵略军在富川乡石平川抢装钼矿砂150袋,拟于次日外运。
继石平川村民周玉清、王国光等奋起抗敌,夺回矿砂20余袋后,中共万山村支部书记潘如楷带领共产党员和青年民兵近30人,深夜将日本侵略军待运的钼矿砂全部倒入溪坑,并拆毁采矿机器。次日,日本侵略军施行报复,烧毁钼矿区与石平川、底项、万路等村房子。1945年夏,以中共万山村支部为中心,组成20余人,由潘如楷带领到遂驳,加入胡景蠨组织的抗日游击总队,经3个月的训练,为了解决粮食困难,发动1000人,奔赴仙居县双庙,被敌人发觉后,冲出包围,撤至仙居和永嘉边界,坚持分散斗争。
1947年2月,中共永青中心县委派干部到万山组织武工队,经过1个多月的军政训练,改编为浙南游击纵队第十三区队(简称十三区队),在永嘉、青田边界开展游击战争。万山村参加十三区队的有13人。1948年8月14日,十三区队侦悉青田县自卫队20余人到温溪接运武器弹药,当晚在温溪码头埋伏,15日上午9时,青田县自卫队船只向码头靠拢,十三区队突然袭击,毙敌4人,击伤2人,活捉分队长蒋旭军等10余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10支、枪榴弹筒10个、子弹2000发。1948年秋,浙江省保安旅五团2个营、四团3个营、旅部独立营以及青田县自卫队约3000人,分兵4路包围万山革命根据地。10月10日,十三区队在黄?占领有利地形,经过十几小时的激烈战斗,击溃敌军1个营1个连,毙敌官兵15人,生俘43人,缴获轻机枪4挺、步枪25支、子弹数千发、战马2匹、收发报机1台、全省军用地图1套。这一天,万山村潘火溪、潘光波组织和率领9名全副武装的民兵,从万山岭下来,居高临下,截击敌军败兵退路,迫使敌人投降,俘敌18人,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9支、无线电台1台、战马1匹及其他军用物资。敌军在黄?被击败后,浙保四团团长陈祖康率部到黄?、峰山、石平川、万山、底项、平山等地报复扫荡,11月17日放火烧村。十三区队队长何经直、政委廖义融率部,兵分3路,在金龙、岩坑口和钱塘头水牛潭背伏击敌人。毙敌15人,敌残部向金龙逃命,途中又被打死7人、活捉8人,全歼放火烧毁万山、底项两村的敌人。当万山岭的敌人听到枪声,派出一个加强排40多人前来增援时,也在岩下口全部被歼灭。在革命斗争中,万山村民为革命付出了重大代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例如,1948年1月,十八岁的女共产党员、地下交通员潘香凤,为刺探敌情,秘密送信,联络光乍坑、乌泥塘、平山、底项、峰山、黄?等村的中共党员和党组织,不幸被捕,受尽敌人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后在永嘉碧莲溪畔英勇就义,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茔葬在青田县城烈士陵园)。1949年5月,青田解放后,为纪念老区人民的功绩,便以万山村命名万山乡、万山区。
万山村在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二度被国民党部队烧成废墟。面对废墟,村民坚贞不屈,奋起重建家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万山村支部带领全村群众继承和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和艰苦的奋斗精神,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奋力建设家园。1958年,中共万山村支部书记潘火溪发动全村人民开垦和发展茶叶120亩,其中连片80亩;1965年,兴建占地80平方米的村校1所,以解决学生长期无教室,入学读书难的问题。1970年,新建茶厂1个,从手工制作走向机械加工的道路。1976年,建成蓄水5万立方米的水库1个和配套的4500米长的引水渠道1条,确保灌溉农田500亩和全村120户,423人吃水难的问题。同年,全村开田50亩,其中造了一丘10亩的大寨田。1982年,投资1万元,发展100多亩猕猴桃生产。1983年,自力更生,以方石块结构建成占地100多平方米的村大会堂,解决了群众文娱活动场所和村委会办公地点。是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省定标准,开垦和发展150亩杉木基地,已郁郁葱葱连片成林。万山村还总投资23.50万元,从1979年动工兴建至1987年10月建成通达万山村长8.58公里的盘山简易公路,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经济,改变老区面貌的坚实基础。1991~1992年,由省水利厅拨款5万元,将3566米长的水库引水渠道加固加高,成为三面光水泥结构,增加引水能力。1992年,自筹资金5.50万元,重建村校和潘香凤烈士纪念室。
万山村,除从事传统的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林业外,还积极地发展第三产业。1992年,全村有100多人在外地经商、务工,经济收入有了增加,村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新建房屋18间,1440平方米,拥有电视机40台。万山籍在外地工作的共有128人,其中县团级以上干部8人,科技人员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