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献研究集刊

作者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
开本 16
书名 安徽文献研究集刊
ISBN 9787546102405
出版日期 2009年4月1日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出版社: 黄山书社; 第1版 (2004年12月1日)

平装: 28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807071044

条形码: 9787807071044

尺寸: 23.6 x 16.4 x 1.6 cm

重量: 340 g

内容简介

作为开端或试刊的第一卷,从而上看,已大体上反映了安徽文献的状况与学术文化的概貌,但层次上深浅不一,且有某些不足,这将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水平的提高。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安徽文献学史和文献学具体内容的研究,安徽文化的特点及其传播和影响的研究,都将是我们有待开辟的领域。而科技文献,如算学、医学、农学和一般自然常识等内容,我们拟设立专门栏目,就在今天虽属自学科学,但在中国传统中,与“人文”是不分的,合进来一些或许可收双美之效。

《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第一卷的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齐鸣”的学术方针、搜集、整理、研究、传播安徽文献,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繁荣安徽学术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目录

卷首语

新时期安徽古籍整理出版的成就与特点

《安徽丛书》编纂缘起

近二十年来桐城派文献整理的回顾与展望

明清时期安徽数学发展概观

梅尧臣年谱

历史文献研究

王明清《挥麈录》初论

《史论》与戴名世的史学理论观

《安徽金石略》及其文献价值

试论包世臣《齐民四术》的史料价值

试论南泉普愿在南禅展开史上的意义——兼论近古皖江文化氛围的形成与南泉关系

文学文献研究

黄生《杜诗说》与清初杜诗诠释方法

宋学 守望古文的壁垒——从姚鼐《刘海峰先生》看其行谊和学术

张潮《幽梦影》之成书及其同朋小品丛书略论

戴震思想与学术研究

戴震心目中的义理之学

戴震诗学的基本观点与《孔子诗论》

戴震《毛诗补传》的释诗特点与诗学理论价值

戴震说《诗》旨

皖籍女作家研究

安徽历代女作家述论

女子无仪 吾何仪哉——浅淡女性心理对方维仪文学活动的影响

关于吕碧城研究的几个问题

20世纪皖籍名学者研究

胡朴安 胡道静《校雠学》述论

陈独秀《中国古代语音有复声母说》评述

胡适校勘学思想探讨

丁山先生古史研究

学术札记

《皖人书录》札礼

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非为专驳章太炎说

从“问”字结构看《庄子·外篇》部分篇章的作者问题     

编辑推荐

《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第3卷)》是由黄山书社出版的。

文摘

欧阳修治学虽强调学贵自得,创发己见,却反对刻意求新,欧阳发就说他“不苟务立异于诸儒”①,韩琦也评价他“务究大本”,“不过求圣人之意自立异论”②,表明他尊重先儒旧说,决不轻率标新立异,而史书上也有他“虽以文雄一时,然无忌前好胜之气”③的评价,这都表明“公心通论”注释观已成为欧阳修读书治学的法则。不仅如此,欧阳修对自己的学生也作这样要求。如庆历三年(1043年),欧阳修致信徐无党,规劝他治经旨“不敢自以为是”,责备他“自信甚锐”,“于经外又自为说”;又批评说后儒给《春秋》作注,总结《春秋》书法义例是“患沙浑水,而投土益之”,因而主张丢掉《春秋》书法,“不若沙土尽去,则水清而明”,并且告诫学者要“慎于述作”。他说:
凡今治经者,莫不患圣人之意不明,而为诸儒以自出之说汩之也。今于经外又自为说,则是患沙浑水而投土益之也,不若沙土尽去,则水清而明矣。鲁隐公南面治其国,臣其吏民者十余年,死而入庙,立谥称公,则当时鲁人孰谓息姑不为君也。孔子修《春秋》,凡与诸侯盟会、行师、命将,一以公书之,于其卒也,书曰“公薨”。……故某常告学者慎于述作,诚以是也。④表明欧阳修对于徐无党治经史有看法。也就是说,徐无党注《新五代史》又去搞一套书法义例,欧阳修是持批评态度的。又如《礼记》,欧阳修就认为不可随意改动,说:“然其中好语,合于圣人者多,但当去其泰甚者尔,更宜慎重。”⑤
我们认为,对古代文献进行注释,一般都要参考前人的注释,体现出自己的研究成果。那么如何对待旧注,进行新解,注释者这就有个正确的态度和方法问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