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状云

波状云

中文名 波状云
分类 卷积云高积云层积云夜光云
目录导航

形成原因

一般认为形成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着空气密度和气流速度不同的界面,在此界面上引起波动。二是由于气流越山而形成的波动(称地形波或背风波)。在上层风速大、密度小,下层风速小、密度大的界面上产生波动时,由于各高度上的风向、风速常随时间变化,波动的方向也随之改变,新产生的波动叠加在原来的波动之上,从而形成棋盘格子般的云块。波动气层甚高时形成卷积云,较高时形成高积云,低时形成层积云。波状云的厚度不大,一般为几十米到几百米,有时可达1000—2000m。在它出现时,常表明气层比较稳定,天气少变化。谚语“瓦块云,晒死人”、“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就是指透光高积云或透光层积云出现后,天气晴好而少变。但是系统性波状云,像卷积云是在卷云或卷层云上产生波动后演变成的,所以它和大片层状云连在一起,表示将有风雨来临。“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就是指此种预兆。

特点

波状云由许多呈波浪形的碎云块、云片或云层组成,有时可以出现明显的双重波形系统。一般厚度不大,只有几十米到几百米。

分类

  根据波状云的云底高度的高低,将其分为以下三种: 卷积云(Ci)、 高积云(Ac)、 层积云(Sc)。

相关信息

图片  2011年12月16日下午,美国 阿拉巴马州的 伯明翰上空出现怪异的波状云,好似海浪一样在空中翻滚。随着极具超现实色彩的云浪出现,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天空,有人还用带有照相功能的手机拍下这罕见的景象。

波状云被称之为“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现象”,通常在广阔的平原地区出现,当地的风速快速变化,形成湍流。快速移动且密度较低的云层在速度较慢且密度更高的云层上方移动,形成云浪。离奇的云浪出现后,当地居民拍摄了照片和录像,而后发给当地气象站,询问“这种在天空中出现的海啸到底是什么?”

赏云协会解释了这种怪异的天气现象。云浪是一层卷云内部出现湍流的结果,卷云内的气流速度和方向存在差异,导致云朵形成好似在水上翻滚的景象。“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这个名字来源于苏格兰男爵开尔文和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亥姆霍兹,他们对这一怪异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