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

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

中文名 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
遗产编号 Ⅷ-121
遗产级别 国家级
申报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目录导航

历史渊源

成都金银器制作在秦汉时代就颇为发达,至清代中叶已形成一定规模,其中银花丝制作技艺最为突出,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

成都是中国银丝工艺品的传统产区之一。其银花丝制作技艺,工艺精湛,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五代时期前蜀皇帝王建墓中出土的玉册、饰件、金银器皿可证,当时的银丝制品已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成都的金银丝编织品,工艺独特,历代均列为贡品。

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

工艺特征

银花丝技艺的特点,是采用“平填”技术,无胎成形,反映出艺人的技艺。艺人们根据设计图稿,采用不同粗细的纯银丝,先制作出图形边框,再用不同的技法对中间的图纹进行填充和编织。这种独特的技艺令人想起了刺绣及其他手工技艺,全凭艺人的艺术感悟和熟练的手上功夫。再加上填丝、垒丝、穿丝、搓丝焊接等综合技术的运用,一件精美的银花丝产品便在艺人手下诞生了。即使是立体造型的制品、大型复杂的制品、方圆不规则的产品,也一律采用无胎成形法,彰显出这一民间工艺的技术和艺术含量。成都银花丝技艺中,还有一道关键的工序,那就是白银防变色工艺处理,这就使银花丝产品能在较长时间保持柔和的光泽,不褪色,从而为产品带来衡定的美感。

工艺流程

实际上,制作一件银花丝作品,至少需要30道工序,需要剪刀、摄子、踏刀、钉锤、规尺、格丝板、小焊枪等各类工具。

成都银花丝制作流程:

第一步:将银质材料抽拉成不同粗细的白银丝。

第二步:然后通过手工绞合、穿丝碾压、锉等工序加工成不同的花丝。

第三步:再根据不同的图案配置,将不同的花丝喷枪焊接

第四步:最后将焊接好的半成品,再通过手工无胎成型、堆垒、打磨、抛光、镶嵌、洗色、防氧化处理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银花丝产品主要有瓶、盘、薰、鼎、盒等传统摆件及钗、环、镯等饰品,近年又开发出了“银丝画”等新品种。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以白银为材料,综合运用花丝和錾刻、填丝、垒丝、穿丝、搓丝、焊接等技艺,按照设计要求精心制作出各种手工艺品,其成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1]

传承人物

道安,女,1962年01月29日出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2]

保护措施

自2012年起,倪成玉老师通过公司体制招收学徒,进行设计和制作的技艺传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骆欣欣同学于2012年拜倪成玉老师为师。

2013年11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5名学生至天鑫洋金业有限公司从事银花丝工艺的制作与传承的工作。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成都金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3]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2012年9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举行,成都市特别组织了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参展,其中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是这次展会中的展品。

2019年9月27日,“巧手夺天工-传统工艺的现代新生”展览27日在成都博物馆开幕,展会上展出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倪成玉带来的“梅兰竹菊大六方花瓶”等作品。[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