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溪瓷烧制技艺

中文名 枫溪瓷烧制技艺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技艺
目录导航

历史渊源

据有关考古资料,古潮州地域发现的最早陶器,是南澳的象山遗址和东坑仔遗址下层,年代大约在距今8000年以上,属新石器时代早期。

进入商周时期,这里有一个被考古界命名为“浮滨文化类型”的发现。浮滨类型处于铜石共存的时代,也是一个印纹陶和釉陶共存的时期。

汉代,现潮州城的西郊北郊出现厂陶窑,在其高岗和山地中,曾出土了各种器物。这可以说是本地除日用器皿之外,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物、动物陶瓷雕塑的开始。

到了晋代,陶瓷窑仍存在于北郊一带(惜其地下埋藏直到1992年建花园开发区时被摧毁),从器物看,几乎岭南出土的同一时期的器物,在潮地都可以找到表证。事实证明,两晋南北朝时期,潮州的陶瓷已大大超过了前面的朝代。它为潮州唐宋时代陶瓷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唐代,潮州陶瓷迎来大发展时期。当时潮州窑的瓷器主要有碗、碟、杯、缸、盂、盆、罐、豆、枕、钵、瓶、坛等类,还有瓦当等物。

宋代,迎来了潮州陶瓷一个辉煌的高峰期。潮州已成为岭南瓷都。

宋代潮州窑的瓷器的胎质细密,瓷器主要有日用瓷和美术瓷两大类 日用器有碗、碟、盘、盂、盆、瓶、壶、军持、杯、盅、罐、炉、盏、灯、盒、茶托、钵、缸、坛、枕、文具类的砚、笔架、水注等。

明代时期,由于潮州枫溪原有的陶瓷生产基础,水陆交通便利,原料材料来源和原先凤山等地窑户的西迁至此等条件,使枫溪于明代迅速崛起为新的瓷都,继续了宋代笔架山窑为中心的环城区域陶瓷生产的繁荣局面。

明清时期的“潮州窑红绿彩”,曾经对越南、日本的陶瓷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这表明明清时期的枫溪陶瓷非但承继了唐宋潮州窑的风格,也继续了外向型的海洋文化特色。该时代枫溪的瓷塑艺术品,已可分为人物类、动物类和仿生类等。

清末民初,镂空类(即后来所称的通花瓷)陈设瓷也开始批量出现。

新中国以来,枫溪区成为中国瓷都的龙头,已有有陶瓷生产企业4000多家,生产工人7万多人,年陶瓷产值70多亿元,年出口创汇3亿多美元,产品远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潮州陶瓷以“白如玉、细如丝、薄如纸、明如镜”的特色而闻名,2004年,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潮州市“中国瓷都”荣誉称号。[1]

工艺特征

瓷器从使用功能上看,可分为日用瓷、艺术瓷、建筑卫生瓷和特别用瓷等门类;从装饰工艺上看,又有釉下、釉上、釉中、色釉彩和综合装饰等形式,而釉上、釉下又有多种装饰手段。这些,都各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及其所呈现的艺术特色。

通过枫溪瓷烧制技艺制作的艺术瓷的功能以陈设欣赏为主,所以又被称为艺术陈设瓷或美术陈设瓷。枫溪的艺术陈设瓷分为人物瓷塑、动物瓷塑、通花瓷花,花瓶(盘)类彩绘,现代又有陶艺和瓷塑壁画等。其中,除瓶(盘)类彩绘涉及瓶体造型的整体设计与彩绘外,其它数类主要技艺体现在雕、捏、刻、贴、塑上。

通过枫溪瓷烧制技艺制作的通花瓷,是潮州枫溪地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雕贴镂空、精巧玲珑的陶瓷艺术品类,主要特点是在瓷坯体上雕通连续的几何图纹或花卉、人物、动物等形象。通花瓷经常与捏贴瓷花相结合,称“寄花通花”。由叶竹青担任主体设计、王龙才负责主要创作的1.2米三层《友谊通花瓶》融通花、堆塑和寄贴立体瓷花、捏塑人物于一体,是当时大坯体多层通花瓷的一个突破。[1]

工艺流程

枫溪瓷烧制技艺工序繁杂,一般包括选料、塑制、翻模、成型、施釉、装烧、彩绘、烤花8道工序。其塑制有堆、雕、镂、控、贴、塑、刻、划、印、压、挤等多种技法,施釉有蘸、浇、泼、喷、刷等手法,装烧按釉料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又分氧化烧和还原烧两种,烧成后如再加彩绘的,还需在烤花窑烧烤烘焙,出窑后才完成瓷品制作流程。详细制作流程如下。

(1)选料炼(澄)泥。

选择优质瓷土,粉碎、过滤、陈放一定时期、晾干至可塑。现代已用机械粉碎,炼泥机炼制。

(2)塑制。

人物动物瓷塑方面,把握整体动态,而后正式投入雕塑。手法有堆、捏、塑、贴、雕、刻、划、镂、印、压、挤等,然后修整定形,晾干。这最先的单件作品称为原作。有的原作不用加彩的,晾干施釉(或不施)后即可进窑炉装烧,烧后已是作品。有的原作需加彩的,如是设计装饰为釉下彩,则在晾干后的生瓷坯上加彩,而后进入施釉工序,烧出来的也是原作、原作具有不可复制性。

通花瓶的原作则用拉坯成型,后在一定干湿度的软生瓷坯上直接描画镂空纹样(或先在器形展开图上以纸描画镂空纹样。然后用手轻拍在软瓷坯上),再进行雕镂二不能用拉坯成型的,则应人工堆塑实心器形,再在此实心器形上仔细雕镂浅浮雕纹样,而后以此为“模母”,压印或注浆成带纹样的器形,再行雕镂。烧成后,选择保留一件最好作品,毁去其它成品及模母,此件也称原件。1957年后,批量生产的通花瓶改为注浆成型。

(3)翻模。

枫溪当地也称为“剥模”。作品如要定量或批量生产,则以原作为“模母”,进行翻模,制成石膏模具。翻模视作品具体情况,有的翻成一模(称单合模印)即可投入注浆成型;有的则应切割分解成若干主副模(称多合模印,以数编号),各自注浆后再依原作式样粘贴组合。定量或批量生产的通花瓶,翻模方式也与此相同。

(4)成型。

批量生产的美术瓷多采用注浆成型。局部需用化妆土的,也在此过程完成。一件作品有多合模印成型的,其粘接在注浆凝干后进行。通花瓶需寄贴浮雕或立体人物、花卉的,也在成型后的生瓷坯上进行。浮雕或立体人物,可用人工塑制,也可用模印压印、浆注,视不同设计和数量多寡而进行,主体瓷花则全部为手工制作,个别还可手工制作烧成后再用瓷泥粘合。日用瓷成型方式很多,主要有:手拉坯、压印、浆注(包括一般浆注和高压注浆)成型、旋坯成型、滚压成型等,前二者已少用。

(5)施釉。

依据设计,施上各色瓷釉。施釉前有一道称为“上水”的辅助工序,用抹布后来用海绵蘸清水在器表(有的还需及器里)轻抹一遍,那些不便抹的地方,则毛笔蘸水轻点或水喷器喷洒:此道工序虽简单但不可或缺,其作用一是去除器表的灰尘,二是使器表有一定湿度,便于与瓷釉的粘结。施釉手法有蘸、浇、泼、洒、喷、刷等。如局部需保留素面,施釉前要在该部分先涂上一层蜡作保护层。

(6)装烧。

进窑装烧。旧时装烧,需将已晾干、烘干,已作釉下彩绘和完成施釉后的泥坯体(泥塑品)放于匣钵之中,里面分别可用垫饼、支钉、托珠、细砂作支垫物。较大的坯体则需特制匣钵甚至两个相扣。装窑时一个个相叠至将及窑顶部。匣钵的材料选用含砂量大的重粘土,如不破损可反复使用。这是以柴草、煤等为燃料的馒头窑、龙窑(含阶级窑)和倒焰窑等所必需的窑具,后来改以石油气等为燃料,则不需用匣钵。

烧制时,根据设计制作时采用的泥料、釉料对温度的不同要求控制火候。一般分氧化焰和还原焰二种。陶瓷书籍则分别将这二种烧成气氛称为氧化气氛和还原气氛。在枫溪,习惯上将以氧化焰烧成的瓷器称“普通瓷”,而将以还原焰烧成的瓷器称为“细瓷”。

陶瓷坯件烧结成器的温度各不相同,并有一定的波动范围。主要视制作器物的泥、釉等原材料的烧成温度而定,以完全烧结为目的。不同的器物(主要是大小和坯体的厚薄相差较大者),在烧造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和烧成时间都不同,人们将这种温度升降、控制全过程称为烧成曲线一过去全凭烧窑师傅的经验以肉眼观察指挥,现在人们摸索出来后已可用电脑控制一不加彩或釉下彩的作品,如青花、褐彩、釉下五彩等,烧成后出窑已是成品。

(7)彩绘。

如需加釉上彩的,如斗彩、堆描金、粉彩、平彩(古彩、浅绛彩、新彩)等,则在烧成后还应在成瓷上加彩绘的工序。

(8)烤花(烘焙)。

釉上彩绘后,还应装进烤花窑进行烧烤烘焙,使颜色与釉面熔为一体。出窑后方是成品。[1]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枫溪瓷烧制技艺在瓷器文物出土方面提供着许多数据参考价值;从各个历史朝代来看枫溪瓷器都扮演者一个重要角色,宫廷摆设的瓷器既可以装饰又给人庄重感,是朝代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中国与外国的交往方式;枫溪陶瓷制品品种齐全,款式多样,既可以提供艺美术陈设观赏价值,还可以提供人们生活中实用器具,同时还给枫溪区带来经济收入。[2]

传承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瓷器生产企业改制,原有创作人员星散,不少瓷器老艺人为谋生被迫改弦易辙,中青年艺人多数下海经商,造成后继乏人的局面。枫溪瓷器生产大幅萎缩,一些技艺已经失传,急需保护抢救。

传承人物

王龙才,男,1932年2月出生。2009年5月,王龙才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潮州市申报,申报项目:枫溪瓷烧制技艺。

吴为明,男,1938年8月出生。2012年12月,吴为明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潮州市申报,申报项目:枫溪瓷烧制技艺。

保护措施

1959年,为了保护传承枫溪瓷烧制技艺,多位专家组建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

2012年,潮州市动工兴建了文化艺术馆、博物馆、饶宗颐学术馆等一批新的文化设施,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采取多形式保护枫溪瓷烧制技艺等“非遗”。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潮州市枫溪区文化工作办公室获得“枫溪瓷烧制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展览

1980年,王龙才独立设计制作的“春色瓷雕大花篮”进入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于广东厅,姐妹作也被广东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2]

1985年,《琼囊通花瓶》在香港举办的“全国名家陶瓷精品展览会”上,售价近15万元,居全部展品之首。[2]

2011年5月,潮州市枫溪瓷烧制技艺在第七届“文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展览会上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进一步的弘扬了该市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对促进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3年12月,枫溪瓷烧制技艺在枫溪区文化走亲活动中亮相,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也增强了对传统技艺的了解,活动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荣誉表彰

1959年,林鸿禧和郑才守共同创作的《十五贯》,获得全中国工艺美术评比一等奖。

1986年,传承人王龙才设计制作的“白玉通花瓶”,作为“枫溪堆塑系列通花瓶”领衔代表作,参加保加利亚第六届普罗迪夫国际博览会,荣获金奖。

1998年,枫溪区由1352块浮雕瓷板组成《清明上河图》,于当年7月载人世界基尼斯纪录。[2]

传承人吴为明创作的《64头雀屏西餐具》、《45头忍冬花中餐具》等曾获得全中国评比一等奖。[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