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经济学

货币经济学

目录导航

货币经济学

         货币经济学是一门以货币有关的宏观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阐述了货币的运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阐

 述了货币、商品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图书信息

       书 名: 货币经济学

  作 者:田素华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1

  ISBN: 9787543217096

  开本: 16开

  定价: 45.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经济实践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货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全书共13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货币理论,主要涉及货币范畴、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以及利率理论和汇率理论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为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理论,涉及货币政策的需求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供给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对总产出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以及运用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实施管理的有效性问题。第三部分为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涉及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规则,以及开放经济因素对一国实施货币政策的影响等内容。

  全书脉络清楚,各章节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每一章都有本章小结、关键词和思考题,便于教师授课安排和学生复习,有助于读者理解和进一步思考所学内容。本书适合于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课程学习时使用,也可作为金融机构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从业人员的专业参考书使用。

作者简介

  田素华,江苏淮安人,经济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副教授。长期从事国际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70余篇;已出版的著作有:《东道国国际资本流入结构的成因与管理》(专著)、《贸易战略的国际比较》(合著)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项,已经完成4项。研究成果曾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多项。本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证券资本国际流动方式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 02JA790017)的最终研究成果。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

  第1节 经济活动中的货币现象

  第2节 货币理论发展脉络

  第3节 货币经济学课程框架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2章 货币

  第1节 货币范畴

  第2节 货币的职能

  第3节 货币形态

  第4节 货币层次

  第5节 货币总量统计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3章 货币供应过程

  第1节 货币供给系统

  第2节 多倍存款创造

  第3节 基础货币模型

  第4节 货币供给的资金流量模型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4章 货币供应控制

  第1节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第2节 基础货币的变动

  第3节 货币的内生供给

  第4节 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与货币供给

  第5节 政府政策目标与货币供给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5章 货币需求理论

  第1节 费雪的货币数量理论

  第2节 现金余额货币数量理论

  第3节 流动性偏好理论与货币需求

  第4节 利率与交易性货币需求.

  第5节 不确定性与预防性货币需求

  第6节 资产组合行为与投机性货币需求

  第7节 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第8节 基于微观交易行为的货币需求理论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6章 货币需求实证

  第1节 检验货币需求时遇到的问题

  第2节 对20世纪70年代以前货币需求的实证检验

  第3节 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货币需求的实证检验

  第4节 经济冲击与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稳定性

  第5节 缓冲存货模型

  第6节 对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怀疑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7章 利率

  第1节 利率测算

  第2节 利率变动

  第3节 利率结构

  第4节 利率政策与利率市场化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8章 汇率

  第1节 汇率与经济运行

  第2节 汇率的长期变动

  第3节 汇率的短期变动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9章 总需求变动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1节 利率调整与总需求变动,

  第2节 货币供应量调整与总需求变动

  第3节 IS-LM模型

  第4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管理的有效性比较

  第5节 长期中的IS-LM模型

  第6节 总需求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10章 经济均衡与宏观经济管理

  第1节 菲律普斯曲线

  第2节 总供给

  第3节 经济均衡与总产出决定

  第4节 通货膨胀

  第5节 为何会出现引发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第6节 就业压力与政策干预

  第7节 理性预期与卢卡斯批判

  第8节 预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附录理性预期理论的数学说明

  第11章 货币政策工具

  第1节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第2节 货币政策实施战略

  第3节 货币市场调控机制

  第4节 公开市场操作

  第5节 贴现政策.

  第6节 存款准备金管理

  第7节 货币政策实施战略的国际经验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12章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

  第1节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供给机制

  第2节 固定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

  第3节 汇率目标区管理与货币政策

  第4节 浮动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

  第5节 国际股票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

  第6节 跨国银行进入的货币政策效应

  第7节 改进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实施效率的建议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13章 货币政策规则

  第1节 货币政策规则的发展

  第2节 货币政策规则的一般设计

  第3节 货币政策工具规则

  第4节 货币政策目标规则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附录一 动态不一致性的数学说明

  附录二 泰勒条件的图形解释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货币经济学(第2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文摘

第一章 货币基本理论
【本章重点问题】
货币的起源及其作用
货币的定义、形式和层次划分
货币的职能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及其作用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与货币打交道,须臾离不开货币。但是对于货币的本质和来龙去脉并非每个人都十分清楚。卡尔·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引用了一个风趣的故事,说明研究货币本质的困难:英国议会在1844~1845年讨论“皮尔条例”的一次辩论会中,“格莱斯顿曾经说过,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货币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我们研究货币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一、价值形式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货币与商品经济紧密相连,有商品经济就有货币。如果没有货币,整个商品经济世界就要陷入瘫痪状态。这就造成一个假象:货币似乎从来就存在着,是一个“自在之物”。

序言

本书自第一版问世以来,已经连续五次印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反响。我们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新变化、货币金融理论的新进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反馈意见,除了纠正第一版中存在的少量错误、删除少数内容陈旧、表述不够清晰的内容、进一步润色加工语言、规范采用符号外,本书在内容、体系、结构等方面主要进行了如下修订:
1.第一章:按照“价值形式发展和货币产生过程一货币的作用-,定义-货币形式的发展阶段-货币的层次一货币职能”的逻辑次序进行了合理的结构调整。增加了日本电子货币发卡量超1亿张的专栏,更新了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情况中的有关数据。
2.第二章:在区域货币制度部分增加了欧元简介专栏。
3.第三章:单独增加了“我国的信用制度”一节内容,此外还补充了我国票据制度的演变和信用卡的演变两个专栏。
4.第四章:重点改写了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使其内容表述更清晰。此外还更新了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数据,精简了利率管理体制的内容,将有关内容以专栏形式给出。
5.第五章:将第一版的金融市场一章提前,并对内容和结构安排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写,改写的思路是先对金融市场进行概述,然后分别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证券市场进行具体阐述。
6.第六章:删除了第一版中的金融体系一章,重新从金融中介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设计、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国际金融机构五个方面全面介绍金融机构体系的相关基础知识。
7.第七章:增加了美国学者对商业银行职能的认识、美国十家最大的银行控股公司、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银行选择非存款性资金来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等专栏。

媒体推荐

这本《货币经济学》较好地结合了基础理论和中国实践对货币理论进,行了系统介绍对理论焦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中国金融实务进行了全面分析:首先,这本书特别注意经济学理念,从内核层面对货币理论各学派的渊源和分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廓清了一些错误的流行观点,其次,这本书将货币理论整合进了统一的一般均衡框架下,这不仅更加清晰地区别了各学派的分歧而且提供了政策分析的统一工具,最后,这本书对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进行了专门阐述,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货币政策影响宏观经济的传导机制。
——胡代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