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安林

邵安林

中文名 邵安林
参加工作时间 1985年8月
出生日期 1963.7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目录导航

个人简历

邵安林,1963年9月4日出生,男,汉族,黑龙江省肇东市人,矿冶工程专家。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2004年获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先后任鞍钢矿业公司总经理、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现任鞍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鞍钢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名誉会长。

长期从事铁矿资源技术开发、工程管理与战略研究。以超前思维和世界眼光谋划矿业发展,构建多元产业格局,打造绿色智慧矿山,建成国内领先的铁矿山龙头企业。主持攻克贫铁矿开发关键技术瓶颈,研发提铁降硅、协同开采、地下采选一体化等核心技术,建立较为完整的贫铁矿开发技术体系,创立“五品联动”矿冶系统工程模式,开辟一条贫铁矿规模绿色高效开发的系统创新之路,引领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致力国家资源保障战略研究,牵头编制我国首个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主持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对于加快铁矿产业结构调整,重塑矿冶工业布局,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构建国家资源保障体系,维护产业经济安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获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荣誉。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

个人履历

1985.8-1992.9任鞍钢东鞍山铁矿 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1992.9-1993.9任鞍钢东鞍山铁矿 采掘计划员、工程师

1993.9-1995.6任鞍钢东鞍山铁矿 采掘计划科副科长、工程师

1995.6-1998.4任鞍钢东鞍山铁矿 计划工程科科长、工程师

1998.4-1998.8任鞍钢东鞍山铁矿 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98.8-2000.7任鞍钢东鞍山铁矿 总工程师、副矿长,高级工程师

2000.7-2002.11任鞍钢眼前山铁矿代矿长、矿长,教授级高工

2002.11-2006.11任鞍钢集团弓长岭矿业公司 技术副经理,教授级高工

2006.11-2012.6任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经理,教授级高工

2012年6月,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兼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总经理。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院长。

2017年4月,任鞍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试用期一年(自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

任免信息

2017年4月,鞍钢集团决定,任命邵安林为鞍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人选,试用期一年(自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2]

科研成果

2011年完成的《国产铁精矿提铁降硅(杂)系统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建议及主持人,研究方向及技术路线的最终确定者,在研究过程中指导、解决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使该项目在最短时间内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2012年《难造块铁矿资源制备优质炼铁炉料的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课题主要建议及主持人。完成从钙基、钠基膨润土到复合膨润土的选择、研究、优化过程,提出以球团矿质量高低评价对炼铁贡献度的研究与分析策略,确保采、选、冶整体效益最大化。

2010年通过开展价值链分析,确定价值贡献度最大的工序,通过外部对标锁定目标值,强化价值链管控,优化成本结构,使铁精矿的完全成本具备了与进口矿竞争的能力。完成的《大型铁矿企业基于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获第十七届国家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1999年9月完成的《论优化东鞍山铁矿生产关系的途径》获中国金属学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2003年10月解决了我国贫赤(磁)铁矿选矿工艺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使国内的贫铁矿资源得以有效的开发利用,完成的《鞍山贫赤(磁)铁矿选矿新工艺、新药剂与新设备研究及工业应用》项目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

2003年12月完成的《眼前山露天铁矿高陡边坡稳定研究》项目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奖,该项目为大型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为类似边坡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2003年12月完成的《铁矿山资源评价与探测新技术研究》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课题通过采用先进的物理探测技术,在资源探测和评价工程中,减少钻探的盲目性,在保证勘探精度的同时,降低作业成本。

2005年8月完成的《矿山技术指标实时、整体、动态优化技术研究与生产经营数据采集处理》项目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7年针对国内铁选厂反浮选工艺特点,将浮选柱技术、反浮选泡沫输送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融合,采用一粗二扫浮选柱分选、中矿磁选浓缩工艺处理磁选精矿,使铁精矿品位大幅提高,完成的《浮选柱提纯磁铁矿工艺技术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7年11月通过对矿体地质数据的采集,建立三位矿体数学模型,实现编制精准的采掘计划和爆破设计,完成的《三维虚拟露天采矿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9年11月完成的《鞍山贫赤(磁)铁矿选矿新工艺、新药剂与新设备研究及工业应用》项目获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

2010年10月通过解决干选磁路设计问题,实现排岩系统回收磁铁矿技术,完成的《铁矿山排岩系统中高效回收磁铁矿资源工艺及装备研究》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0年10月通过研发弱磁性矿物的预选工艺,解决重大设备问题,实现极贫赤铁矿石的高效利用,完成的《齐大山红矿强磁预选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0年10月完成的《大孤山铁矿西井运输巷道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项目获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0年通过优化三段闭路破碎、阶段磨矿-磁选-细筛再磨全磁工艺、尾矿磁选-细筛-磁选柱再选工艺,实现贫磁铁矿综合利用,完成的《弓长岭选矿厂贫磁铁矿减排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1年9月通过对选矿工艺中综合尾矿物相分析,揭示复杂选矿工艺金属流失机理,实现浮选尾矿中回收金属矿物,完成的《赤铁矿尾矿铁资源回收再利用新工艺试验研究》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1年12月揭示鞍山式含碳酸盐赤铁矿石高效浮选机理,提出分步浮选技术路线和方法,实现鞍山式含碳酸盐赤铁矿石高效浮选,完成的《鞍山式含碳酸盐赤铁矿石高效浮选技术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1年通过物资管理职能整合、业务流程再造、信息化平台搭建,建立“集优、整体、规范、高效”的物资集中统一管理体系,大幅降低了采购成本。完成的《大型铁矿山集中统一的物资精细化管理》课题获第十八届国家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2012年7月通过研究新型捕收剂分子结构的设计和合成,实现鞍山式赤铁矿石高效浮选,完成的《鞍山式贫赤铁矿阴离子反浮选新型铺收剂》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完成的《矿山企业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战略的实践》获辽宁省企业管理进步成果奖

2012年8月研究利用散体充填物对围岩的支撑作用,解决了矿床不同高度同时开采的安全问题,有效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率和经济效果,完成的《露天矿下部平行矿带井下协同开采技术研究》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2年10月《鞍山式含碳酸盐赤铁矿石高效浮选技术研究》获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2年10月《赤铁矿尾矿铁资源回收再利用新工艺试验研究》获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二等奖。

目前承担《高碳酸盐难选铁矿石选矿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地下矿山新型崩落采矿技术与应用》、《铁矿尾矿减排利用技术》等七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和国家项目。

邵安林学风严谨、团结协作。他兼任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院长、研究生导师, 在研究生教育中注重工程实践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成功参与了许多重大工程项目和科技攻关课题。培养采选人才20余人,形成高水平科研团队,这支队伍在他带领下,实现了贫铁矿规模效益开发,推动中国贫铁矿资源开发技术跻身世界领先水平,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管理创新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2件。出版专著4部,重点期刊发表论文15篇。

代表作品

邵安林创立的“五品联动”矿冶工程管理模式,以工程哲学和系统论为指导,以实现经济和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打破采、选、冶等系统分割优化定式,建立了“品位-成本边际指数”和“品位-效益活跃指数”,将勘查工程、采矿工程、配矿工程、选矿工程、冶炼工程集成构建为一个协同联动的大系统。统筹分析、动态优化地质品位、采出品位、入选品位、精矿品位、入炉品位,以技术攻关实现关键环节点突破、工程管理实现工序间线联动、全矿区指标整体优化实现面拓宽为实施策略,提出“磁选保收率、反浮选提品位、重选保成本”的技术路线,研发“三力场四流程”技术系列,建立“大区域开采、网络化配矿、差异化分选”工程组织方式,一举攻克了贫赤铁矿规模化采选这一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

“五品联动”工程模式在国内外属首创,已成功应用于《鞍山东部贫赤铁矿区建设工程》,建成世界首个特大型贫铁矿区--鞍山东部矿区。这个矿区2015年将形成5000多万吨产量规模、精矿品位可达67%以上,成本低于进口矿40%以上。它为我国贫铁矿开发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与工程管理模式,盘活全国近200亿吨的贫铁矿资源,目前已在国内外10余个铁矿山推广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负责鞍钢弓长岭贫磁铁矿“提铁降硅”工程,首开国内磁铁精矿阳离子反浮选提铁降硅先河,使铁矿石选矿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实现了该技术的首次大规模工业应用,建成国内首个贫磁铁矿提铁降硅示范工程。有效解决了精矿品位低,SiO含量高,炼铁效益差的问题,实现年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在鞍钢的带动下,国内多家大型钢铁企业纷纷实施提铁降硅(杂)战略,带动全国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进行产学研联合,开发了适合各种类型铁矿提质降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药剂,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提铁降硅(杂)的黑色风暴。

为解决国内大部分深凹露天老矿山转地下开采产能平稳过渡的难题,主持完成了《鞍钢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和《鞍钢弓长岭东南区露天井下协同开采工程》,创立了“露天井下协同开采”工程模式,支撑铁矿可持续规模化建设。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开采扰动与岩体渗流场、应力场、损伤场等耦合作用机理,实现眼前山露天开采、挂帮矿回收和地下深部开采有机衔接、平稳过渡。弓长岭实施急倾斜平行矿带露天地下协同开采,年增产能200多万吨。实现矿山复杂条件下安全、高效、低成本开采技术的突破。

组织世界规模最大的地下铁矿山-西鞍山建设工程,设计规模达3000万吨/年。针对西鞍山矿体赋存于国有铁路、自然景区、河流之下及存在多采空区的特点,提出环境、安全、生产“三协同”工程设计理念,采用全尾矿充填采矿法和多中段、多采区同时开采技术,解决“三下”矿体无扰动开采问题。

创造性提出“地下采选一体化”工程建设思路。摒弃传统开采方式,将选矿厂直接建在地下深部,从而实现矿石短距离提升、地下选矿、精矿管道输送、尾砂就近地下充填等一体化开发方法,地面无选矿厂和尾矿库,省去征地以及尾矿库的建设与维护管理,对环境、景观、生态等无影响,真正建成无废、无扰动的“绿色”地下铁矿山,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率先提出并推进实施“自给为主”铁矿资源发展战略,主持制定国内规模最大的铁矿山总体建设规划,国家发改委首次以企业规划形式批准鞍钢铁矿山建设项目。目标是到2015年铁矿石产能超1亿吨,2020年超2.3亿吨,控制资源320亿吨。通过他和团队的努力,鞍钢矿业已成为国内掌控资源量最多、工艺技术最先进、最具竞争优势铁矿山企业。铁精矿制造成本国内排名由2008年第6跃升为第1,具备了与进口矿竞争优势。随着新一轮战略规划实施,鞍钢矿业将成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中坚力量。

相关评价

他是中国冶金矿山企业最新发展战略的制定者。通过制定实施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中长期规划,使鞍钢矿业公司的采掘能力达到2.4亿多吨,居世界第二位,通过实施东部矿区建设改造工程,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由一个区域性矿山企业跃升为国内冶金矿山行业全面领先的龙头企业。

邵安林是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工程哲学思想的工程管理专家。80年代首提“爆、采、运联动”方法,优化采区矿石类型,确保采出品位,并在全矿推广。90年代提出“采选联动”理念,实行综合配矿,稳定入选品位。90年代末期鞍钢矿山严重亏损,他提出“分区开采”和“分期开采”技术方案应用于东鞍山铁矿和眼前山铁矿,使这两个矿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没有被彻底关停,后期又及时组织恢复全境界开采至今。2000年后总结形成“五品联动”工程模式,突破了“采选冶工艺独立优化”思维定式,将矿石地质品位、采出品位、入选品位、精矿品位、入炉品位统筹考虑、动态优化,首创了可推广的开发贫铁矿的技术与工程管理模式。十一五期间,着力打造“数字矿山”;十二五期间,致力打造“智慧矿山”,鞍钢矿业信息技术和工程管理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目前鞍钢矿业公司成为国内唯一的集探矿、采矿、选矿、烧结、球团和钢铁辅料生产,采选工艺研发设计,工程技术输出为一体的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大型矿业集团。[3]

他组织完成的磁铁精矿阳离子反浮选—磁选提质降杂工业应用开创国内先例,中国冶金报等多家媒体:鞍山弓长岭铁矿示范工程在全国大型铁矿山掀起一场“提铁降硅”选矿技术革新的黑色风暴。创造“磁选保收率、反浮选保品位、重选降成本”技术路线,在工业上成功推广应用“阶段磨矿、粗细分选,重—磁—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处理赤铁矿,成为国内赤铁矿选矿工艺的基础流程。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S系列新型阴离子浮选药剂。首次在铁矿选矿领域采用分步浮选技术,成功地实现了过去无法利用的含碳酸盐难选铁矿石的分选。组织开发浸染状贫赤铁矿尾矿再选提收率技术,对浮尾再选,实现了浮选尾矿品位降低5个百分点,填补了从赤铁矿尾矿中回收铁精矿的技术空白。主持开发极贫赤铁矿湿式预选技术采用半自磨-弱磁-强磁立环联合流程,实现极贫赤铁矿的高效利用问题。在铁矿选矿厂成功应用“两段浓缩法工艺”,实现选矿循环水利用率95%以上,污水零排放。完成赤铁矿选矿工艺系列技术,为国内难选铁矿石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鞍钢矿业选矿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他坚持不懈地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在矿区复垦和生态恢复上投入资金3亿多元,使矿区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企业与社会的共同繁荣。先后获钢铁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企业家等称号。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