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阳核电站

山东海阳核电站

中文名 山东海阳核电站
业主单位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占地面积 2256亩
目录导航

建设背景

山东海阳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海阳核电站工程总投资预计超过1000亿元,全国最大的核电站之一,其中,一期工程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占65%、山东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占10%、烟台市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占10%、华能能源交通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占5%、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占5%、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占5%。

海阳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留有两台扩建余地,单机容量125万千瓦。其中,一期工程建设2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预计投资达到400亿元人民币,首台机组计划于2014年投入商业运营。

海阳核电站全部建成之后,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同时,将改善山东的供电状况,促进地方经济快速的发展。

2009年3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办能源〔2009〕465号文件,同意海阳核电项目3、4号机组按照AP1000型压水堆技术路线开展前期工作。

山东的核电群集中在烟台市和威海市这两个地级城市,包括三个核电项目:海阳核电站、乳山核电站和荣成核电站。这三个核电项目运作比较顺利和有比较进度的当属海阳核电站项目。

建设进程

山东海阳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3)1983年,由山东省电力工业局组织,山东省电力设计院参加的“山东核电规划小组”,开始了对黄海沿岸的16个厂址进行了普查,从中确定了6个优选厂址,提出了“关于及早建设山东省胶东核电厂的建议及初步规划”。良好的建站条件,加上坚持不懈地努力争取,使海阳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1993年初,国家正式部署山东第一个核电厂——海阳冷家庄核电厂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并确定以海阳冷家庄和董家庄、乳山红石顶作为优选厂址。

1995年8月,原电力工业部会同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审查通过了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海阳核电作为山东省第一个核电项目。

1996年,我省正式启动核电可行性研究工作。

2003年,中电投集团启动海阳核电项目筹建工作。8月,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组织专家对于海阳核电厂厂址规划进行评审,通过了厂址规划方案。

2004年9月10日,中电投控股设立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全面开展和推进山东海阳核电项目建设工作。该公司是中电投下属二级单位,作为海阳核电项目的业主单位,全面负责项目的前期开发、工程建设、生产运营及核安全管理。公司由6家股东出资设立,分别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烟台蓝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

2006年12月6日,中美签署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转让谅解备忘录,海阳核电作为国家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明确AP1000技术路线。

2007年4月25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以发改办能源【2007】912号文件批复同意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2007年12月26日,海阳核电一期工程获得开工令,同月31日正式启动。

2008年7月29日海阳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负挖工作正式开工,于2009年1月15日完工。负挖开挖工程量为约5万立方米,基底清理面积为3330平方米,总计爆破27次。并于2009年2月21日通过验收。

2009年4月2日下午,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山东海阳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基础防水薄膜铺设正式开始,这是核岛筏基浇注第一罐混凝土(FCD)前准备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009年12月28日核电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一期工程建成后,年发电量达到175亿千瓦时

山东海阳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3)YMG12月28日讯(记者刘新国李波) 今天上午11时18分,我国首批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山东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来贺信,国家有关部委、山东省委省政府、烟台市委市政府、海阳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以及参建单位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了开工仪式。

海阳核电项目位于胶东半岛青岛、烟台、威海三大城市之间,厂址三面环海,地理环境优越。项目从1983年开始选址,历经20余年,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同意海阳核电1、2号机组开展前期工作,2007年7月,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合同签署,2008年7月,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核岛负挖较原计划提前2个月正式启动。2009年9月,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获得国务院核准并取得建造许可证,9月24日一号核岛浇灌第一罐混凝土。该工程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并预留有扩建场地。一期工程规划建设两台125万千瓦AP1000核电机组,一、二号机组分别计划于2014年5月和2015年3月投产。

海阳核电项目采用美国西屋公司设计的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AP1000三代核电技术。该技术由于运用非能动的安全系统,可较大幅度地简化系统,减少设备数量,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中电投山东核电有限公司作为业主单位,全面负责核电站的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管理。目前,海阳核电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一期工程汽轮发电机组供货合同、常规岛施工合同、核岛工程承包合同等重大合同相继签订;“五通一平”前期工程、砂石料加工场、搅拌站、一、二号机组核岛常规岛负挖等工程陆续完工。随着一号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灌(FCD)的按计划实现,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全面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

据了解,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建成后,年发电量达到175亿千瓦时,将极大优化山东电源结构,缓解电力紧张局势。同时,由于项目投资数额较大,对大幅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内需增长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据测算,包括预扩建2台核电机组在内,总容量8台125万千瓦的AP1000核电机组全部投运后,将以其“零”排放的优势,每年比同类装机规模火电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多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15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12万吨。作为清洁绿色的能源基地,海阳核电项目建设将有效促进低碳发展、清洁发展,为国家实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碳强度)下降目标发挥重要促进作用!海阳核电项目的建设,还将进一步加快我国三代核电技术的国产化进程,提高核电设备制造和建设能力,对调整国家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海阳核电海阳核电(8)2012年3月17日,世界首套第三代核电AP1000主管道当日从四川德阳出发运往山东海阳核电站。这套由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AP1000主管道的面世,标志着中国摆脱了第三代核电站关键装备对国外的依赖,为第三代核电站的修建铺平了道路。

据了解,AP1000主管道设计,无论是成分要求、尺寸控制还是制造难度,都堪称目前世界核电站主管道之最。此外,在制造过程中,由于主管道材质的特殊要求,不仅炼钢面临纯净度要求高、钢锭吨位大等难点,锻造也必须解决可锻温度范围窄、变形抗力大、晶粒度要求高等难题。目前中国二重已掌握了AP1000主管道制造核心技术,形成了稳定的制造工艺和质量保障措施,具备了年产5套—6套主管道的生产能力。

2013年3月29日上午,1号机组钢制安全壳顶封头顺利吊装就位,建设中的海阳核电1号核岛安全壳实现封顶。目前,海阳核电1号机组核岛主要设备和大型模块全部就位,安全壳容器已整体形成。

海阳核电站项目是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投资建设,其1号机组于2009年9月开工。根据项目规划,海阳核电一期工程投资400亿元人民币,建设两台125万千瓦AP1000核电机组。计划于2014年底建成商业运营,建成后年发电量达到175亿千瓦时。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是世界首批AP1000核电项目和国家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也是山东省第一个核电项目。山东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一直饱受能源短缺之苦,海阳核电项目将对缓解山东省用电压力,改善目前煤电为主的电源结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节能减排起到积极作用。

此次吊装就位的AP1000钢制安全壳容器属核级设备,由底封头、4段筒体和顶封头6大部分组成,总重量约3400吨,直径39.6米,高度65.6米。顶封头作为最后吊装就位的模块,由四圈共64块弧形钢板拼装而成,为半椭圆形,高约11.5米,吊装总重量783吨。

2013年6月25日,海阳核电1号机组核岛屏蔽墙第15层2段施工完成,至此,主体施工已完成80%,预计今年11月份完成整体施工。施工完成后的屏蔽墙总体有52米余高,相当于17层楼高,墙体内径约42米,墙体厚度近1米,总体共需浇筑混凝土6600多方。

2015年8月4日17时28分,山东海阳核电2号机组CVTH(钢制安全壳顶封头)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安全壳厂房内部土建施工基本完成[3]

2015年11月14日,海阳核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已全部送电成功,标志着海阳核电站送出工程竣工投运[4]

2022年7月14日,国家电投海阳核电二期工程暨900MW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启动仪式举行,标志着海阳核电两项重大工程正式开工[2]

建设意义

山东海阳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3)"海阳核电站将与整个华东电网连在一起,建成投产后将对以青岛为龙头的整个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产生重大意义。"郭先登说,海阳核电站建成后半岛制造业发展的能源供应矛盾将会迎刃而解。

"青岛目前电力供应格局单一,完全依靠火力发电,电煤资源供应日趋紧张,"市经贸委电力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青岛的电力供应比较吃紧,特别是冬夏用电高峰期,只能采用分流用电、错开峰期限制用电等办法调节供应。用电量日益增加,火力发电用的电煤供应因运输等各种因素又逐渐困难,电力供应缺口越来越大。"海阳核电站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岛城用电紧张的局面。"

电站规模

2014年海阳核电站将以设备安装调试为重点,加快项目推进步伐,为核燃料进厂和机组运转测试提供条件。走进海阳核电站,两千多亩的项目区内塔吊林立,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不久前,一号机组屏蔽厂房穹顶吊装成功,顺利“盖帽”,意味着核岛内部的绝大部分关键部件已经安装完成,目前,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的内部大型设备正在进行调试。二号机组的土建主体工程也在同步进行扫尾,将于2014年上半年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海阳核电厂工程部核岛施工处处长章善春:“计划今2014年5月底完成外穹顶施工,主设备全部安装就位,计划到2014年底完成90%以上的系统移交,2号机组土建主体结构基本完工。目前,2014年的主要工作包括主设备的安装以及一些锻造材料的安装。”[5]

海阳核电的核安全

山东海阳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3)海阳核电通过“非能动”保障、防人因失误及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黄金人”三个方面诠释了海阳核电的核安全。

“非能动”保障

海阳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其中一期工程建设2台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引进的AP1000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作为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2009年9月,海阳1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进入主系统调试阶段,预计于今年并网发电。

核岛是核电站的核心建筑,高70余米,直径44米,核岛外层有近1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屏蔽墙和内置钢制安全壳。钢制安全壳由260块平均厚度约44毫米的弧形钢板焊接而成,总高66米,直径约40米,顶和底为椭圆形的封头,中间柱形筒体高约43米,全部组装完成后的重量达3468吨。

在安全壳上方、屏蔽墙顶部,设置了一个2800多吨的储水箱。一旦发生事故,堆芯热量传递给钢制安全壳,这个大水箱则通过重力喷淋,加上与外界大气的自然对流,扩散,蒸发,冷凝,不断冷却安全壳,从而确保核电站第三道安全屏障的安全。

日本福岛核事故中,最大的教训是海啸破坏了应急柴油发电机,导致核反应堆失去冷却。而“非能动”理念引发了核电站安全系统设计的革命性变化,由于采用非能动设计及先进的全数字化仪控系统,人机界面更加友善,大大降低了人为错误。

AP1000在其他设备设计方面也有很大改进。比如,主泵采用屏蔽泵,从根本上防止了传统主泵的轴封泄漏问题;压力容器底封头无贯穿件,不存在底部泄漏问题;经过独特设计的爆破阀在事故状态下能够百分之百可靠打开,核岛内的6英寸及以上高能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管道和部分主蒸汽管道按破前先漏(LBB)设计技术,可有效探测防止管道突然断裂导致的较大事故等等。

根据概率安全分析结果,AP1000核电站堆芯熔化概率和大规模放射性释放概率远优于二代核电机组和核安全法规要求。

杜绝人因失误

山东核电工程部核岛施工二处处长李斌介绍,海阳核电站在施工高峰期有近万人,几十家单位同时作业,每个螺丝钉、每个人都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源可溯。“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各种规程能堆满整间屋子。”

人员进出管理就大有学问。海阳核电站工作现场出入的人员都身穿各种颜色的马甲,每种颜色代表一个单位或一个工种,只能在相对应的规定区域作业,类似航空母舰甲板上的地勤人员分类。

每块区域又分设不同机构的不同检查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管理,确保核电站建造的安全性。新进场人员须经过严格培训并取得相应授权,且有专人关注、指导并二次检查其工作质量。这是防止失误的具体举措。

从全球核电站运行的经验看,人因失误一直是影响核电站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山东核电为此专门设置了防人因实操培训教室,开发了防失误理论及实操培训课程,对员工开展专项培训。“该项培训在山东核电是一项全员培训,每人还要定期进行复训,从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已完成培训3000多人次。”李斌说。

海阳核电站的各项标准都是取国内、国际规定标准的上限,保证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此外,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管控安全风险而进行了大量管理成本投入。

尤其是像AP1000主管道采用高品质不锈钢整体锻造而成,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AP1000技术转让合同中,主管道是唯一没有技术转让和技术支持的关键设备。与其他堆型的主管道相比,其锻造制造技术也为世界首次尝试,由国内厂家首次制造成功。以往,像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这些可谓“高精尖”的三代核电设备基本都要进口,如今大多实现了国产化。

安全“黄金人”

核电机组的“最强大脑”是中央控制室,大小二三十块荧屏,监控着核电机组的每台设备。山东核电运行部高级操纵员温冠峰介绍说,核电站运行操作的每一个指令都是从主控室里发出,决定着核电机组的每一个零部件运行状态,等于核电站运营的大脑,“操纵员就是管理这个最强大脑的‘黄金人’。”

核电操纵员因其培训费用高达上百万元,被业界称为“黄金人”。在正常运行的核电机组里,主控室一般会有5名持照操纵员,其中包括三名操纵员和分别担任值长和副值长的两名高级操纵员。

在核电机组运行期间,担任值长的高级操纵员拥有现场最高决策权,可调动一切资源保证核电机组安全运行。一旦需要对任何异常情况下达指令时,值长须凭借长期积累形成的专业素养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并提出处理方法,保证核反应堆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要成为一名“黄金人”并非易事。首先操纵员必须具有理工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毕业后需要完成100多门课程的学习,并经过考核合格,在全范围模拟机上完成机组启停、事故处理等场景的培训考核,层层过关之后,要通过国家监管部门的现场考试、模拟机考试、笔试、口试四个环节的考核,全部考试合格后才能发给操纵员执照,才具备操作控制核反应堆的资格。

“至少需要4-5年才能培养一个合格操纵员,7年左右才能培养一名高级操纵员。”山东核电培训部模拟机处副处长郑剑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粗略测算,核电站主控室的首批高级操纵员除了参加各种严格的培训,在正式上岗前还需要3000小时的等效运行经历。但取照考试结束并不是终结,持照人员还要定期进行模拟机复训,每两年需重新通过国家监管部门的换照考试,才能继续上岗。

“就像外科医生在手术前不能有任何思想压力和情绪波动一样,才能确保安全工作。”温冠峰表示,核电操纵员工作中担负着核安全的重要职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岗的每一分钟始终都要保持遵守程序的工作习惯和质疑的工作态度,遇到安全问题保守决策并时刻保持对核安全的敬畏之心。此外,还必须遵守严格的异常报告制度,这是核安全文化的透明体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