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投资

安全投资

适用范围 创造A股市场环境
包括 安全技术措施费、工业卫生措施费
基础理论 “安全边际”理论
目录导航

基本概念

       股市忽涨忽跌,物价起伏不定,经济形势晦暗不明,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投资收益,让资产在动荡时期还能保值和增值?唯一的办法就是安全投资,同时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市场、了解那些组成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更需要了解你自己,你的投资,是否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UP投资”是中国股市“安全投资理念开创者”,“安全投资”是将专业的研究与简单的结论相结合,并始终坚守安全边际,坚持安全理念的投资行为。安全投资理念的诞生,是“安全边际”理论在中国的衍生,是监管部门所推动的“长期投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升华。

       "安全边际"这一概念最早由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提出。他曾说:成功投资的秘密就是安全边际。并进一步解释说:“在正常条件下,普通股的安全边际在于大大高于现行债券利率的期望获利能力。”如:股票的价格低于价值50%就是有较高的安全边际。由于股票的价值是一个估计值,而估值的方法很多,估出的价值差别很大,就使安全边际也变得不确定。

        “UP投资”在“安全边际”的理论基础上,独家引进商务部研究院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上市公司权威评级信息,作为安全投资的价值线,独创“三季策略定位”、“九宫图叠加决策分析法”、“高概率五星操盘线”等适应中国股市的优化策略,将安全投资理念不断深化,完善。

理论基础

        “安全投资体系”是源于管理层所倡导的,中小投资者需要从现在开始转变并坚持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 “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理性投资其实就是理性的心态,是投资心理学的范畴;长期投资是选股和持股,是策略的范畴;价值投资理念是市场的生存之本;而时间和价值结合、心理与价值结合、时间与心理结合这三方面交融所产生出来的策略,也是一个完整的投资体系,是安全投资的理论基础。

       从历史来看,安全投资是全球资本市场投资理念的鼻祖与发源地,"安全边际"这一概念最早由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提出。他曾说:成功投资的秘密就是安全边际。

       投资的取胜之道是尽量避免损失,谁最有耐心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在牛市中期股票盈利率低于5年期存款利率,投资风险出现时就该抛出股票,然后独树一帜地远离市场。把资产转移到债券市场或货币市场,耐心等待。直到股市崩溃,大量跌破净资产的低估值股票出现时再入场。虽然这样做可能因过早卖出而蒙受损失,但在下面的熊市中可以有足够的现金买到非常低廉的股票,其获利机会足以弥补风险。当机会真正出现时,手中有充足弹药的人才能够有勇气、有实力抓住绝佳的机会--从大股灾的废墟中酝酿出的、获取巨额投资收益的机会。

       美国股市1929年的大股灾过去了79年了。经历了这一浩劫之后,格雷厄姆写了投资者的圣经--《证券分析》。只要股市还存在,牛市和熊市的循环就会不断上演,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在未来仍然会有效。

       在经历了中国2008年的大股灾后,再看格雷厄姆的1929年经历的痛苦,我们会更加明确"安全边际"这一概念的意义。

       在1932年寒冷的初冬,格雷厄姆亏损的一无所有之后,写了一首小诗表达了当时绝望得想要自杀的心情:静静的,软软的,一如轻丝般的飞雪;死神亲吻着孤独的人心;它的触摸冷如冰霜,但总比无尽的忧伤好;它的长夜一片漆黑,但总比不绝的悲痛强;那灵魂不得安宁的人啊,何处才是你安息之地;那可怜的雄鹿啊,你又怎能逃避丛林中的追捕;烦恼缠绕着他的大脑,大地是它安息的枕头;绝望笼罩着他的心情,泥土是它解脱的良药。

       但格雷厄姆最终挺了过来,在大跌、大悲、大后悔中开始深刻反思:财富的损失对我来说还不算什么,最让我感到痛苦的是,在大危机出现后我不断地自责,格雷厄姆凭着坚忍的勇气,汲取了教训,改变了投资策略,苦熬了5年,才把亏损弥补回来。后来又做了几年,又重新成为百万富翁。就在这次股市崩盘几乎让他倾家荡产的教训中,格雷厄姆总结出了一个永不亏损的投资秘诀,正是这个秘诀,保证了他以后投资再也没有亏损过,保证了他能够迅速赚回原来亏的钱,东山再起。

        那么这个投资秘诀是什么呢?

        第一条:永远不要亏损。

        第二条: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这两个投资秘诀你会觉得很熟悉,很像家庭业主人规定的家庭纪律:第一条:永远要听老婆的话。第二条: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我想,所有结婚多年的先生们都明白,牢记这两条家庭铁律能够保证你们夫妻关系永远和睦。

       所有投资多年的人也都明白,牢记格雷厄姆这两条投资铁律能够保证你的投资永不亏损。

股民的最终选择

       为什么说安全投资是一亿股民的最终选择?这来自于A股20年股民投资状态的系统性统计分析。由于缺乏安全投资意识和安全投资理念,绝大多数投资者牛市不赚钱,熊市亏大钱。这意味着,如果投资者不选择安全投资,只要还在股市,就摆脱不了亏损的命运!统计数据调查表明,在大牛市里,大部分人远远落后于大盘,事实证明,由于不注重安全投资,尽管他们用了很多心血、很多时间来选股,结果证明是白忙活。所以才说安全投资是一亿股民的最终选择。

       据《中国证券报》统计的数据显示,2006年12月9日,虽然2006年全年指数涨幅已经接近100%,但有70%的投资者收益率只在20%~50%之间,21%的投资者只有10%左右,14%的投资者为50%~100%之间,只有5%左右的投资者超过100%。结果表明,只有5%的50 投资者跑赢大盘,95%的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

       2007年又是一个大牛市,上证指数从年初开盘为2 728点,到12月14日收盘为5 007点,涨幅为,10月份曾达到最高的6 124点,最高涨幅124%,但是,有相当多的股民在2007年的大牛市里反而亏了钱。

       从2006年6月到2007年年底这两年半是大牛市,尽管大盘上涨了5倍多,可是绝大部分股民都跑不赢大盘,甚至个别股民还亏钱了。

       我们再来看熊市中,熊市中由于不注重安全投资,投资者亏的更惨。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股市相继上演了系列大片:《套牢33天》,《跌停板十三钗》、《散户历险记》、《国际板惊魂4》、《股海之战》...上演着一出出悲情大戏,许多个股跌得让人胆战心惊。在新浪的一项“2011年投资收益调查”中,共有8.44万网友参与调查。其中34.9%的股民在2011年亏损幅度超过50%,34.1%的股民亏损在30%-50%之间,亏损5%-30%的也有20.1%,合计亏损比例高达89.1%。

       在资金投入方面,46.5%的投资者在5-30万之间,30万以上的占39.1%,5万以下的14.4%。换言之,85%以上的股民投入金额都在5万以上。2011年A股市值较去年年终时,锐减了超过5万亿元,流通市值也蒸发了近3万亿元。如果把流通市值平摊到股民身上,则人均亏损约4.2万。

       在大牛市里,尽管跑不赢大盘,但至少还在赚钱。但如果是大熊市的话,大多数人还是跑不赢大盘,就代表他们辛辛苦苦选股,赔得比大盘还要惨。再往前看,上证指数从2001年6月最高的2 245点,一直下跌到2005年6月的998点,这4年是大熊市,大盘下跌了65%。但很多股民赔得比大盘惨多了,有不少人甚至倾家荡产。

       大多数投资者无法战胜市场,中国股市如此,美国股市也是如此。根据美国过去200年的历史统计数据表明,在股市上,3个人中就是两个人都无法跑赢大盘,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投资业绩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

       个人投资者如此,专业投资者同样如此,美国十个基金经理有七个跑不过大盘,连市场平均水平也做不到。但是巴菲特在1966年到2006年这40年里,取得了3 600多倍的业绩,他的业绩是美国股市同期涨幅的55倍。为什么巴菲特的投资业绩这么好,而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业绩这么糟糕呢?关键在于安全投资理念选股操作。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说:"我把投资成功、永不亏损的秘密精练成四个字的座右铭--安全边际。巴菲特在19岁时就从格雷厄姆的书中读到了安全边际原则,现在他已经快80岁了,做了一辈子投资,他感叹:安全边际原则仍然非常正确,非常有效,永远是投资成功的基石。能够赚到股价上涨的最高点,就像能把车开到冲出悬崖在空中飞翔一样,的确很刺激,但这其实是冒着巨大风险去赌一把,赌赢了不过赚一笔小钱,但一旦赌输了可能老本就没了,再也没有机会投资了。

        小心驶得万年船。人生,只要活下去,就有希望;投资,只要不亏损,就有希望。

       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周四发布的《深市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的分析》一文指出,从资金周转、持有绩差股和参与新股首日交易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并称个人投资者交易频繁,非理性交易行为明显的主要为个人投资者。而股市交易中的非理性行为等因素影响了正常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秩序,进而影响投资者从市场中获取合理的长期回报。

        深交所曝光了普通投资者常年来投资股市亏损的重要原因,提倡中长线价值投资,体现出监管层对投资者的期待。

[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