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前身哈尔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
1993年1月15日,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3]。
200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作出《关于哈尔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重新登记有关事项的批复》(银复[2002]139号),准予公司重新登记并批准更名为中融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2002年6月,公司取得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32,500万元,其中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2,000万元,出资比例为36.92%;哈尔滨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出资8,000万元,出资比例24.61%;黑龙江省牡丹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5,000万元,出资比例15.385%;哈慈股份有限公司出资5,000万元,出资比例15.385%;哈尔滨宏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出资2,500万元,出资比例7.69%。
2004年,公司先后完成两次股权变更工作,原股东哈尔滨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哈慈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将所持有的股份转让给哈尔滨市经济开发投资公司和中植集团。
2006年2月,哈尔滨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持有的中融信托股份改由哈尔滨经济开发投资公司代表哈尔滨市财政局持有。
2007年10月8日,公司正式更名为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009年3月,哈尔滨宏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中融信托7.69%股权转让给大连新星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当月,全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升级,取得哈尔滨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32,500万元。
2009年8月,黑龙江省牡丹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中融信托15.385%股权转让给中植集团;受让后,中植集团出资22,000万元,出资比例67.69%。
2009年12月,经纬纺机以12亿交易价收购中融国际信托36%股权成为中融国际信托第一大股东。
2010年,经纬纺机受让中植集团持有的公司的11,700万公司股本。
2016年,出资1亿元入股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持有3.3%的股权。出资2.772亿元入股哈尔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9.9%的股权。
2017年10月27日,中融信托累积利润转增方式增资20亿元,注册资本由80亿元增至100亿。
2017年11月27日,中融信托注册资本由100亿元变更为120亿元,跃居行业第二位[4]。
截至2023年8月,经多轮增资扩股,中融信托注册资本120亿元,经纬纺机持股37.47%,为中融信托第一大股东;中植集团位居股东第二,持股32.99%。哈尔滨投资集团和沈阳安泰达商贸有限公司(下称:沈阳安泰达)分别持股21.54%、8.01%。据中融信托年报,公司控股股东为经纬纺机,实控人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最终受益人为国务院国资委[2]。
中融信托主动管理类信托主要分为5类:证券投资类、股权投资类、其他投资类、融资类、事务管理类[2]。
银信合作
中融信托通过与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银行机构合作,利用银行在业务渠道、投资范围、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参与信贷资产转让、证券二级市场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等多种产品为客户提供低风险的稳定回报。
股权收益权信托
中融信托通过对资本市场运作的充分研究,推行股权收益权类信托计划,以信托资金购买股权持有人的股权收益权,在不影响原有股权持有人行使股东权力的基础上,为投资人和融资人搭建了资金融通平台,在提高产业资本的利用效率同时,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私募股权投资信托
私募股权投资信托是通过信托方式对非上市企业股权,或上市企业非公开交易股权进行投资,并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谋求受托人财产的稳定增值。中融信托推出的私募股权投资信托业务以稳健的投资风格和规范的投资操作,赢得了投资人和合作各方的信任和高度评价。作为一个全新的投资品种,私募股权投资信托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证券投资信托
中融信托已搭建了强大的证券交易平台,组建了专业化的证券投资团队,并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投资管理公司等广泛合作,推出了“基金股票双重精选”等多款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根据媒体统计,中融信托的证券投资平台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证券投资平台之一,多款信托产品投资业绩名列前茅。
房地产信托
中融信托致力于拓展优质物业和具备融资条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信托业务。公司运用债权、股权、收益权及夹层融资等方式,先后推出了百安居租金收益权财产信托、融富稳健系列集合资金信托等物业及房地产信托计划。根据国务院及银监会对房地产信托有关政策和意见,公司已组建了专业化的房地产信托团队,积极拓展房地产开发项目及优质物业的信托投资。
矿产能源类信托
中融信托运用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抓住矿产能源领域整合重组机会,适时推出面向矿产能源领域的信托计划,选择优质企业,通过质押融资、股权投资等运作方式,为高端投资者提供参与该领域整合、重组的机会。公司已累计推出超过40个矿产能源领域的信托计划,总规模接近120亿,涉及煤炭、金属、稀有矿石等各个领域。
艺术品投资信托
中融信托通过对国际艺术品市场交易历史研究,推出了针对艺术品领域的信托计划,通过与专业艺术品投资顾问公司合作,使金融资本参与到艺术品投资领域。已经成立超过20个信托计划,募集资金规模达到43亿,树立了融美、融宝系列艺术品投资信托计划的品牌,为热衷于艺术品投资的机构和个人提供完善的金融解决方案。
高端客户财富管理
中融信托在国内信托业率先成立了专门服务于高端客户的财富管理中心。公司根据高端客户的理财需求,通过信托计划为客户提供细致入微的个性化、量身定制的理财规划、投资方案及高增值服务。为高端客户进行财富管理,不仅符合信托“新两规”对信托业务转型的要求,也促进了信托公司从融资平台到财富管理专家的转变。
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司经营本外币业务范围:
(一)资金信托;
(二)动产信托;
(三)不动产信托;
(四)有价证券信托;
(五)其他财产或财产权信托;
(六)作为投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
(七)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业务;
(八)受托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证券承销业务;
(九)办理居间、咨询、资信调查等业务;
(十)代保管及保管箱业务;
(十一)以存放同业、拆放同业、贷款、租赁、投资方式运用固有财产;
(十二)以固有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十三)从事同业拆借;
(十四)法律法规规定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增值电信业务。(涉及审批许可项目的,只允许在审批许可的范围和有效期限内从事经营活动)[3]
2013年末,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4,882.23亿元,其中信托资产4,785.35亿元,自有资产96.88亿元。公司净资产76.45亿元,净资本69.48亿元,净资本覆盖率143.81%,净资本盈余21.17亿元。公司拥有35,000名高端自然人客户及980余家机构客户。2013年公司各项经营指标位居行业前列,其中收入48.98亿元,净利润20.18亿元,均位居行业第二[5]。
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34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07%和28.62%。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现40.17亿元,投资收益7.34亿元。
2023年上半年,中融信托营业总收入23.58亿元,同比增长1.2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32亿元,同比下降51.63%。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63亿元,投资收益10.73亿元。截至上半年末,公司总资产292.13亿元,较期初下降3.96%[2]。
中融信托秉承“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信托宗旨,积极开拓信托业务,形成了一套安全、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了业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拥有一支具有成熟投资理念和丰富经验的专业团队,公司骨干业务团队具有在国内金融市场从事证券、期货等金融产品的具体操作经验,在有价证券、金融衍生产品、房地产投资、风险投资等领域均有丰富经验,形成了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的个性化,使得中融信托的资产管理能力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截至2008年3月底,累计发行资金信托项目已超过700个,受托管理规模810余亿元,各项经营指标名列行业前茅。
中融信托利用自身独特的制度优势、金融专业服务优势和广泛的投资范围,紧紧围绕信托本源业务,突出和着重拓展优势业务,努力打造“金融专业公司”,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金融服务。
企业投资
2019年3月,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投资星链超1亿元的Pre-A轮融资[6]。
董事长:刘洋
董事兼总经理:张东
董事:汤小青、张向晖、黄琳、王卫、毛发青、任毅、朱长锋
监事会主席:金庆浩
监事:邵武、李华杰[3]
2016年3月26日,理财周报信托实验室根据设定的《中国信托公司竞争力评价报告》评价体系,对中国68家信托公司2013年竞争力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价,中融信托排名第1。
获奖时间 | 所获荣誉 |
2012年 | “德勤中国风险智能榜·2011年度优秀企业”称号 |
在“第五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活动”中,获“中国优秀信托公司”“年度最佳研发团队”“年度优秀理财管理团队”称号 | |
在“第五届中国资产管理金贝奖颁奖典礼”中,获“最受信赖信托奖”和“最佳风险控制信托公司”两项大奖 | |
2013年 | 在人民网举办的“首届人民金融奖”颁奖典礼上,获“2013年度卓越信托公司”奖 |
在《金融时报》举办的“2013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中,获“年度最佳信托公司” | |
在“东方财富风云榜”颁奖典礼上,获得“2013年度最佳信托公司”奖 | |
在“第六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活动”中,荣获“年度最佳研发团队”“最佳房地产信托计划”“最佳基础设施投资信托计划”三项大奖[7] | |
2019年11月19日 | 2019年度亚洲金融竞争力评选榜“2019年度竞争力信托公司”奖[8] |
获奖时间 | 所获荣誉 |
2012年 | “德勤中国风险智能榜·2011年度优秀企业”称号 |
在“第五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活动”中,获“中国优秀信托公司”“年度最佳研发团队”“年度优秀理财管理团队”称号 | |
在“第五届中国资产管理金贝奖颁奖典礼”中,获“最受信赖信托奖”和“最佳风险控制信托公司”两项大奖 | |
2013年 | 在人民网举办的“首届人民金融奖”颁奖典礼上,获“2013年度卓越信托公司”奖 |
在《金融时报》举办的“2013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中,获“年度最佳信托公司” | |
在“东方财富风云榜”颁奖典礼上,获得“2013年度最佳信托公司”奖 | |
在“第六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活动”中,荣获“年度最佳研发团队”“最佳房地产信托计划”“最佳基础设施投资信托计划”三项大奖[7] | |
2019年11月19日 | 2019年度亚洲金融竞争力评选榜“2019年度竞争力信托公司”奖[8] |
据多家媒体报道,中融信托曾与恒大、华夏幸福、佳兆业、融创、阳光城、蓝光地产、泰禾、世茂、奥园集团等均曾开展过信托贷款合作,各家合作的信托贷款项目也均出现过逾期兑付问题。截至2023年8月,中融信托与房地产公司的司法纠纷仍在不断上演。据企业预警通消息,仅2023年以来,中融信托作为原告已累计被收录开庭公告92次,被告涉房地产公司类目超过9成。
2023年8月14日,位于北京朝阳区东风南路3号院的中融信托身处由产品逾期兑付引发风波之中。
当日,中融信托官方发布“关于谨防不法分子进行诈骗的严正声明”。声明称有不法分子伪造中融信托公章、公函等文件,冒用中融信托名义,以公司无法继续经营发送清退公告、建立专项退还小组为客户进行退返等形式,诱骗客户访问非法网站、加入QQ群等实施诈骗。中融信托表示,上述行为与公司无关,且涉嫌伪造印章罪、诈骗罪等刑事犯罪,公司已向国家反诈中心进行举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严正声明对“停兑”传闻只字未提[2]。
2023年8月,部分上市公司持有的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产品逾期兑付事件持续发酵。据不完全统计,8月14日和15日,在上证e互动及深交所互动易上,有大量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询问上市公司是否持有中融信托产品。超过20家A股上市公司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没有持有中融信托相关产品[9]。8月19日,中融信托回应“多个产品逾期兑付”称,公司目前经营正常。上周由其主动管理的多个产品完成到期兑付清算。官网也仍有产品正常发售。从金房能源7月信披可见,其5000万元认购的圆融壹号-2M,2000万元认购的圆融壹号-6M均已到期并顺利赎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