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所属科室 内科-血液内科
主要病因 遗传
主要症状 乏力、虚弱、体重减轻,,发作性出血及高粘滞综合症
目录导航

病因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在家族及同卵双胞胎中发病,推测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感染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中的发病作用尚不明确。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目前尚没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烷化剂和苯丁酸氮芥治疗,中医治疗只能是对症下药,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生存质量。

症状

    巨球蛋白血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五大类:

    1.起病隐匿、缓慢,早期常无不适或乏力,体重减轻。

    2.贫血、出血(常见皮肤紫癜、鼻衄)。

    3.淋巴结、肝、脾肿大。

    4 .部分巨球蛋白具有冷球蛋白性质可引起血管栓塞和雷诺现象。

    5.高粘滞度综合征:视力障碍、一过性瘫痪,反射异常,耳聋、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亦可发生心力衰竭。

检查

    1.血常规检查

    2.骨髓常规检查

    3.细胞化学染色

    4.血清免疫学检查

    5.血沉

    6.尿液检查

    7.肾功能检查

    8.冷球蛋白检查

    9.组织活检

诊断

    巨球蛋白血症对某些较重的病例,应与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的血病及淋巴瘤鉴别。

治疗

    巨球蛋白血症的药物治疗尚无特效,其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为以下四点:

    1、降低高粘滞血症,包括血浆置换术。

    2、化疗。

    3、对症治疗、支援治疗。

    4、严重贫血者可输血和/或人体白蛋白。

并发症

    巨球蛋白血症主要并发症为疾病恶化、贫血、出血、感染,也有的患者因发展为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R ichter 综合征)、急性骨髓细胞白血病而死亡。[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