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科技

同济科技

中文名 同济科技
地理位置 宣武门外南横街西口
目录导航

基本信息

公司名称上海同济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 SHANGHAI TONGJI 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LTD

注册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栖山路33号

办公地址 上海市四平路1398 号同济联合广场B座20层

法人代表 丁洁民

总经理 王明忠

工商登记 3100001002233

注册资本(万元) 34708.9731

证券代码:600846

证券简称:同济科技

交易所:上海

办公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1121号(同济科技大厦)17楼

公司介绍

公司依托同济大学的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在房地产开发建设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拥有多项高等级土建专业资质,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勘察、爆破、设计、监理、施工总包、智能一体化、物业管理为主导业务的城市建设科技产业链。公司在教育、科技园建设管理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并涉足宾馆服务、信息、机电、生物、医疗等领域,目前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8家,参股公司9家。

面对未来,“同济科技”将进一步 优化产业结构, 精心打造城市建设科技产业链,培育科技型企业,努力创建无愧于百年名校的优秀企业。

业务介绍

房地产产业 全资子公司上海同济房地产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1 亿元人民币,具有国家二级房地产开发资质,拥有下属项目公司或子公司 14 个。同济房地产公司依托同济大学的技术和人才的支持,近十来年在上海和全国的房地产市场中硕果累累。公司投资和建成的项目近二十个,先后获得国家和省市级的鲁班奖、白玉兰奖、国家住宅示范小区、优质结构、文明工地和各种建筑工程的奖杯和奖状等。近期完成和在建的项目有集商务办公、四星级酒店和商场为一体的同济广场建筑群,同济华城高级住宅小区,泰州容园住宅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同济房产已经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开发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受到业内同行的关注。

房地产产业

科技园产业

科技园产业

(最新发布于2009-06-30)

同济科技2009年第二季度实现主营收入5.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4%。

盈利趋势(最新发布于2009-06-30)

盈利趋势

同济科技2009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1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055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11%。

财务分析规模增长指标

财务分析

同济科技过去三年平均销售增长率为-6.09%,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1530/1710),在其所在的工业集团企业行业排名为33/36,外延式增长较差

EPS成长性

同济科技过去EPS增长率为13.37%,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770/1710),在其所在的工业集团企业行业排名为17/36,公司成长性合理

盈利能力指标

同济科技过去三年平均盈利能力增长率为13.34%,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956/1710),在所在的工业集团企业行业排名为 (20/36)。盈利能力合理

EPS稳定性

同济科技过去EPS稳定性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760/1710),在其所在的工业集团企业行业排名为13/36 。公司经营稳定合理

历史沿革

1993年~1999年 1993年同济大学的11个企业组建成上海同济科技实业总公司,并改制成为股份公司。

1993年~1999年

1993年4月17日经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登记。

1993年9月24日,上海市证管办发文通知上海同济科技实业总公司改制获准。

1993年11月28日举行了第一次股东大会暨创立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董事会选举了正、副董事长,聘任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济师。

1994年3月11日,1170万股社会流通股挂牌上市。编号600846,简称“同济科技”。

1995年公司第一次配股。

1997年公司继1995年配股后又一次配股,两次共募集资金10961.79万元。

1999年底,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13个,分支机构3个,控股子公司8个,参股公司10个。公司员工总人数达660人,公司的总股本扩大到15269.61万元。

2000年~2006年 2001年9月14日经国家财政部批准,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持有公司的国家股22,486,742股无偿转拨给同济大学。

2000年~2006年

2003年初,同济建设总公司由全资企业改制为上海同济建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7000万元;随后上海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所、上海同济房产开发经营公司、上海同济室内设计工程公司、上海同济大学爆破工程与技术公司、上海同济大学专家服务中心等全资企业相继改制为有限公司。

2003年11月同济科技大厦建成,成为同济大学科技园国康基地的重点项目,也是打造知识杨浦的重要基地,使公司第一次拥有了产权办公楼宇,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标志。

2004年公司在管理年中,进一步加强了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力度,为适应以直接经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投资管理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调整了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强了对财务风险控制。

2006年3月1日公司召开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股东会议,会议以现场投票、网络投票与董事会征集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审议了公司股权分置方案,并以参会股东 98.9368% 的赞成比率高票获得通过。根据股改方案,流通股股东每10股可获得3股。

投资亮点

1.公司由著名高校同济大学原来11家科技企业组合改制而成,为国内最早上市的三家高校企业之一。随着创业板推出进程的加快,公司的资产将大幅增长。

2.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0.1339(元),每股净资产3.1152(元),净资产收益率3.8224%,营业收入1041263866.5000(元),同比增减47.930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330387.97(元),同比增减98.9338%。

3.公司控股60%的子公司上海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正在开发的上海国际设计中心项目申请到了2008年新增中央投资项目资金1500万元,其中国家拨付500万元,上海市和杨浦区分别配套500万元。

4.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同济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位于世博园区浦西E05地块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信息通信馆工程,中标价为6136.87万元人民币。

5.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同济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上海阳名大酒店有限公司位于闸北区街道90街坊26/1丘的阳名公寓式办公楼项目,中标价为人民币8500万元,中标工期400日历天。

十大股东

截至日期:2009-06-30 公告日期:2009-08-27

编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量 持股比例 股本性质

1上海同济资产经营有限公司8457.57万 24.37% 流通A股,流通受限股份

2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89.14万 6.02% 流通受限股份

3 江苏瑞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1138.16万 3.28% 流通受限股份

4常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852.37万 2.46% 流通受限股份

5 岑海霞 731.20万 2.11% 流通受限股份

6 缪雨明 143.51万 0.41% 流通A股

7 杨芳 80.00万 0.23% 流通A股

8 陶云华 55.22万 0.16% 流通A股

9 张晓炜 45.83万 0.13% 流通A股

10 梁红娟 37.18万 0.11% 流通A股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