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

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

中文名称 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
英文缩写 PSI
目录导航

研究领域

PSI在与国内外大学、其他研究机构和工业界的合作中,将研究重点放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特别是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领域和对教育和培训具有重要意义、但超出大学单个系能力的领域。PSI在固态物理、材料科学、基本粒子物理、生命科学、核与非核能研究及与能源有关的生态学的研究中非常活跃,是世界能源研究领域的领导者,也是瑞士唯一一家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研究所。

1988年1月1日,瑞士原子核研究所与瑞士联邦反应堆研究所合并组建了PSI,阿勒河下游的山谷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中心,并很快赢得了较高的国际声誉。PSI现有雇员1200人,它同国际、国内多所大学和研究院所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PSI为来自瑞士国内和国际科学界,特别是凝聚态、材料科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用户运行着大型的研究设施。PSI拥有散裂中子源(SINQ)、瑞士同步辐射光源(SLS)、缪介子源(SμS)等大型科研设施,是瑞士国内外科学界主要的用户实验室之一,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能提供同步辐射X射线、中子和介子三类探针的大型研究基地之一。这三类探针功能互补,每年大约为2000余位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提供凝聚态或基本物理、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高水平实验条件。通过在PSI开展的研究,不仅获得新的基础知识,并积极促进其在工业上的应用。2017年左右,PSI还将建成相干X射线光源即SwissFEL。届时PSI的综合优势将更加突出。

PSI在研制和运行需要特别高标准技术诀窍、经验和专业的大型复杂研究设施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PSI的设计人员通过一些特殊的技巧来让SLS所产生射线的能量达到与欧洲同步辐射装置ESRF(European Syno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相同的功能,将现有的用来增加X射线密度和扩大波长范围的波荡器技术发挥到了极限。尽管这台加速器的周长只有288米,可产生的电子束能量达到了2.4 GeV,而成本只有8900万美元,比ESRF建设成本的三分之一还要少。[1]

指导原则

质量 — PSI承诺开展最先进的科学研究,促进和开展交叉学科研究,面向市场,质量领先。

用户实验室 — 为自己的利益,PSI在设计、建造和运行大型装置方面与国内外研究界进行合作。

研究 — PSI利用自己复杂的装置在物理、化学、生物、能源技术、环境科学和医学方面开展自己的研究。

继续教育和培训 — PSI与大学密切合作,为雇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

技术转让 — PSI与工业界结成伙伴,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

社会方面 — 通过开展具有国内和国际上重要意义问题的研究,培育与大众的公开对话,PSI力争与社会发生关联,并负有解释的义务。[2]

科学研究

PSI的科学研究项目,极大地得益于大型科技设施。这些涉及广泛的研究课题,可以归纳为三个大的领域:物质结构、能源与环境以及人类健康。

科研设施

概述

PSI拥有世界上仅有的连续中子源SINQ、瑞士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SLS、世界上功率最强的连续束流缪介子源SµS等大规模科研设备,能够深入观察各种物质和材料内部的演变过程。其中某些设备不仅是在瑞士,甚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瑞士大学和企业的研究人员也可以有机会使用这些大型设备。每年,来自瑞士和世界各国的2000多名科学家到PSI进行他们在别处无法进行的实验。除科学研究以外,PSI还拥有瑞士唯一的用质子治疗特殊癌症的设备。2010年后,PSI把重点放在了未来的大型设备SwissFEL上。这是一个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它可显示在极短时间内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变化,符合瑞士科研发展的需求。

强流质子加速器

预注入器提供870 keV极低能量的束流,而注入器2是个有4个扇形磁铁的环形回旋加速器,设计非常专业化,实现了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提供72 MeV高品质高强度质子束。1984年,注入器2开始运行后取代了可变能量注入器1,向590 MeV环形回旋加速器提供高强度高品质的72 MeV质子束。

可变能注入器1延迟至2010年12月3日才正式退役,它为原子和核物理、放射化学、重元素、生物学研究等领域的研究服务了37年。

散裂中子源SINQ

散裂中子源SINQ(Swiss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是世界上第一个连续波散裂中子源,中子通量1014 n/cm2/s。中子散射是获得物质结构和凝聚态动态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用液态氘慢慢冷却中子,将它们的频谱改变到较低能量,这些中子对生物物质材料的研究特别有价值。从固态物理与化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从材料科学到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广泛的领域均可用中子进行研究。除了散射技术,非衍射方法如成像技术等也不断增强与工业应用的相关性。

同步辐射光源SLS

同步辐射光源SLS(Swiss Light Source)属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SLS的设计优先考虑的是初级电子束和次级光子束的高亮度、宽波段和稳定的温度条件。

SLS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能量为2.4电子伏特的电子储存环(周长288米)。 它提供了高亮度光子束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化学研究。1997年,瑞士联邦议会两院批准了SLS的建设计划。至2009年6月,SLS建有18个实验站(插入件和弯曲磁铁)和16条运行的光束线。有三条蛋白质晶体学光束线,其中两条由诺华、罗氏等制药公司资助部分经费

SINQ的实验设备

衍射
HRPT 高分辨粉末衍射仪(热中子)
DMC 高强度粉末衍射仪(冷中子)
TriCS 四圆单晶衍射仪(热中子)
POLDI 应变仪:多脉冲衍射仪(热中子)
ORION 两轴衍射仪(冷中子)
小角散射
SANS-I 小角中子散射摄影仪40米(冷中子)
SANS-II 小角中子散射摄影仪12米(冷中子,PSI-Risø 合作)
反射仪
AMOR 多用反射仪(冷中子)
MORPHEUS 两轴中子衍射仪与反射仪(冷中子)
NARZISS 偏振中子反射仪
分行时间谱仪
FOCUS 分行时间谱仪(冷中子)
三轴光谱仪
Rita-II 三轴光谱仪(冷中子,PSI-Risø 合作)
TASP 三轴光谱仪(偏振冷中子)
背散射谱仪
MARS 高分辨飞行时间背散射谱仪(冷中子)
非衍射及其它用途仪器
NEUTRA 中子射线照相设备(热中子)
ICON 冷中子射线照相设备
BOA 中子光学及其它相近束线
PNA 同位素生产(热中子)
NAA 中子活化分析(热中子)
GJA 裂变产物气流(热中子)
投影仪
EIGER 高强度宽能区热中子三轴谱仪
其它设备和计算机
MuPAD 高导磁合金分析装置
ECHO 超小角中子散射
Sample Environment Devices  样品环境装置
Detectors  探测器
LNS Computing Homepage 中子散射实验室计算机主页

缪介子源SμS

缪介子源SμS(Swiss Muon Source)是世界上最强的连续束流的缪介子源,由590 MeV回旋加速器提供2200毫安的质子流。质子束打向两个石墨靶,附属数条μ子(或π介子)光束线,其中两个配有用超导衰变道。可用μ介子的能量范围从0.5 keV - 60 MeV。

连续μ介子束的主要优点是可由快速闪烁计数器进行单独μ介子的探测,容易地提供纳秒或更好时间分辨率的μ介子,使μ介子扫描仪μSR得以延伸研究至更高的μ子自旋频率(几百兆赫,相当于几个特斯拉的磁场)和更短的μ子自旋弛豫时间(与μ子脉冲源相比),时间分辨率由μ介子限脉冲持续时间(一般为50纳秒)限定。正因如此,在欧洲,PSI的SμS设施是脉冲μ介子源ISIS的完美补充。

缪介子源SμS有束线µE1µE4piM3piE3piE1piE5

·μE1提供强中能偏振μ介子束,具有非常低的介子和电子污染。

·新μE4提供大接受度低动量(<40 MeV/ c)μ介子束,是为低能μ介子(LEM)光束设施的需求专门设计的,束斑调整到符合LEM仪器介子靶的尺寸。

·piM3是当前唯一的专用于μ介子扫描仪μSR的束线。

·piE3提供10-250 MeV/c的π介子和μ介子。它的设计与低能量π介子谱仪LEPS的光学特性相配,而且它是仅有的在垂直平面弯转的束线,实验区高于6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