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是一种以严重的反覆发作的抑郁或狂躁状态为特徵的精神障碍。发病及缓解可急可缓。狂躁和抑郁状态可呈周期性交替出现,也可能以其中一种心境为主,或二者并存呈混合表现。狂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也称周期性精神病,周期性发作表现为狂躁期间呈兴奋状态,抑郁期间呈忧郁抑制状态,缓解期精神状态正常,患者日常生活可以自理。
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加藤忠史博士发如果人体修复细胞内异常蛋白质的组织发生故障易患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实验中加藤博士选择两对孪生兄弟作为研究对象每对孪生兄弟中有患躁狂抑郁精神病加藤对其中两名患者约13000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名患者“XBP1”蛋白质合成量都少该蛋白质具有修复细胞内异常蛋白质作用
基础上加藤博士又对其患者进行广泛调查结果发现即便都是患者“XBP1”蛋白质功能也有强弱之分弱者和强者相比发病几率高4.6倍研究员还发现躁狂抑郁精神病患者凭经验使用丙戊酸可以改善“XBP1”功能
躁狂抑郁精神病也称周期精神病呈周期反复发作状态躁狂期间呈兴奋状态抑郁期间呈忧郁抑制状态缓解期精神状态正常患者日常生活可以自理
躁郁症是一种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极端的情绪变化。典型的躁郁症患者可以从狂喜滑落到狂悲,并呈周期性运动。当患者处于情绪低潮时期,他会显得很绝望和自卑,感到自己无药可救。
他们离群索居,同时也失去工作能力。当处于疯狂期时,病人似乎有无限的精力。他可以廿四小时或更久不需睡眠或休息,整日兴高采烈并容易激动,他们常常自我膨胀,不顾一切地表现自我,喋喋不休,疯狂购物,开快车,性滥交等。
这种疯狂周期会突然来临,事先毫无迹象。有些病人经常遭受。
躁狂的典型临床特点包括过分的、持续的情感高涨、欣快、动作过多、思维奔逸、讲话快、冲动行为。轻症躁狂有同样特征,但程度较轻。躁狂病人自尊心增强,有浮夸的倾向;:10~20%病人可有妄想思维、幻觉、牵连观念。判断力差是躁狂特点之一——由于胡乱购置物品而耗尽资财,放弃工作或可同时去做各种别出心裁的工作等现象并不少见。
躁狂病人的性行为常受到显著的影响。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性活动亢进的强烈倾向,有的可以是此病的早期表现。在躁狂发作时,普通社交和性的抑制可以完全消失。
这种病一般说法不一。要么是狂躁型精神分裂症(阳性),要么是抑郁型精神分裂症(阴性)。准确地说,就是精神分裂症。该症目前国内外抗精神类西药只能是控制,不能根治。况且依剌赖性大抗药性强,副作用大。需要终生吃药,不能根治
精神病是指一部分脑神经功能受损的特殊群体,其中不乏拥有高文化的教育背景或者是某一方面的高智商优势。因为一部分脑神经零部件的异常使他们被划入脆弱的一方,不少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医治而给自己和身边的亲属留下了终生的遗憾。精神病不治疗没关系吗?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目前世界上精神病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到2020年精神病将成为使人丧失劳动能力的五大疾病之一,将严重影响世界的发展。因此,精神病治疗宜尽早开展。那么,现在就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海军医院精神科专家王文亮分析,精神病究竟有哪些危害?
1、改变性格
患者得病后,性格往往会发生某些改变,表现出诸多异常,是最明显的精神病的危害。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好发脾气,对人无礼貌。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管闲事,说大话,夸夸其谈,做事有始无终,爱发脾气,都是常见的精神病的危害。
2、神经精神危害
患者还会出现一些类似于神经疾病的症状,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也是常见的精神病的危害。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都是常见的精神病的危害的表现。用脑时精神容易兴奋,有时对声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难,睡后梦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终至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3、影响家庭
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不仅因病态行为给家人造成身体乃至生命上的伤害,还会造成家庭经济状况及家人生活质量的下降、精神负担加重等情况,尤其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4、危及社会
精神疾病由于受到病理心理的影响和支配,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及社会的行为,他们中有的患者难以走出心理误区,偏执记恨于政府、社会。有的甚至采取过激行为,会出现危险的冲动行为,攻击他人,多会对被攻击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被攻击者往往是患者周围熟悉的人,甚至亲人居多。尽管精神病的危害严重,但只要人们掌握一些心理卫生知识,及早发现精神心理异常,采取有效措施,让病人得到及时、系统的治疗,精神疾病的危害是可以防范的。
5、患者身心健康
假如长时间不能治愈精神病,或者病情多次复发,患者就会出现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精神病的危害。此时,患者智力相对正常,却生活懒散,对家人缺少亲情,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打算,整天呆坐不语,丧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这就是精神衰退,从社会功能的角度讲,就叫做精神残疾。此外,自伤自杀是对精神病的危害最大的一种行为方式。据临床调查,自杀率最高的精神心理疾病是抑郁症,其自杀危险高于一般人的50倍。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在死亡的精神分裂患者中约占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海军医院精神科专家分析:精神障碍对人体身心健康可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中最严重的就要数自杀了,精神障碍发病情况并非像其它疾病那样较容易地就被人发现,因此在临床诊治中常常容易造成误诊。所以,提前了解一些关于精神障碍的治疗及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常识对大家来说十分有必要。那么精神障碍病人的如何护理呢?
1.安排居所。为了预防重度精神障碍病人自杀,家属应与病人共居一室,室内要简单,禁止存放危险物品;建立适当的安全措施 病室内外、床边无危险物品及障碍物;备好牙垫、舌钳及床栏等;协助病人确认现实环境,指导使用避免伤害的方法;安排有规律的作息生活,参加适宜的文化、娱乐、体育生活,以促进人际交往,调节情绪,避免焦虑、孤独、退缩等。
2.心理护理。重度精神障碍病人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家属不应嫌弃病人,要多鼓励,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打消病人的消极念头,对周围人应保持正常接触,避免孤独感,多关心体贴病人,转移其注意力,不要整天沉侵疾病中,让病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3.观察病情。掌握重度精神障碍病人的情绪变化规律,有些病人自杀的计划周密,致死的危险性交大,但大部分有自杀企图病人在语言、情感、行为表现中都会有些流露,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病人不能离开家属的视线。病人常睡眠不好,容易早醒,在清晨最易发生自杀。深夜和凌晨更要加强看护,切勿被病人的假象所迷惑。
4.入院时护理。多数精神病人对疾病缺乏自知力。病人入院多系被哄劝,诱导而来,抵触情绪较大,甚至出现吵闹冲动行为。因此,护理人员首先热情接待病人,以消除病人对住院的恐惧心理,并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接触方法,在更衣时护士要对病人进行初步的体检如有无畸形、四肢皮肤的一般情况。向病人介绍入院须知、病人守则、作息时间、吸烟制度、探视制度等,并讲解物品携带的特殊管理方法,防止危险物品带入病室。根据病情特点为病人安排好床位,同时热情接待病人家属,了解病人的发病经过及院外情况,告知家属病房有关管理制度,以取得家属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