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中国循环杂志》创刊。
1990年,该刊刊期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2013年8月,该刊刊期改为月刊。[1][3]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中国循环杂志》设有述评、专题笔谈、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论著摘要、病例报告、学习园地、综述等栏目。[4]
《中国循环杂志》以从事心血管病专业预防、医疗、科研及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1]
据2019年2月《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国循环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87人、顾问3人、特邀顾问11人。[2]
编委 | 曹克将 | 陈纪言 | 陈曦 | 陈韵岱 | 杜玉环 | 傅向华 |
高长青 | 葛均波 | 韩雅玲 | 何建国 | 何耀 | 何作祥 | |
黑飞龙 | 胡大一 | 华伟 | 黄德嘉 | 惠汝太 | 姬广聚 | |
蒋世良 | 蒋雄京 | 金征宇 | 景在平 | 柯元南 | 李保 | |
李建军 | 李浪 | 李立环 | 李澎 | 李卫 | 李为民 | |
李小鹰 | 李新立 | 李一石 | 林曙光 | 刘国树 | 刘晓程 | |
刘迎龙 | 马长生 | 马坚 | 马依彤 | 毛节明 | 孟宪敏 | |
孟旭 | 浦介麟 | 乔树宾 | 阮英茆 | 沈卫峰 | 沈向东 | |
石应康 | 孙宁玲 | 唐熠达 | 田小利 | 汪道文 | 王辰 | |
王春生 | 王浩 | 王建安 | 王乐民 | 王巍 | 王文 | |
王文恭 | 魏英杰 | 吴学思 | 吴永健 | 吴兆苏 | 武阳丰 | |
肖明第 | 许建屏 | 顼志敏 | 严晓伟 | 杨进刚 | 杨新春 | |
杨跃进 | 张福春 | 张健 | 张澍 | 张幼怡 | 赵强 | |
赵水平 | 甄文俊 | 周玉杰 | 朱国英 | 朱俊 | 朱文玲 | |
祝之明 | 庄建 | 邹云增 | ---- | ---- | ---- | |
顾问 | 刘玉清 | 朱晓东 | 戚文航 | ---- | ---- | ---- |
特邀顾问 | 陈兰英 | 程显声 | 戴汝平 | 郭静萱 | 丁金风 | 宋来风 |
钱方毅 | 王方正 | 孙瑞龙 | 郑德裕 | 陈在嘉 | ---- |
编委 | 曹克将 | 陈纪言 | 陈曦 | 陈韵岱 | 杜玉环 | 傅向华 |
高长青 | 葛均波 | 韩雅玲 | 何建国 | 何耀 | 何作祥 | |
黑飞龙 | 胡大一 | 华伟 | 黄德嘉 | 惠汝太 | 姬广聚 | |
蒋世良 | 蒋雄京 | 金征宇 | 景在平 | 柯元南 | 李保 | |
李建军 | 李浪 | 李立环 | 李澎 | 李卫 | 李为民 | |
李小鹰 | 李新立 | 李一石 | 林曙光 | 刘国树 | 刘晓程 | |
刘迎龙 | 马长生 | 马坚 | 马依彤 | 毛节明 | 孟宪敏 | |
孟旭 | 浦介麟 | 乔树宾 | 阮英茆 | 沈卫峰 | 沈向东 | |
石应康 | 孙宁玲 | 唐熠达 | 田小利 | 汪道文 | 王辰 | |
王春生 | 王浩 | 王建安 | 王乐民 | 王巍 | 王文 | |
王文恭 | 魏英杰 | 吴学思 | 吴永健 | 吴兆苏 | 武阳丰 | |
肖明第 | 许建屏 | 顼志敏 | 严晓伟 | 杨进刚 | 杨新春 | |
杨跃进 | 张福春 | 张健 | 张澍 | 张幼怡 | 赵强 | |
赵水平 | 甄文俊 | 周玉杰 | 朱国英 | 朱俊 | 朱文玲 | |
祝之明 | 庄建 | 邹云增 | ---- | ---- | ---- | |
顾问 | 刘玉清 | 朱晓东 | 戚文航 | ---- | ---- | ---- |
特邀顾问 | 陈兰英 | 程显声 | 戴汝平 | 郭静萱 | 丁金风 | 宋来风 |
钱方毅 | 王方正 | 孙瑞龙 | 郑德裕 | 陈在嘉 | ---- |
《中国循环杂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6年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来源期刊,被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1][3]
据2019年2月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循环杂志》共出版文献9125篇。[3]
据2019年2月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循环杂志》载文量为8738篇。[4]
据2019年2月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循环杂志》总被下载673530次、总被引46507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688、(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404。[3]
据2019年2月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循环杂志》被引量为24075次、下载量为418054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循环杂志》影响因子为2.80,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1706名。[4]
2005年,《中国循环杂志》获得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一等奖。[1]
《中国循环杂志》坚持为中国医学发展服务的宗旨,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始终站在心血管领域的前沿,及时反映中国心血管疾病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