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快报

蓝色快报

中文名 蓝色快报
出版社 大众报业集团
国内刊号 CN37—0077
主管单位 大众报业集团
编辑单位 蓝色快报
销售地 山东烟台
创刊时间 2012年07月20号
类别 社会、新闻、报纸
目录导航

报社简介

为宣传和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和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主办主管的《蓝色快报》(国内统一刊号:CN37-0077)7月17日在烟台正式创刊,面向整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行。

刊名:蓝色快报

创刊时间:2012年7月17日

隶属:大众报业集团

创办地点:山东烟台

刊号:CN37—0077

成立背景

创刊启发

蓝色快报报头蓝色快报报头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并作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当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为更好地宣传和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蓝色快报》应时应势而生。

创刊词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顺势而兴,《蓝色快报》乘势而生。吾等有幸,和您站在一起,共同开启这个全新的时代。

蓝色是大海的象征,代表着宽阔无垠、理智平和、新锐时尚与永不言弃,这,正是这份报纸的性格。她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创办的一份日报,面向整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行。

有人说,一个地区媒介兴旺发达与否,乃是判断这个地区社会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的确,一座文明幸福的城市,必然需要文化尤其是报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百姓高品质的生活,也必然需要一份高质量、高品位的报纸相伴左右。

我们虽是初生牛犊,却生机勃勃、志向高远,心中涌动着"为百姓鼓与呼"的情怀,肩负着主流 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我们愿从此与您呼吸与共,分担风雪冷暖。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将一往无前。作为您的新朋友,我们会以仰望的姿态面对公众,让新闻以更加鲜活、亲切的面孔,贴进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作为市场的新面孔,我们会以宽和的胸怀接受评判,请您看到我们对新闻的追寻、对百姓的真诚。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将牢记报人的责任和使命,在探究真相和真理的道路上,不畏暑寒。我们不仅忠实地记录这个宏大的历史和时代,触摸您的每一次脉动和每一个表情,也关注每一个微小个体的梦想、价值和尊严,倾听着您的每一声诉说,无论喜怒哀乐、欢笑悲忧,还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

作为大众报业家庭的一员,承继70余年的大众血脉,"万家灯火,奔来眼底,百姓忧乐,激荡胸怀",我们不仅要真实、生动地记录社会百态,更要用犀利的笔锋,把人间的善恶写个明明白白!

报纸记录时代,也见证着一个区域的变迁,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彼此已经错过了太久。幸运的是,今天,我们最终还是遇见了彼此,你我就在这里,全新的开始,就在眼前。[1]

未来发展

《蓝色快报》的创刊,标志着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旗下拥有了一份面向整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行的日报。该报将以宣传报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己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努力成为党委政府满意、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为构建我省舆论引导新格局,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2012年7月17日,为宣传和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和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主办主管的《蓝色快报》正式创刊。《蓝色快报》定位为面向整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行的日报。

《蓝色快报》的创刊,标志着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旗下继《大众日报》、《农村大众》、《齐鲁晚报》、《生活日报》、《鲁中晨报》、《半岛都市报》、《经济导报》、《城市信报》、《山东法制报》、《新晨报》、《潍坊晚报》、《沂蒙晚报》、《鲁南商报》之后,拥有了第14份报纸。除报纸外,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还拥有“5刊4网站1出版社”。

停刊风波

事件背景

休刊启事休刊启事

自2012年7月17日创刊以来,关于《蓝色快报》的新闻就没有停歇过,其中不乏被文化执法部门暴力冲击、记者外出采访被群殴的情节。在当下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这样的冲突显得尤为突出。烟台报业冲突事件,集中反映了我国报业市场畸形发展的现状。

暴力冲突

7月21日晚9时许,刚刚迎来第五个创刊日,正越来越受读者欢迎的大众报业集团旗下《蓝色快报》,遭一伙人破门而入,并直闯办公场所,强抢电脑主机,严重干扰办公秩序和报纸出版。这些自称是烟台市文化市场执法支队的人员,执法粗暴,态度蛮横,期间还有一群身份不明人员,对报社员工进行撕咬和殴打,致两名员工被咬伤,数人被打伤。

  被打后设备损坏

被打后设备损坏被打后设备损坏然而,正是这样一份深受读者喜爱的报纸,却屡屡惨遭黑手破坏。7月21日晚9时许,正当《蓝色快报》员工在为次日报纸出版紧张忙碌的时候,一群身份不明人员在未打招呼、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强行破门冲进报社办公场所,强抢电脑主机。这种野蛮行径引起了《蓝色快报》上百名员工的强烈愤慨。这些人自称来自烟台市文化市场执法支队。他们强行抢走了报社出版部门10台电脑主机,扰乱了《蓝色快报》的办公秩序和正常出版工作。其间,其中一名所谓执法人员要求报社员工配合工作,当被问及怎样算是配合时,其竟公然叫嚣"让我不舒服就是不配合"。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所谓执法人员中有人身上还酒味熏天。

更令人发指的是,这群自称是文化市场执法支队的人员,还带了一群身份不明人员,其中还有穿黑衣且体形健壮者,他们也闯入报社办公区,恐吓报社员工。报社员工提出异议,要求这群身份不明人员离开,结果这些人非但不理,还首先动手打人。其中,一名壮汉还动了口,先后用牙齿咬伤报社两名工作人员(一人胸膛被咬,一人胳膊被咬,后者左胳膊被咬伤口达8厘米长。其他身份不明人员也动手打人,致报社另一名员工面部严重受伤。其间,所谓的文化市场执法支队人员袖手旁观,直到报社员工报警后,这伙暴徒才赶在110到来前慌忙逃窜,所谓的文化市场执法支队人员随后也溜之大吉。

  被打后脸部受伤

事实上,这已不是《蓝色快报》第一次遭到破坏,自创刊之日起,每天都有不明身份人员到报社发行站以及售报处干扰破坏,大肆恶性收购报纸,有人还从参与暑期实践锻炼的报童手中抢夺报纸。

对于《蓝色快报》目前面临的恶劣环境,很多读者表达了愤怒。一位网友直接就说:在法治社会的今天,发生这样的事情让人无法理解。一位烟台读者表示,在烟台这样的连续三届的全国文明城市里

记者被打后脸部伤痕累累记者被打后脸部伤痕累累

,发生这样的事,太令人气愤。省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对粗暴冲击新闻单位的违法行为深感震惊,表示此类事件在山东省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未有耳闻。

三问执法大队

7月21日被暴力冲击之后,《蓝色快报》编辑部与7月23日发布文章《三问烟台市文广新局文化市场执法支队》,连发三问:“为何越权执法?”、“为何粗暴执法?”“为何胡乱执法?”。

文章认为,闯进报社的市文广新局文化市场执法支队人员,不仅越权执法,还粗暴执法、胡乱执法。他们的执法理由是荒唐的,执法言行是荒谬的,执法程序是荒诞的。

文化市场执法部门理应助力《蓝色快报》发展,至少也要为《蓝色快报》创造一方安全的办报环境,而现实却是,其在大肆干扰破坏《蓝色快报》。请问,这是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还是在破坏文化体制改革?这是在推动烟台市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是在阻碍烟台市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因非法出版被停刊

近日,山东省新闻出版局依法处理《蓝色快报》等违规报刊,认为蓝色快报社在烟台设立的编辑部,违反了《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第十九条和第三十条之规定。蓝色快报社未能严格审核报纸版面,刊登低俗内容,违反了《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之规定。

依据《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第五十八条之规定,责令蓝色快报社从2013年7月5日至2013年10月4日停止印制、发行报纸3个月,责令蓝色快报社立即撤销在烟台违规设立的编辑部,责成主办单位、主管单位监督整改。

报业之争的恶果

蓝色快报电子版蓝色快报电子版这个原因比较复杂。表面上看《蓝色快报》是异地办报,"内容低俗",但是在文化体制改革和鼓励文化出版企业做大做强的大背景下,这种打破地方垄断办报纸的事情在全国也很多。《蓝色快报》的刊号注册地确实是在济南,但这份报纸的创办,是为了沿海蓝色经济区服务,自然要在蓝色经济区内的城市设立编采部门,跑到内陆城市济南怎么能及时反应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情况?所以我们暂时来到烟台。但是这样一来,当地媒体和有关部门反应就非常激烈。

创刊之初,当地文化稽查大队竟然带着竞争对手的人员对我们编辑部进行了洗劫,强行扣押办公和出版设备。随后,当地媒体又对我们的采编人员和发行渠道进行了武力威胁、围攻、打砸等活动,对我们的报纸恶意收购。不仅如此,本来应该当好裁判的当地有关部门,还对我们的采访制造重重障碍,令人心寒。一年来,我们多次申请将刊号注册地转到烟台,但是都无果。如果这就是"违规"办报,那到底是谁故意造成这种违规哪?

我们的报纸深入底层,反映民生,鞭挞丑恶,弘扬正气,老百姓还是比较欢迎的。比如我们报道几百民工没有拿到工资,由于我们的报道使得157万的农民工工资得以解决,他们给大众集团送了锦旗。其实不单是坏事,好事也会和当地政府有冲突,比如我们对河南籍一位在烟的"最美环卫工"的报道、对安徽籍废品收购人员用手臂接住坠楼者的"铁臂哥"的报道,都在全国引起很好反响,但在采访报道中,当地个别单位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阻挠。 [7]

对于报纸内容低俗淫秽不堪的说法,纯属编造。希望全国广大读者网友帮助我们查找哪里低俗了,我们一定虚心改正,但我们现在还真的搞不清,到底问题在哪。

他们下发这个停刊责罚我们并不知道,事先也没有进行听证,就是上星期五突然挂到网上,然后这星期发文到了大众集团。

现在的文化体制改革,必然加剧报业集团之争,要想真正做到改革,就必须打破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突破行政的藩篱,将文化单位置于公平统一的市场环境之中。严重的地方保护和官本位的办报无法使文化改革推向前进。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统一透明的市场竞争游戏规则,比如你说我们异地办报不行,但我们的竞争对手却可以在各县市区违规异地办报。你说我们低俗,但竞争对手的版面上却充斥着内容污秽的性病广告,这就让我们这些基层工作的同时对政策如何把握很茫然。

现在正组织编辑记者认真学习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至于下一步该怎么办,我们只能听上级部门的安排。但需要强调的是,干纸媒同仁的都知道,停刊三个月将给蓝色快报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说的严重点,就相当于宣告报纸复刊艰难了。我们的编采队伍将受到打击,我们的发行渠道将瘫痪,我们的信誉将受到恶劣影响,而竞争对手有意借此的夸张宣扬,又使问题更加严重。我们有几百的大学生或许将失业,我们发行渠道的1400多名零售人员基本都是贫困人口,不卖报生活就无着落,我们很为他们的未来担忧。因此近几天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到安抚他们的疑虑、解决他们的生活上。[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