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于重庆电力技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市郊缙云山农场种果树直到1980年。其间,在诗和生活的感召下,开始尝试写诗。
1978年,参加重庆市文学创作会[1]。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
1980年,出席省第二次文代会,被选为作协分会理事,翌年被选为重庆市文联委员。
2000年,傅天琳退休后在北京带外孙女。
2003年,傅天琳再次拿起笔,用诗歌的语言记录下外孙女的一颦一笑,以及三年来点点滴滴的感动。
2010年10月,傅天琳凭借诗集《柠檬叶子》摘获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这是重庆文学界在鲁奖层面“零”的突破[1]。
2021年10月23日11时03分,傅天琳因病医治无效在重庆逝世,享年76岁[1]。傅天琳
作品类型 | 作品名称 |
---|---|
诗集 | 绿色的音符 |
太阳的情人 |
|
另外的预言 |
|
结束与诞生 |
|
柠檬叶子 |
|
红草莓 |
|
音乐岛 |
|
在孩子和世界之间 |
|
散文集 | 柠檬与远方之歌 |
往事不落叶 |
作品类型 | 作品名称 |
---|---|
诗集 | 绿色的音符 |
太阳的情人 |
|
另外的预言 |
|
结束与诞生 |
|
柠檬叶子 |
|
红草莓 |
|
音乐岛 |
|
在孩子和世界之间 |
|
散文集 | 柠檬与远方之歌 |
往事不落叶 |
时间 | 荣誉名称 | 获奖作品 |
---|---|---|
2019年1月 | 首届女性诗歌奖杰出贡献奖 | --- |
2017年11月 | “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奖杰出贡献奖 | --- |
2010年10月19日 |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 诗集《柠檬叶子》 |
2008年 | 《诗刊》“十位优秀诗人” | --- |
2006年 | 人民文学奖 | 《六片落叶》 |
2003年 | 全国第二届女性文学奖 | 《傅天琳诗选》 |
1986年 | 《星星》诗刊读者最喜爱的十位中青年诗人之一 | --- |
--- | 全国1979年-1980年优秀诗歌奖 | 《汗水》 |
--- | 《星星》优秀诗歌奖 | 组诗《苹果园之歌》 |
--- | 四川省优秀文学奖 | 散文《小屋的故事》 |
以上内容来源于:[5][3] |
时间 | 荣誉名称 | 获奖作品 |
---|---|---|
2019年1月 | 首届女性诗歌奖杰出贡献奖 | --- |
2017年11月 | “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奖杰出贡献奖 | --- |
2010年10月19日 |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 诗集《柠檬叶子》 |
2008年 | 《诗刊》“十位优秀诗人” | --- |
2006年 | 人民文学奖 | 《六片落叶》 |
2003年 | 全国第二届女性文学奖 | 《傅天琳诗选》 |
1986年 | 《星星》诗刊读者最喜爱的十位中青年诗人之一 | --- |
--- | 全国1979年-1980年优秀诗歌奖 | 《汗水》 |
--- | 《星星》优秀诗歌奖 | 组诗《苹果园之歌》 |
--- | 四川省优秀文学奖 | 散文《小屋的故事》 |
以上内容来源于:[5][3] |
傅天琳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重庆新诗学会会长、《银河系》诗刊主编、重庆出版社编审[1]。
傅天琳傅天琳坚持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她的诗关注现实,思考生命价值,寻找心灵方向,率性而真诚,感情真挚而丰厚,语言优美而朴素。她眼光向下,感觉向内,精神向上,亲切真实中达到一种超越境界。(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会颁奖词)[6]
傅天琳是一个乐观、善良的朋友、家人,友人亲切地喊她“外婆姐姐”“老师妈妈”,在她影响下,我也开始写诗,当我向她请教,她会逐字逐句地提出意见。(傅天琳生前好友、时任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郑劲松评)[1]